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细菌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振琴  李峰 《食用菌》2013,(6):65-66
所谓细菌性病害,实际上是由假单孢杆菌侵染食用菌子实体,从而引发各种病斑、病症,只要温度、湿度条件适合,假单孢杆菌可以危害各种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常见病害。对于工厂化生产杏鲍菇,尤为危害严重,因为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是在控温、控湿、控CO2、控光条件下,按照工厂化管理进行的规模生产、规模发菌,实现定量出菇、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是由假单孢杆菌引发的重要病害,在特定的控温、控湿、控光、控CO2条件下,每年重复利用出菇房18次以上的出菇房很容易发生、并迅速传播,给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制定的10条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3.
设施化栽培杏鲍菇的病害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9,31(3):70-70
近两年来我国杏鲍菇设施化栽培迅速发展,至2008年底,日产1t以上规模的杏鲍菇设施化生产企业超过150家。由于杏鲍菇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耐贮运性,市场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国内及和国际市场都极具开发前景。但是,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病害发生严重,主要是细菌性病害(病斑上产生乳色脓液、弯头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笔者通过对日本、韩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考察,以及近年来对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的跟踪观察及试验,对杏鲍菇设施化栽培的病害控制谈一点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栽培中发黄腐烂子实体的细菌组成,构建16SrDNA文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分别对随机克隆进行酶切筛选,并测定代表性克隆16SrDNA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存有两类菌群,分别为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属。同时,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16SrDNA鉴定及BLAST分析,病原细菌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同源性较高,其作为引起刺芹侧耳工厂化栽培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褐斑病和细菌性腐烂病是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平菇严重减产,解决好这一问题是高温条件下平菇栽培成功的关键。1 病害症状1. 1 细菌褐斑病 又称细菌性锈斑、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Pseudo  相似文献   

6.
陈福如  李开本 《食用菌》2000,22(1):35-36
雪茸又称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侧耳属,原产于欧洲、中亚等地,由于其味鲜美、口感极佳,而在日本誉为“菇王”。1995年我所从日本引进了雪茸菌种,并通过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之后,于1997年进行大面积商品化栽培。由于雪茸需要较好的生长条件,且易发生病害,因而影响了其栽培面积的扩大。本文为雪茸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小结。1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雪茸细菌性褐条病病原菌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为害症状:菇蕾期和成菇期均可为害,以幼菇期发生较严重。发病初…  相似文献   

7.
辣椒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是常见的辣椒根部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年连作重茬,加上综合管理不善,辣椒土传病害逐年加重,从发病趋势看,青枯病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已成为限制其高产栽培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施用微生物菌剂防治土传病害作为一项环保、可持续的农艺措施将逐渐成为今后农业的主流趋  相似文献   

8.
正‘冬枣’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1],病原菌为石竹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该病主要为害‘冬枣’的叶片、花、蕾。首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溃疡病为毁灭性细菌性病害,经初步鉴定,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无荚膜,无芽孢。能耐低温、腐生性强。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本地稻麦玉米秸秆、豆类秸秆进行配方试验,分析各种培养料原料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影响,探求基质原料的多样化以及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高产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平菇生产的病害,早期监测和防治是关键。采用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t-1A)/(Pt-1D1),通过扩增条件优化,建立了该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及富集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了该菌在平菇表层的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的检测范围为102 ~ 109 cfu ? mL-1,在经过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后,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了100倍。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在病害症状未显现之前检测到病原菌,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奠定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菌株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5)
为了研究国内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对筛选的3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RAPD(Randomly Amplifiled Polyrnorphic DNA)和ISSR(Inter-Stmple sequence Repeat)分析。从31个RAPD引物中选取了23个引物对34株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66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从32个ISSR引物中选取了23个引物对34株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11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根据扩增结果,对3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RAPD标记、ISSR标记及二者相结合的聚类分析。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近,可分别将34个供试菌株分为4~5大类。研究为国内工厂化杏鲍菇栽培菌株的筛选、育种和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软腐病是目前山西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现的新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染病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经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6S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该致病菌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都具有侵染能力。通过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其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8,NaCl浓度15 g·L~(-1)。在菌丝培养阶段强化细菌性病害检测,出菇管理中严格控制低温条件,有助于预防软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国内杏鲍菇栽培主要以工厂化袋栽为主。笔者就工厂化袋栽杏鲍菇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工厂化袋栽杏鲍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优良杏鲍菇品种MH04814和当地品种YX进行了工厂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MH04814比杏鲍菇YX生物转化率高11.4%,子实体成分粗蛋白含量和粗多糖含量分别高2.79%和3.12%.杏鲍菇MH04814在湖南多点推广试验表明,该菌株工厂化栽培适应性强,是适合工厂化生产的优良杏鲍菇菌株.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我国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珍稀食用菌种类之一,也是食用菌研究的热点之一,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但目前生产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现主要从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栽培方式、配方筛选、工厂化栽培、病害防治、菌糠再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杏鲍菇生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杏鲍菇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逐步完善杏鲍菇生产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樱桃番茄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一般在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开花结果时才发生.秋季种植一般田块病株率30%~50%,重病田病株率达7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8.
林开武 《食用菌》2002,24(1):34-35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 ,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1 病害症状平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褐斑病 ,都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 ,假单孢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 ,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 ,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菇盖局部呈微黄色 ,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 ,成菇菌褶扭曲 ,萎…  相似文献   

19.
樱桃番茄(var.cerasiforme Alef.)又叫小番茄、迷你番茄等,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由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在南方番茄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此病于樱桃番茄苗期侵染,但苗期不表现症状,直到结果初期才发病。该病传染性强,在高温多雨季节,樱桃番茄产区极易大面积发病。据调查,在漳州市樱桃番茄主产区龙海市白水镇和漳浦县杜浔镇,2006年秋季,青枯病病株率为40%~100%,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甘蔗渣、桉树皮等广西本地产原料栽培食用菌,开展了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为主料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4种原料均可作为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培养料。综合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利用凉粉草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