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WebGIS在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探索了WebGIS发展新方向,应用ArcViewIMS(InternetMap Server),以及Internet的World Wide Web(WWW)服务模式,建立了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的WebGIS服务,远程客户端使用普通的WWW浏览器,即可实现土壤资源空间信息远程查询访问,使土壤资源空间信息能够更广泛为广东省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实现土壤资源的信息共享,为陕西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介绍了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的框架及内容,并提出了系统的建造方法,利用Visual Basic 6.0结合GIS开发组件MapObject 2.1,建立了具有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陕西土壤的数字化及系统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剧增、土壤的退化和环境的恶化,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核心。由于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土壤信息和相关信息,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是近年来普遍的趋势。概述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SRIS)的概念、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制图、土地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精作农业"各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中国的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资源数据是开展耕地地力分析评价及模拟预测,指导农民施肥和规划决策的依据.采用贵州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中的数据资源,利用ArcGIS建立贵州省土壤资源数据库的过程及其资源;利用WebGIS技术开发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并介绍了包括权限管理、数据发布、查询分析、专题输出和数据接口等的系统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原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12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并资助,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张甘霖研究员和周健民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①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②研究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橡胶园土壤资源信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共享,在调查和收集大量橡胶园土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探讨了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方法,对橡胶园土壤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E-R模型,确定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的结构以及库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系模型,构建了橡胶园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橡胶园土壤数据可视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甘肃省土壤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从资料的采集,内业加工处理,到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功能模块的实现。以采样点和地块因子为数据基础,采用MapInfo和VB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对土壤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内外土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应用上的不足,从理论和应用的双重角度,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全国土壤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思想和框架建议,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国家、省、市、县的多级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资源数据库,及开发并部署全国各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9.
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土壤信息系统(soil Information System)的研究现状,总结土壤信息系统在土壤数字化制图、“精作农业”、土地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水土流失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浙江省衢县白水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园区1:1万土壤图和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扫描输入计算机,交替运用ArcView和Are/Info软件,对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屏幕数字化,建立拓朴关系,经编辑、坐标转换等处理,建立空间数据库。园区34个土壤剖面的测定值和描述性状、51个耕层土样的测定值和调查统计资料由键盘输入计算机,建立了属性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接,实现土壤和土地资源及其相应属性的互相查询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各类土壤和土地资源的面积。并探讨了GIS在土壤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贺胜桥镇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文Windows98开发平台上,以中文VFP(Visual FoxPro)6.0为开发工具,利用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镇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农业部的两个行业标准,开发了贺胜桥镇土壤肥料信息系统。本系统首先将土壤普查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加以保存,分别建立了土壤属性数据库、行政编码库和配方施肥参数库三个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五个应用模块,分别为地力评价、土壤改良、综合查询、配方施肥和肥料供需预测。此外,还集成了帮助系统、记事本和计算器等辅助模块。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本研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技术集成的尝试。目前建立的贺胜桥镇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属于农业应用软件,其数据结构、技术标准、系统模式可在省、县(市)和乡镇不同级别的农业管理部门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结构化的设计模式,通过对系统目标、用户需求、数据源和系统功能的分析,以PC-ARC/INFO为系统软件,设计了南丰县红壤资源微机信息系统。然后将其用于南丰县红壤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将南丰县红壤资源划分为3个适宜类、7个土地等,为南丰县红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SDE的土壤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数据引擎是实现空间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对空间数据引擎的存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重庆市土壤信息空间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客户端查询软件的开发为例,实现了客户/服务结构下土壤信息空间数据库的管理体系,证明了土壤信息以空间数据库方式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现实土壤侵蚀模数为28.70 t/(hm2·a),年均土壤流失量875.65×10.4 t/a,年均土壤保持量25 095.73×10.4 t/a.旱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小,研究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除对25°以上的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裸岩荒地植树造林外,还应加强对6°~25°的旱地进行治理如坡改梯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LI-8100,测定了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不同采伐强度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表层下10 cm处的温度和湿度,进而研究了择伐作业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伐后6 a,林地土壤呼吸空间变异性显著,但与采伐强度无显著相关性,影响样方间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与评价农业土壤环境状况。[方法]以余干县为例,将数据空间统计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融入农业地质环境监测方法中,运用Arc GIS 10.2软件分析了土壤养分分布情况。[结果]余干县表层95.32%的面积土壤为一类土壤(未被污染土壤),4.68%的面积为二类土壤(轻度污染土壤),土壤整体上缺乏速效钾。[结论]地理信息技术为农业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GIS和R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土壤侵蚀定量遥感方法在浙江省仙居县的应用.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通用流失方程计算得到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土壤侵蚀因子在研究区的表现.研究表明,利用RS、GIS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调查与监测是可行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土壤侵蚀量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运用RS、GIS和USLE集成技术,对秦皇岛市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定量试验研究。对各相关因子值进行科学的确定,利用ARC/INFO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各因子图,预测了秦皇岛市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秦皇岛市侵蚀总量为每年1 162.139 0万t,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年1 494.07 t/km2。占区域面积21.19%的土壤侵蚀强度在中度或中度以上,该区域对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71.26%。林地和草地的侵蚀量占侵蚀总量的82.37%和9.29%,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北部山区的林地。实践证明,利用RS、GIS和USLE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测是可行的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层空间变异性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根据土层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制图研究.该制图方法可顺次分为以下几步:①用GPS定位观察土壤剖面,划分土层;②确定调查区土壤类型,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③进行主要土层(诊断层)厚度的空间变异分析,选择和确定调查区土壤划分依据(诊断标准);④叠置分析,获得土壤类型图.通过对一个发育于页岩低丘陵土壤样区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图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