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是新生骡驹溶血病的有效疗法,一般都主张输相合马血不主张输亲母血,有的明确指出禁输亲母马血。我们经过多年实践体会,有时找相合马血较困难,而初生骡驹病情发展快往往延误治疗,造成死亡,因此我们采用了弃去血浆,输入患驹亲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的有效疗法,一般主张输相合马血,不主张输全母血,有的资料还明确指出,禁输全母血。但在临床上,找相合马血较困难,而初生骡驹病情  相似文献   

3.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驴马种间杂交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输相合血。但因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往往因寻找相合血而延误治疗。自1968年以来,我们应用输入弃去血浆的母体红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产驹季节,常会遇到一些“新生骡驹溶血病”。生后活泼健壮,食初乳后,出现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我们用输红细胞法治疗十余例,收到好效果。(一)诊断:快找相合血,就地找块玻片,用病驹的血清与给血马的红细胞做凝集反应,不发生凝集,可认为是合格的血,即可应用。因此可实用于槽头。  相似文献   

5.
马趴窝病及其环境硒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趴窝病,在我国东北某些地区历史悠久,危害极大,国内曾作过许多工作,但关于本病与微量元素硒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学观察,进行了马趴窝病及其环境硒水平的分析,探索本病与微量元素硒的关系,结果发现马趴窝病发病地区的饲草、饲料、患马血和毛含硒量均低于适量硒水平。其中怀孕和产驹马血硒含量又较公马和骡为低。补硒以后血硒含量都显著上升,可接近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病鸡的外周神经、内脏器官、性腺、眼球虹膜、肌肉及皮肤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最终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本病是威胁养鸡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暴发本病。现就一例  相似文献   

7.
马梨形虫病(马血孢子虫病)是通过硬蜱传播的马属动物的原虫病。病原体属于梨形虫目巴贝西科巴贝西属,共两种:驽巴贝西虫(Babesia caballi)(马焦虫Piroplasmacaballi)和马巴贝西虫(Babesia equi)(纳氏焦虫Nuttallia equi)。马匹发生本病后,  相似文献   

8.
初生骡驹溶血病在我地较多见,治疗结果难得畜主满意,有的兽医遇见此病推辞不治。笔者多年来未治愈一例,因此考虑从预防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对本病西兽医认为是母乳汁中的抗驴抗体所致,笔者考虑起因与孕马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趴窝病”马治疗前、后血清钙、磷、钾、钠、羟脯氨酸含量,血清硷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外周血浆雌二醇、孕酮含量,以及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症病马血磷含量减少;血清ALP活性增高;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增多;产后病马血钾含量减少;产前病马外周血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减少;病马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都增强。根据病马上述变化特征,认为本病是发生在孕马的一种混合型代谢性骨病。  相似文献   

10.
新生骡驹溶血病也叫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疽,中兽医称为“血滚毒”,是初生骡驹吮食初乳后,发生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本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但病情多较急剧,如不及时治  相似文献   

11.
波纳病     
波纳病(Borna disease,BD)是由波纳病病毒引起的马的一种传染性脑脊髓炎,亦称马地方流行性脑脊髓炎。本病因于1894年在德国波纳地区严重流行而得名。本病在德国曾周期性发生,以后在东欧、中东及北非相继发生。现已在美国、德国、荷兰、波兰、以色列、伊朗、北非和日本都检出了临床健康而血清学阳性的马匹。有关本病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朔到1660年,文中描述了一种马的头痛病,此病可导致马反应迟钝和听力丧失。后来有研究报道该病还具有嗜睡、抑郁、焦躁不安等症状。1822年有报导较为详尽的描述这种脑部炎症。1900年前后,因本病在德国波那城周…  相似文献   

