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出推荐施肥措施。[方法]通过在秭归县玉米主产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该区域玉米施肥效果。[结果]测土配方施肥相比习惯施肥方式表现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等效果。玉米平均增产606.0kg/hm2,增产率8.9%;新增产值平均1272.0元/hm2,减氮增钾减少肥料投入平均321.0元/hm2,平均增加纯收入1593.0元/hm2;配方施肥相对习惯施肥均为减氮减磷增钾施肥,平均分别减施纯氮、P_2O_5、K_2 O79.5、13.5,9.0kg/hm2,实际化肥施用量总计减少246.0kg/hm2。[结论]对初步制定的秭归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玉米作物肥料养分施用指标进行了较合理的调整和修订。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供肥性能、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分区制定了施肥配方建议,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在小麦、玉米、油菜三大主要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91万hm2,平均增产1058kg/hm2,增加产值962元/hm2。节肥24.3kg/hm2,节本62.3元/hm2,新增总纯收益6237.8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示范,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供肥性能、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了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分区制定了施肥配方建议,为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在小麦、玉米、油菜三大主要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91万hm2,平均增产1058kg/hm2,增加产值962元/hm2。节肥24.3kg/hm2,节本62.3元/hm2,新增总纯收益6237.8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不同类型土壤上,选择当地主推品种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产量、肥料效益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作用。[结果]在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土壤上,测土配方施肥的穗长、秃尖和穗粒数等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均好于农民习惯施肥,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提高1.6%~6.7%和3.8%~8.0%。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玉米122~1 228 kg/hm2,增收398~1 457元/hm2;化肥利用率提高0.22%~13.26%,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结论]测土配方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玉米配方肥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验证玉米测土配方肥在怀远县的田间使用效果。基于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生产出了总养分含量36%(N-P2O5-K2O=16-8-12)的玉米专用肥(基肥型),并于2006年夏季在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田间肥效试验。玉米配方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果穗粗大,穗粒数多49个,千粒重高18 g,增产410 kg/hm2,增产率5.5%,增收514.50元/hm2。总养分含量36%的玉米配方肥表现出较好的节本增收效果,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晓舟  唐创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7
[目的]应用电脑专家系统,对免耕秋玉米进行测土诊断、配方施肥试验,探讨其施肥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配方施肥(按施肥建议卡施)、常规施肥(按往年常规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结果]测土配方施肥产量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分别高65.39%和20.81%;果穗性状和株高、苞位高也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634.44元/hm2,常规施肥比不施肥亏损1160.56元/hm2。免耕秋玉米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3.05%,配方施肥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86.14%。[结论]免耕秋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产量高、效益好、性状优;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王祥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44-145
基于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提出总养分含量36%(N-P2O5-K2O=16-8-12)的玉米专用肥配方(基肥型),并由招标肥料企业按照配方生产。为验证该配方肥产品的田间使用效果,于2006年夏季在怀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配方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10kg/hm^2,增产率5.5%,增收583.88元/hm^2,表现出较好的节本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夏玉米(Zea mays L.)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佳施肥量。[方法]开展临颍县2007~2010年夏玉米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丰缺指标试验。[结果]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临颍县夏玉米最佳施肥量:高产水平下,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23.15~216.60 kg/hm2,磷肥为51.00~91.50 kg/hm2,钾肥为25.20~83.85 kg/hm2;中产水平下,最佳氮肥施肥量为109.35~187.50 kg/hm2,磷肥为36.30~79.35kg/hm2,钾肥为11.55~60.75 kg/hm2;土壤养分含量高时取下限,土壤养分含量低时取上限。夏玉米100 kg产量需肥量为:氮2.50 kg,磷0.78 kg,钾1.61 kg;肥料利用率为:氮21.52%~26.20%,磷7.31%~8.43%,钾24.09%~33.96%;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氮116.25~158.10 kg/hm2,磷39.90~82.65 kg/hm2,钾93.00~108.9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率、覆盖率和到位率提供科学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增产能力,使农民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根据阿拉善左旗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以及玉米肥料效应和施肥参数,生产出了总养分含量40%(N:P2O5:K2O=12:22:6)的玉米专用肥(基肥型),并在2010年在阿左旗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40个田间肥效试验。经试验施用配方肥单株粒数较常规施肥单株粒数多88个,百粒重多4克,增产65.3千克/亩,增产率达7.5%,平均节本增效117.4元/亩。因此,40%玉米配方肥节本增效效果较好,配方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腾冲市是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示范市,2006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多年来在全市范围内测土化验摸清腾冲市土壤状况,完成26组"3414"肥料效应试验和校正试验,通过科学分析提出腾冲市主要农作物最佳配方,累计推广水稻、玉米、油菜、大麦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37万hm2,举办配方施肥样板0.83万hm2。