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灿粳杂种人工种子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小黑  沈毓渭 《作物学报》1995,21(1):45-48,T001
从二个水稻籼粳杂种幼穗业源的愈伤组织上,分化出大量不定芽,在2,4-D0.2mg/L,BAP2mg/L的MS培养基上,亚优2号不定芽增殖率可达3.5,无菌条件下,以不定芽作材料制备的人工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60.0%,最低也可达15.0%,使用麦芽糖代替蔗糖,以及用较大的不定芽都可提高人工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以猫儿屎的幼嫩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猫儿屎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影响,建立猫儿屎不定芽增殖及植株再生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幼嫩种子在MS+0.1 mg/L KT+2.0 mg/L 2,4-D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2%;不定芽的分化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3.0 mg/L6-BA,繁殖系数可达14.49~19.32;不定芽生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6 mg/L NAA,生根率可达79.83%,根系和小植株长势良好;完整小植株经炼苗后移栽到混合基质(腐植质:细河沙=1:1)中,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仙茅幼叶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激素浓度诱导出愈伤组织,用愈伤组织诱导出不定芽。然后以不定芽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包裹基质和固化基质,制作一层膜人工种子和双层膜人工种子,测定它们的萌发率和失水率。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0.1 mg/L的2,4-D、1.5 mg/L的KT,3%的多菌灵和8 mg/L的柠檬酸,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96%。以3%的海藻酸钠,MS基本培养基,0.3%多菌灵,0.8 mg/L NAA,0.05 mg/L 6-BA作为人工胚乳。以2%的CaCl_2为固化剂,反应两次,第一次固化5 min,第二次固化10 min,制成的人工种子形态状况最好,失水率低且萌发率高。本研究采用双层膜方式,制作的人工种子在抗压和保水性方面有所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萌发率。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自交系6421子叶外植体为实验材料,通过筛选6-BA浸泡预处理浓度、优化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芽伸长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配方来提高辣椒子叶离体培养效率。结果表明:6-BA浸泡预处理子叶外植体最佳浓度为50 mg/L,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6-BA,外植体浸泡处理1 min后接种至该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不定芽诱导率达93.21%;最佳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MS+6.0 mg/L 6-BA+0.1 mg/L IAA,培养20 d后芽伸长率可达23.2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5 mg/L IAA+0.25 mg/L IBA,培养30 d后生根率可达90.12%。  相似文献   

5.
草珊瑚的无菌播种和丛生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去除果肉的草珊瑚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菌播种方式培育出种子苗,并以此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来源,诱导出丛生芽,为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种子的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升汞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3~4次;最佳播种培养基为1/4 MS+NAA 0.05 mg/L,温度25℃,每天光照12 h,种子发芽率可达68.89%;切取种子苗的顶芽接种于MS+6-BA 4.0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丛生芽,且丛生芽易于增殖和生根.  相似文献   

6.
以欧报春(Primula vularis)种子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技术的研究,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建立欧报春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报春种子上胚轴能诱导出不定芽,但下胚轴不能。欧报春上胚轴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4 mg/L+6-BA 0.6 mg/L,诱导率达21.67%;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0.5 mg/L,诱导率达62.9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诱导率达95.59%;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  相似文献   

7.
沙田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沙田柚的实生苗不同外植体为对象,进行了沙田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建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实生苗上胚轴作为外植体,以MS无机盐+100 mg/L肌醇+0.2 mg/L维生素B1+1 mg/L维生素B6+1 mg/L烟酸+3%蔗糖+0.8%琼脂(pH5.8)+5 mg/L 6-BA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暗培养7 d后,转移至光/暗周期16/8 h的条件下培养,不定芽的分化率高达91.1%;不定芽在1/2MS基本培养基+3%蔗糖+0.7%琼脂+1.5 mg/L IBA+0.2%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高达80%;以卡那霉素作选择剂时,选择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8.
以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Pb、Hg污染对农麦2号、农麦3号和新春23号3种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污染对3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以及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g+污染对农麦3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芽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而对农麦2号和新春23号种子,浓度小于50 mg/L时,对发芽势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和芽长影响不显著,浓度大于100 mg/L时,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都受抑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3种小麦幼苗的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浓度的汞污染下均降低,且浓度越大幼苗的抗氧化活性越低;当Hg+浓度达300 mg/L时,Pb2+浓度达到500 mg/L时,就会严重影响3种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奉化大芋艿脱毒苗的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忠根  徐程 《种子》2006,25(3):4-6
组织培养试验表明,培养在MS 6-BA 2 mg/L NAA 0.2 mg/L上的奉化大芋艿茎尖,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5%,月增殖系数为4倍。若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芋头汁、椰子汁等有机物则可实现不定芽继代繁殖和诱导生根一步完成,0.5~1 mg/L的三十烷醇在壮苗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芋苗的根数、根长、苗高和鲜重。  相似文献   