12.
爬窝病是指怀孕母马产前产后,由于筋骨疼痛而呈现跛行或爬窝不起的一种混合型代谢性骨病。本病只发生在产驹季节(2~8月份),其中以4~5月份最为多见。本病仅见于从产前1个月到产后1个月之内的母马,尤以产后较为多见。笔者对吉林省舒兰、白城、长春、白山、公主岭等地来本院诊治的爬窝病病马45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率达93.3%,轻型病马的疗程为3~11d,中型病马的疗程为9~19d,重型病马的疗程为11~22d。  相似文献   

13.
马肌红蛋白尿病,是由于机体新陈代谢,主要是糖代谢的紊乱而引起某些肌肉,主要是腰部和臀部肌肉肿胀和变性从而突然发生麻痹性运动障碍,并伴有肌色素(肌红蛋白)随尿排除的一种代谢病。本病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据资料记载,该病的死亡率较高,一般死亡率达50%以上,甚至达60%~70%,多发生于营养良好、性情迟钝的重型役马,壮年役马(5~10岁)为多发。1发病原因有人认为,马的肌红蛋白尿病是由机体受寒或者是采食发霉饲料所致。也有人认为本病是由于营养过盛,经过休闲后突然重役,肌肉负担剧烈加重,而发生血糖过低的病理过程。还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陆续报导有马血孢子虫病发生,其中如1958年吉林省扶余县马焦虫病爆发,共发病261例,死亡89例,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甚大。马血孢子虫病必须依赖硬蜱进行传播,综合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5.
鸡的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多型性、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皮肤、肌肉、各脏器、虹膜、性腺、外周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对肉用鸡威胁严重,并有肝腹水和心脏扩张。该病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有些鸡感染后可能终身带毒。病鸡与易感鸡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是本病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对出壳后头几天内的雏鸡危险性更大。本病在多种禽类中都有发生,对鸡的危害尤为严重。本病的易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大龄鸡易感。本病多见于2-5月龄的鸡。1993年6月长春市周围的一些地区相继有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6.
1病因新生仔畜溶血病是由于母畜对胎儿的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以后抗体通过初乳途径被吸收到仔畜血液中而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造成的。新生马驹溶血病的抗原是由于胎儿与母马的血型存在有个体差异所致。红细胞的溶解大多是由Aa和Qa因子引起的,其他因子极少发生问题。其引起马驹溶血病的抗体,如抗Aa抗体、抗Qa抗体均具有严格的特异性。抗Aa抗体只能与具有Aa因子的马  相似文献   

17.
正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血液里,附着于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能引起各种动物热性、溶血性疾病,属人畜共患病,动物临床俗称为"血虫病"。近几年国内兔子的附红细胞体病在兔子养殖密集区时常发生,湿热环境能促使本病发生,由于本病前期在临床多呈现隐性经过,往往得不到广大养殖朋友的重视,现将笔者在保定某獭兔养殖场对于本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综述如下,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血液,发生溶血、贫血、黄疽、体温偏高和全身皮肤粘膜出血的一种疾病。国内关于猪、家兔、奶牛、马、羊的附红细胞体病已有报道。近发现由澳大利亚引进的美利奴种公羊有本病,报告如下。发病情况:哲里木某种畜场,1985年10月由澳大利亚引进美利奴公羊3只,其中  相似文献   

19.
新生幼驹的溶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幼驹疾病,也是引起幼驹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农区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而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一些山区发病率仍维持较高水平。该病是幼驹吸吮初乳后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病,临床上以结膜苍白黄染、尿如浓茶色或酱油色为特征,若治疗不当,几乎100%的死亡。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如何提高幼驹溶血病治愈率经验体会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象皮病是较罕见的一种病,马多发,其他家畜发生的较少。常发生在一后肢,但也有两后肢同时发生的。据材料记载,本病一般予后不良,如果病肢患病较轻,在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仍能从事短途运输轻度使役的劳动。如转为慢性经过,则难以治疗。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淋巴循环障碍有关。 1978年我们用火焰疗法试治一匹病马,经两次治疗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