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新泰市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用水粗放、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低、水资源调配设施不完善、水网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低等问题;以节水挖潜、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健全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打造生态水网为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延续并优化“一环五库、一河多支”的水网布局和结构,形成“两轴双环、三湖四库”的水网架构,实现新泰市水资源供给、防洪减灾、水系生态、智慧水利“四网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水网的网络化组合效益和整体效能,强化现代水网对新泰市支柱产业、重要城镇、大中型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引导新泰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多面临水质型缺水问题,城市水系多因污染物超标排放、水系不流通导致水质较差,无法达到相应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城市水网的构建是解决区域水资源调配不均、水环境不达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水碧桥河、石固河、官溪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维、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选取COD、NH3-N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水资源利用情况下研究区域内水体水质分布情况,评估河湖水网连接对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河湖水网健康连通及科学调度可显著改善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3.
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依托宏村左村街水系、葵山溪和东方红水库而建,景区规划面积10. 3km2 ,其中水域面积2. 2km2 ,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以水域和相关水利工程设施为载体,以水资源保护、生态休闲和水文化传播为核心,结合现有徽派文化、清明建筑等优势资源,呈现"原生态的山水风貌、皖南山区的田园风光、古村落的人工水系、古徽州的乡村风情".  相似文献   

4.
结合泗河流域水系格局现状,围绕泗河流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水量调度问题,建立以河流水系最大化拦蓄水量为目标的水量优化调度模型,在满足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的前提下,对水量进行有效调度,并根据调水调算成果分析其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状况,案例成果分析表明:1水量优化调度可以改善水系的功能连通性。2能够弥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水系结构连通性变差的状况,为流域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流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剑潭水利工程是以改善水环境为主,结合发电,兼顾航运、灌溉、旅游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分析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基础上,进行了剑潭水利工程建设的水资源利用、环境、生态、社会等效益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剑潭水利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多年平均效益为21229.86万元,其中资源利用效益为负,环境、生态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旺琦  张菊 《农业工程》2016,6(6):54-57
为了解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石嘴山市实施了智能水网建设,其典型特点是“三网合一”和“一网多用”。介绍了智能水网的构成,分析了各项工程的位置、建设措施及作用。智能水网建设是优化提升水资源配置的需要,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需要,是实现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网水系结构变化明显,河湖水系连通性变差,给水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乃至区域发展都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总结以往水系连通实践的基础上,以鄱阳湖西南部的赣抚尾闾地区为例,开展了河湖水系连通格局研究,并提出了构建赣抚尾闾地区"三横四纵"水系连通总体格局。"三横四纵"水系连通格局能大幅提高河湖在区域水生态环境、水资源调配、水景观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实现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布局空间均衡,为优化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布局创造更好条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大兴区和通州区境内的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灌区水文、气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量平衡状况、水利工程现状以及作物需水、灌溉水源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统筹调度再生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灌区内可利用水资源,使再生水灌区供水保证率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提出了再生水灌区规划重点应围绕地表调蓄工程、田间配套工程、水网扩建工程以及灌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等4项内容。研究成果提升了再生水灌区规划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再生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水资源优化调度网络图是优化调度模型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深度优先遍历法,此方法搜索精确,但搜索量相对较低。针对西江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分析,将水库、水电站及水文站抽象简化为节点,使复杂的西江流域转换为水库、水文站、控制断面等节点与河段边线两大要素组成的拓扑关系图,设计库表结构,提出以遍历关联法来识别拓扑关系,基于unity3D平台针对西江流域实现动态绘制水网图。通过西江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网络图动态构建使水资源优化调度更趋于通用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10.
水利工程生态学研究,以自然生态学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对传统的规划与规划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技术理论支持。本书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系统特征以及河湖生态环境模型相关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并详细阐明了河湖的调查方式以及评估方法,参数内容具体包括环境流、景观分析、河道演变、生态水利学以及生态文学等,从而得出了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的准则。在生态的修复领域对河流廊道自然化修复工程、湿地与湖泊的自然修复工程、河湖连通的水系工程以及隧道工程设计与规划分别进行阐述。除此之外还对水利生态的调度方法与水利生态工程进行监测与评估,结合国内外众多经典案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