10.
影响番茄子叶再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番茄"中蔬四号"品种为试材,对不同激素组合、不同种类外植体、子叶不同部位及接种方式对番茄不定芽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筛选了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和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种子表面消毒宜采用70%乙醇浸泡30s,然后再用20%的次氯酸钠加土温消毒20min;子叶中间段为最佳外植体,茎段次之,真叶的诱芽率最低;子叶诱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ZT2mg/L+IAA0.1mg/L,且背面朝上放置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AA0.3mg/L。这项研究为番茄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明生  李花 《种子》2009,28(11)
以半夏为实验材料,通过固体培养转液体悬浮培养建立小块茎悬浮系,并以小块茎为人工种子的繁殖体,研究了人工种皮基质、人工胚乳组分、贮藏条件、萌发基质等对人工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海藻酸钠+2.0% CaCl_2+2.0%壳聚糖为人工种皮基质,1/2 MS液体培养基+0.2 mg/L NAA+0.1 mg/L GA_3+0.5 mg/L BA+0.4mg/L青霉素+0.3%多菌灵粉剂+0.2%苯甲酸钠+1.0%蔗糖+0.5%活性炭作为人工胚乳成分制作的人工种子,其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这样的人工种子在4℃条件下贮藏20 d后的萌发率及成苗率分别达82.8%和78.6%,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杏叶片离体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杏叶片培养可以产生不定芽,ZT与2,4-D配合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培养基为MS+ZT4.0mg/L 2,4-D 3.0mg/L,但只有在KT与NAA配合使用时才能从叶愈伤组织中分化出少量不定芽,30g/L山梨醇对叶片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作用比同浓度的蔗糖强,愈伤组织第11次继代培养中,在NAA浓度一定(5.0mg/L)的情况下,随着KT浓度的增加,新愈伤组织产生率逐步增加,且愈伤组织幼嫩,茂密,第13次继代培养时,只有MS+NAA6.0mg/L KT2.0mg/L 山梨醇30g/L及MS+NAA5.0mg/L KT4.0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可以产生不定芽,产生率分别为6.67%和13.33%,叶片正铺与反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达100%,不仅正铺所产生的愈伤组织比反铺的重量大,而且只有正铺才能诱导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白杨杂种三倍体‘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无性繁殖困难问题,以白杨杂种三倍体‘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对外植体消毒方法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北林雄株1号’和‘北林雄株2号’启动培养最佳的消毒处理方法为20%浓度的84消毒液处理20 min;(2)激素6-BA以及TDZ对‘北林雄株1号’叶片不定芽再生率以及再生系数的影响显著,NAA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影响不显著,对再生系数的影响极显著,筛选出‘北林雄株1号’叶片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 0.2 mg/L 6-BA+ 0.1 mg/L NAA+ 0.005 mg/L TDZ;(3)激素6-BA、NAA以及ZT对‘北林雄株2号’叶片再生率和再生系数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筛选出‘北林雄株2号’叶片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05 mg/L NAA+ 1.2 mg/L ZT。‘北林雄株1号’与‘北林雄株2号’高效叶片再生技术体系建立,为该品种的规模化无性繁殖以及后续的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狭叶四照花茎段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的狭叶四照花组培快繁体系。以狭叶四照花茎段腋芽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诱导的影响。不定芽诱导过程中,9个组合处理对不定芽诱导均有促进作用,其中WPM+1.0 mg/L 6-BA+0.05 mg/L KT+0.1 mg/L NAA为最佳组合,萌发率达到86.29%;最适宜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WPM+1.0 mg/L 6-BA +0.2 mg/L NAA,增殖系数4.07;最适宜芽苗生根培养基WPM+1.0 mg/L IBA,生根率达78.94%,生长状态优于其他处理。本实验建立的组培快繁体系,适合狭叶四照花的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福建省优质芋种源,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以‘宁糯芋1号’块茎顶芽和侧芽为外植体,运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了不定芽。