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武汉市蔡甸区是华中地区越冬蔬菜优势产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人文特征及历史渊源催生了当地传统特色产业——蔡甸藜蒿产业的发展。2014年"蔡甸藜蒿"成为武汉市第一个通过农业部评审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近年来,在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室及武汉市农技推广中心蔬菜专家指导下,蔡甸区  相似文献   

2.
刘婷  杨冰 《长江蔬菜》2016,(16):10-11
正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的武汉市江夏区,位于武汉市南部,是武汉市"十二五"期间本土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其在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上享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武汉市兰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下文简称兰菊),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成立的。合作社位于江夏区山坡街光辉村,主要从事的经营项目有蔬菜种植、种苗代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现有社员6人,种植户112户,生产基地500余亩,其中设施种植300余亩,年产值1 100多万元。瞄准市场,厚积薄发寻商机当问起为什么会想要成立合作社时,江楠表示:"成立兰菊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蔬菜企业在促进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和菜农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发现,这些蔬菜企业在运行模式和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发展不平衡、种植技术落后、品种不对路等。究其原因,武汉市蔬菜企业的运行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层级管理型和统分结合型的运行模式优势明显,能实现企业与菜农的双赢,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长江之滨,汉水之南,三水环绕,武汉汉南。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全区土地面积287 km^2,耕地总面积104.72 km^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民众富足。这里是"中国甜玉米之乡",也是武汉乃至全国的"菜篮子"。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汉南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生态蔬果种植企业,推动当地农业迅猛发展,促进农户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5.
正1示范种植目的近几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力推进子莲生产,种植面积现已达6 700 hm2,成为了当地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当地主栽子莲品种老化,效益低下,产量及品质有待提高,更新品种成为发展江夏区子莲产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我国草莓生产大省,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10年,湖北省的草莓种植面积达10 350 hm2,总产量达24.5万t,位居全国第4。2015年,武汉市草莓种植面积1 300 hm2,总产量约3.8万t,总产值达11.5亿元左右。草莓产业已成为武汉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武汉市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武汉市的草莓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武汉市的区位、气候、交通、科技及政策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6):69-71
会宁县是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砂田西瓜为该县的特产,是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经调查研究,通过对会宁县旱地西瓜生产现状的剖析及发展西瓜产业优势的分析,针对西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4项发展对策:即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种植效益;调整种植结构,延长产品供应期;完善服务体系,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西瓜"大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8.
王辰宁 《果农之友》2023,(8):108-109+124
西瓜作为开封市的传统优势农作物,每年都有极大的市场销量,为当地种植农户创造出了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在长期种植生产实践中,开封市西瓜产业已经形成了种植面积集中、产供销环节协调的发展格局,当地西瓜种植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生产管理经验,还有着多样化的西瓜种植栽培模式,大大提升了西瓜种植生产效益。对开封西瓜的产业化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当地西瓜产业化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荔枝是广东阳西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是当地农业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基于2021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阳西分队的实地调研,实地走访2个镇4条村104位荔枝种植户,对当地荔枝种植和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观察了解,发现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祝花  汪细桥  郑彬  陈红 《长江蔬菜》2015,(16):17-18
<正>舒安藠头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特产,以当地特有的大叶藠藠头品种为原料,经特有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独特色泽、风味的藠头腌制产品。舒安藠头产地和加工地范围为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主要包括舒安、徐河、燎原等22个行政村,适宜藠头种植的耕地面积近3 333 hm2。2010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地方特色品种的优势是通过不断的选育留种,保持稳定的优势性状,且更适应本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代表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山北香丝瓜是张家港市一个极其优质的地方特色品种,早熟性突出,品质优,产量高。从1984年起,张家港大圩埭(现属金港街道山北村)部分菜农开始专门种植香丝瓜,到20世纪90年代,周边农户和村庄也相继开始种植,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发展到几百亩,种植专业户一度发展到46户。2002年,丝瓜种植合作社成立,形成了丝瓜种植、销售、运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莲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藕是武汉市蔡甸区的一大特色产业,由于莲藕种植时间较长,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供肥能力下降,制约了莲藕产业持续高效的发展。2006年,在武汉市莲藕优势品种产业化项目组的支持下,武汉市蔡甸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莲藕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一位经营架豆多年的云南老板利用洋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资源,在洋县原本没有架豆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发展了架豆种植基地,生产的架豆优质、高产、高效,极具市场竞争优势,且带动当地近百户村民种植架豆。建议将架豆产业作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优选项目,但要做好种植典型户的调查、确定适宜种植的地区等,并探索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开拓优势产品、保护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西甜瓜播种面积超过200 万hm2,占蔬菜播种面积的10%以上,西甜瓜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市的西甜瓜生产源远流长,曾被列入武汉市"十大"优势农产品之一.20世纪70年代前后,洪山天兴洲、江夏土地堂、汉阳拦江堤的西甜瓜曾响誉江城,久负盛名."西瓜王,土地堂...  相似文献   

15.
<正>"蔡甸西瓜"是武汉市蔡甸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以早春设施栽培和秋延后栽培为主,全区种植面积达4万亩(2 666.7 hm2),年产值3亿元。在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瓜果专家指导下,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整合区种植业专家技术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结出蔡甸西瓜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等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武汉市马铃薯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发展马铃薯的前景,制订了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6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发展马铃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武汉市江夏区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该区早西瓜、南瓜与秋茬红菜薹、南畔洲萝卜茬口组合种植模式在当地普及,投资小、效益高。整理归纳了蜜本南瓜、黄宝石西瓜、红菜薹以及南畔洲晚萝卜的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甜樱桃引种小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几年生长观察,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赵家庄子地区的气象资料,并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发现该地区气候条件明显不同于周边地区,存在着冬暖夏凉的特殊现象,是一种独特的小气候资源,可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在当地进行甜樱桃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甜樱桃在此地的栽培适应性良好,地理与气象因子均符合甜樱桃生长要求,认为该地区可小面积发展露地种植,适当面积的发展简易大棚或日光温室种植甜樱桃.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汉江、长江在此交汇,湖泊众多、水系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暖,非常适宜莲藕栽培。从2000年至今,武汉市莲藕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万hm^2,莲藕产业已成为武汉市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西瓜是武汉市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hm2左右,产值占种植业的比例越来越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武汉市政府对西瓜产业高度的重视,将其列为武汉市优势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