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施秉县玉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与施肥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效益.[方法]分别在施秉县旱作土中、低肥力水平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施秉县旱作土区中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8.6 kg/hm2,P2O5 146.7 kg/hm2,K2O 191.1 kg/hm2,最佳产量为7 755.6 kg/hm2;低等肥力水平最佳施肥量N 194.3 kg/hm2,P2O5125.4 kg/hm2,K2O 191.9 kg/hm2,最佳产量为7 432.5 kg/hm2.[结论]加强对施秉县中、低肥力水平的旱作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能大幅度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_2P_2K_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68.10 kg/hm~2、K2O5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 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 420.60 kg/hm~2、P2O570.50 kg/hm~2、K_2O_492.15 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最佳施肥配方,为慈姑生产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方案设计,测定每个施肥处理的慈姑产量;研究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慈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出慈姑最佳施肥量配比.[结果]N、P、K对慈姑产量有较大影响,N2P2K3处理的肥料配施比例最佳,产量为18 397.80 kg/hm2,增产率104.77%,净增收入80 317.35元/hm2.氮肥对慈姑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其次,磷肥最小.[结论]慈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N 446.70 kg/hm2、P2O5 68.10kg/hm2、K2O5 34.90 kg,/hm2,慈姑最高产量为18612.7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420.60 kg/hm2、P2O5 70.50 kg/hm2、K2O4 92.15kg/hm2,最佳产量为18 579.00 kg/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壤上玉米适宜的磷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0、60、120、180、240 kg/hm~2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红壤中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磷肥施用量为120 kg/hm~2时,红壤中玉米株高、茎粗均优于其他处理,磷肥施用量为120、180 kg/hm~2时促进玉米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植株磷养分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红壤中玉米的适宜磷用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坡耕地的耕作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威芋3号,玉米毕单15号,地埂植物路春花为供试材料,设顺坡聚垄、等高聚垄和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3个处理进行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试验。[结果]与对照顺坡聚垄处理相比,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处理的马铃薯产量14392.05 kg/hm2、玉米产量5417.25 kg/hm2、马铃薯与玉米复合产量19809.30 kg/hm2、复合经济效益12223.65元/hm2,分别增加了17.04%、11.22%、15.39%、13.61%;土壤容重降低0.04 g/cm3;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分别增加1.77个百分点和0.009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0.05%和4、1、3 mg/kg。[结论]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种植法能提高坡耕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保水、保肥效果好,是坡耕地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叶面硼肥在棉田的肥效。[方法]2007年5~10月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1团12连安排了双龙硼肥效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喷施该公司生产的双龙硼叶面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蕾期、花期和铃期棉花喷施叶面肥双龙硼450 g/hm2或双龙硼600 g/hm2各喷施1次,能有效地改善棉花的营养生长,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产量。[结论]双龙硼叶面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包红静  汪仁  邢月华  宫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4+22476-22394,22476
[目的]探讨钾肥的适宜用量,以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各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增产724~1464kg/hm^2,增收843~1365.TL/hm^2;施用钾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钾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钾肥的效应方程为Y=6988.2571+13.40l9x—0.0334X^2(R^2=0.9635),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1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60kg/hm^2,最高产量为8321kg/hm^2,经济产量为8278kg/hm^2。[结论]在一定氮磷肥基础上,应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实施系统测土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每公顷平均增产小麦 6 4 9 5kg ,平均增产率 9 4 % ;同时还可以改善小麦品质 ,每公顷可节约肥料投资 138 97元 ,增加纯效益 871 2 2元 ,还保持了土壤养分平衡 ,维持了地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来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改良土壤,减少化肥施用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降低过量化肥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法]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旱地春小麦播种时,用"西夏牌"农用微生物菌剂进行拌种,设计大田对比试验,研究微生物菌肥在碱性轻盐化旱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西夏农用微生物菌剂拌种,能够促进春小麦根系发育,增加春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增产962.55kg/hm2,增产幅度达22.08%,增收1 946.35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结论]"西夏牌"微生物菌肥成本低,增产增值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的一项增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