在正交试验基础上,根据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试验,以不定芽增殖系数为响应值,对TDZ、温度2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发现:与6-BA相比,TDZ更适于芋茎尖诱导丛芽,在MS培养基中附加0.1~0.2 mg/L的TDZ能显著促进芋茎尖的萌动,成苗率达76.7%~80.0%,经芋花叶病毒(DMV)检测试剂盒的ELISA检测表明脱毒率为90%;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宁糯芋1号’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 MS+TDZ0.31 mg/L,培养温度30.32℃,增殖系数预测值为9.08,验证得到的实际值为8.86。利用响应面方法可有效优化‘宁糯芋1号’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观赏羽衣甘蓝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蕾为外植体,离体繁殖羽衣甘蓝8个杂各一代材料。培养基为(mg/L):MS+BA1-2+NAA0.1-0.2+IAA0.5+(或不加)GA30.3+3%蔗糖。平均18%-67%的接咎花蕾产生不定芽;药有30%的不定芽发育成完整植物。培养物的严重褐化和再生植物的普遍玻璃质化是影响植株成活的主要因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和青霉素,并给以强光照射,可提高植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韭葱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韭葱假茎和葱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MS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培养基上,韭葱假茎和葱薹均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二者出愈率差异极显著。在MS+NAA1.0mg/L+6-BA2.0mg/L培养基上,韭葱假茎愈伤组织出愈率仅为27.09%,在MS+NAA2.0mg/L+6-BA1.0mg/L培养基上,韭葱葱薹愈伤组织出愈率高达77.09%。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葱薹形成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形成芽,而假茎形成的愈伤组织可以诱导产生不定芽,在MS+NAA1.0mg/L+6-BA2.0mg/L培养基上,假茎芽的诱导率为20.83%,且假茎靠近茎基部处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芽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稀土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张万萍  杨民  莫小青  陈善粉 《种子》2003,(1):28-29,3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浸种,750-1000mg/L浓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发芽势增幅为对照的41%,发芽率增幅为对照的24%;植株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为对照的1.77-1.78;根长和芽长也有所增加。1000mg/L浓度处理电导率下降为对照的73%。750mg/L浓度处理提高了萌动种子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增幅为对照的1.27和1.86;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为对照的1.27。实验表明,稀土浸种对促进黄瓜幼苗吸收矿质营养元素影响不大。当处理浓度超过1250mg/L时,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几个生理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19.
黑赤松成熟胚诱导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赤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分化技术的研究,以此建立黑赤松的再生体系。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不同摆放方式、外植体不同取材时间、培养基不同无机盐浓度及不定芽继代增殖等问题。结果表明:成熟胚不定芽诱导以WPM培养基最好,不定芽的平均增值倍数达到3.01;WPM中加入6-BA2~3mg.L-1+NAA0.01~0.05mg.L-1时不定芽的诱导率达76%,平均增值倍数可达3.55;垂直摆放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外植体预培养21~28d、3/4WPM无机盐浓度诱导效果佳;不定芽继代增值的最佳培养基为:3/4WPM+6-BA 0.5mg.L-1 + NAA 0.02mg.L-1。  相似文献   

20.
甘薯腋芽人工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带腋芽茎段为繁殖体,用4%海藻酸钠(附加MS、3%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多菌灵)和2%CaCl2包裹,制作人工种子。将人工种子播种于不同基质上进行萌发。结果表明5—6mm长的茎段为最佳繁殖体。在海藻酸钠中加入多菌灵和IBA有利于人工种子萌发,萌发率分别为70%和72%;加入KT有利于提高人工种子萌发的整齐度。蛭石 MS(无菌)为最佳萌发基质,萌发率达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