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东盛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08年以绥农14为母本,辽2006-7-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主要特点是早熟、高油、高产、抗逆性强。2015—201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41.9 kg/hm~2,较对照绥农28增产12.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2 461.6 kg/hm~2,比对照绥农28增产4.1%。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绥农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于2012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2009—2010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10.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2.0%;2011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01.8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9.8%。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大豆新品种垦豆40的选育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豆40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以垦丰16为母本,垦丰16与扁茎豆的杂种F1代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品种。国家北方春大豆区中早熟组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34.0公斤/公顷,比对照绥农28增产5.8%。生产试验产量3 010.7公斤/公顷,比对照合交02-69(合丰55)增产11.1%。2014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在北方春大豆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育108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的适合做纳豆和芽豆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抗逆性强、早熟、稳产,品质好。2013—2014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142.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105增产10.4%。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275.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105增产12.2%。适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有效积温2 100℃以上地区种植。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吉育206为国审高油品种,2013—2014年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3.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0.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91.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2.3%。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吉林、延边等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吉育115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的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秆强、高抗花叶病毒、小粒、脂肪含量高,适合生产豆芽和加工纳豆。平均百粒重8.8克,脂肪含量22.43%。2018-2019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6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105增产7.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03.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105增产9.8%。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芽菜用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育109是吉林省大豆研究中心育成的芽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196.2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105增产13.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18.2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105增产14.3%。该品种为亚有限、百粒重12.8克,为芽菜用小粒大豆品种。抗逆性强、早熟、稳产,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贡豆23具有抗逆性好、籽粒较大、蛋白和油分含量均较高、产量较稳等特点,2012—2013年参加四川省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2 473.1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南豆5号增产8.4%;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456.7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天隆一号增产4.3%。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杂交大豆吉育610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610是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28A,,恢复系为JLR98。吉育610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 831.6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4.5%;两年区试平均产量2 596.6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8.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8.4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9.7%。通过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和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吉育610籽粒脂肪含量21.15%,,蛋白质含量37.32%,,蛋脂合计58.47%。该品种适于吉林省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优质大豆新品种合农75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农75高产稳产,脂肪含量高,抗病能力强,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绥农28增产14%,生产试验产量3 000公斤/公顷,脂肪含量22.92%,为高产高油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水稻》2012,42(4)
盐粳水稻是辽宁省盐碱地所以盐丰47为母本,辽粳2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一般产量650-700kg/667m^2。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63d,株高103.9cm,穗粒数123.2粒/穗,结实率92.1%,干粒重26g,主茎16片叶,茎叶夹角小。  相似文献   

12.
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茶业生产向效益型转变,在对茶区进行大面积调查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培、二改、三配套”的低丘红壤茶园综合治理栽培技术。同时,对如何提高春茶的经济效益提出了4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优质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优质品种产量低、抗病性差、优质不优价等诸多问题,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本田施肥等技术环节阐述了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蛋白高淀粉高产玉米杂交种正红10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玉米杂交种2021为基础材料,利用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法,用自交系156作测验种,在S3和S5分离世代连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配合力测定和定向选育,同步育成玉米新自交系K305及其杂交种正红102。该杂交种区试平均产量为8077.5kg/hm2,比对照增产9.7%;子粒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分别高达11.9%和79.2%;具有抗病、抗倒、耐旱力强、株型好、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正红102适宜平坝、丘陵及部分山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及综合加工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标准规范秧田地的设计、规划及建设情况,指出了建设高标准规范秧田地对水稻生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品种选择、播种时期、育苗方式、肥水管理、栽插方式等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水稻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高稳系数(HSC)法鉴定和筛选甜菜优良单胚二倍体亲本,结果表明:二倍体亲本兰26、兰50产质量好,稳定性强;兰25可作为高糖、高抗病的二倍体亲本材料。用HSC法评判甜菜品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8.
阿单9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以446为母本,92115为父本,于1994年杂交育成,属高原中熟种,需≥10℃积温2 300℃·d左右,在1996~1997年州区试和1998~1999年生产试验示范中,产量雄居首位,适宜高海拔2 500 m左右种植,密度以8.25万株/hm2为宜,制种时,母本五叶一心时播父本,父母行比以1:4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抛秧高产高效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稻抛秧技术高产高效,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浅析,由于抛秧具有秧苗根系保护好、成活率高、分蘖早、节位低、通风透光好、生育后期的冠状结构、光合生产率高、根叶活性增强、病虫害轻等优点,所以抛秧的秧苗穗大、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并且抛秧技术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既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20.
春夏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春夏玉米套作在土壤氮素平衡、子粒产量、营养产量及纯收入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了春夏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要点。与单作相比,套作增加了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合理施氮可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春夏玉米套作,每公顷产量可达18 000kg,纯收入达20000元,同时可以生产近20 000kg秸秆作饲料,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缓解了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在黄淮海地区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