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03年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评选招标会上被评为一等奖。为了加快我县优质早稻新品种的推广,促进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2004年我县引进佳辐占试种,表现优质、高产、抗瘟、耐肥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现将佳辐占在我县的试种表现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佳辐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佳辐占是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组采用一种自创的优质稻品种选育方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株叶型好、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力强和品质优良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常规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育种课题组用优良品种“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永安市小陶镇农技站开始引入试种,至今已连续种植8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在37.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佳辐占"由福建省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育成。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迟熟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佳辐占"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作为一个优秀的水稻常规品种,米质口感好,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该品种株高适中,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结实率好,每亩产量达380~420kg。  相似文献   

6.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早籼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引进我市示范种植300公顷,获平均单产532.4公斤,比对照汕优016单产486.7公斤,增产45.7公斤,增幅达9.39%。同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评选招标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1.佳辐占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而成的迟熟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亲本来源为佳禾早占/佳辐418。全生育期123.6天。株高105厘米左右,较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优,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等10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直链淀粉含量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中抗稻瘟病。2001  相似文献   

8.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佳禾早占为母本、佳辐4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引进我县,参加省早籼优质组品种区试,2002年扩大中试,获平均单产418.5公斤/亩,同年通过福建省新品种审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早籼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20  相似文献   

9.
闽丰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闽丰1A与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试种。经2年试种示范,表现综合性状好、优质高产、中抗稻瘟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适宜在上杭县中低海拔地区作双晚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辐优21     
《中国农业信息》2011,(10):31-32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29品种名称:辐优21选育单位: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辐74A×R2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1天,比对照汕  相似文献   

11.
谷优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9品种名称:谷优明占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谷丰A×双抗明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5天,比对照Ⅱ优  相似文献   

12.
《农家科技》2011,(6):8
<正>杂交水稻品种Q优12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渝审稻2008002。1.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天,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高116.6厘米。在亩栽秧1.2万窝的密度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松溪县种子管理站引进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佳禾早占改良型-佳辐占(佳禾早占×佳辐418),在本县郑墩镇、旧县乡共试种0.67公顷,2003年全县示范种植13.33公顷,2004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66.67公顷,占全县早季稻所有品种种植面积的50%.同属福建北部产粮区的邵武市、建瓯市,2003年、2004年也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稻瘟病、耐肥、米质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3001).  相似文献   

14.
两优68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0品种名称:两优688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SE21S×南恢68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9天。  相似文献   

15.
“华航一号”是华南农业大学1996年利用返地式卫星将稻种搭载15d,进行空间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等特性,于2001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0108;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2003032,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的航天育种水稻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已经申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编号为20040225.0).该品种属早、晚兼种型,全生育期早造123~126d,晚造105~108d.全省各地进行的较大面积的晚造生产表明,其产量、熟期、后期熟色等方面都表现甚佳.  相似文献   

16.
泸优1256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3品种名称:泸优1256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泸香90A×南恢1256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0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常规早稻品种更新换代,并研究新育成品种泉珍12号与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方法】以佳辐占为母本、榕籼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成的泉珍12号,于2017—2018年参加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2018年同步进行生产试验。以48对SSR引物对泉珍12号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研究泉珍12号及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结果】2年区域试验,泉珍12号平均产量为7 557.6 kg·hm-2,比对照杂优品种T78优2155增产1.8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694.05kg·hm-2,比T78优2155减产6.83%;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02)。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泉珍12号与母本佳辐占共显性条带为20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625;与父本榕籼1号共显性条带为12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375。【结论】育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泉珍12号米质好,株高较矮,适宜在福建省早季种植。泉珍12号在形态特征及亲缘关系上更倾向于母本佳辐占。  相似文献   

18.
谷优明占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9品种名称:谷优明占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谷丰A×双抗明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5天,比对照Ⅱ优  相似文献   

19.
优质早稻佳辐占2003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根据省种子总站的布置,积极做好佳辐占的示范、推广应用。据统计,去年我市作早稻种植面积达4533公顷。在改善我市早稻米品质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效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各县(市)种植经验,总结佳辐占在我市生态类型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专争年农民扩大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国豪国杂6号国豪国杂4号是由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优质不育系绵5A与引进恢复系江恢151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审定命名:绵5优151,审定编号:闽审稻2004005。1.品种特性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3~5天,生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株叶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