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是当今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主潮流。该文从绿色营销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绿色食品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于外部成本更加关注,21世纪绿色食品营销将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汹涌而至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为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提供李强大的动力,并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为此,政府在完善法规的同时要尽力对绿色食品营销进行扶持;企业应当牢牢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食品,积极采用绿色标志,加强绿色教育,并制度合理的绿色价格。  相似文献   

3.
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71-15074
在对开展绿色营销博弈情境作出一定假设的基础上,对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自身的绿色营销选择情况进行了博弈分析。论述了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绿色营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绿色消费方式的必然选择;是环境问题法律化的必然结果。分析了绿色营销实施面临的问题,一是绿色营销的观念尚未确立;二是绿色需求的社会性尚未形成;三是绿色产品的生产性尚未形成。提出了绿色营销的实施对策:注重现代营销观念的宣传教育;规范绿色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大绿色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保、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善明 《饲料博览》2003,(10):24-26
在全球性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行动”浪潮中,消费者逐步意识到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已经受到环境恶化的影响,日益强烈的绿色消费欲望不仅对现代企业生产,同样对现代企业营销提出了挑战。为此,饲料经销商也必须对日益高涨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环保压力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有更多更深的认识,自觉接受绿色营销的理念,适时运用绿色营销的策略,抢抓绿色消费创造的市场商机。这里所说的绿色营销,指的是饲料经销商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超大农产品的绿色营销与网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影响其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且更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6.
入世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茶叶市场不再封闭运行,在中国茶叶出口经历了持续多年的滑坡稍有上升之际,又面临着欧盟提高进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对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冲击。中国传统的茶业经营方式将与国际先进的现代茶产业直接碰撞,只有顺应入世的客观需要和国际绿色消费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执行绿色质量标准,创立绿色品牌,实施绿色营销,才能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一、关于入世及欧盟提高进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1关于入世目前,加入WTO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影响不大。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7.
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近10年来的绿色食品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30%。来自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数据表明,全国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西部地区,比例还不到25%,国际绿色食品市场空间为西部绿色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专家提出西部应结合未来消费趋势和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增长的需求状况,走绿色科技产业之路,充分发挥其丰富的绿色资源优势,利用科技创新,推动西部绿色农业的发展,达到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8.
庞赟 《北京农业》2011,(6):264-265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打造"绿色湖南"给绿色食品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与绿色壁垒的设置,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实施绿色营销成为了绿色食品企业必然选择。绿色食品的消费行为受消费者个人、社会文化、参考群体、企业营销等多重因素影响。文章立足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绿色需求与绿色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促进绿色需求不断上升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一个重要任务,论述了绿色需求与绿色营销之间的关系,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绿色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推动我国绿色需求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凌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9-15981
在介绍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4个方面介绍了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绿色营销现状。分析了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一是原料与加工需求矛盾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二是银川市没有形成较为普遍的绿色需求;三是企业实力较弱,没有树立绿色营销的理念;四是政府宏观调控乏力,投入严重不足;五是营销过程为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企业对专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为了提高企业的绿色营销能力,促进银川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绿色营销战略,主要包括培育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搜集绿色信息、加强目标市场战略营销;二是绿色营销策略,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策略、绿色价格策略、绿色渠道策略、绿色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性“绿色浪潮”的冲击,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讨上都有了明显的进展,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是绿色营销的大环境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意义,但整个绿色营销的大环境尚未形成,对开发绿色产品,选用污染少、成本低的集约型生产方式,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等方面,还没有摆在重要位置。多数企业对于迅速崛起的绿色消费需求缺乏必要的准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数百个品种,高达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从绿色营销的发展史中分析归纳出绿色营销蓬勃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二是企业的绿色意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干预。具体分析了我国绿色营销的两大障碍,一是消费者因素。由于我国消费者文化素质偏低而不能自觉产生绿色意识,经济条件偏差又制约了绿色消费,因而不可能对企业产生“公众压力”;二是企业因素。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素质偏低,不能自觉树立绿色营销思想,资金及技术的缺乏也制约着企业的绿色营销行为。为此,我国的绿色营销应是政府主导型的,只能由政府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手段,强制和引导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格外关注,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农民增产增收,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的研究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势在必行,但我国企业的绿色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绿色消费在浙江农村市场也开始快速发展,然而目前落后的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不合理的企业绿色营销策略和发育不成熟的绿色消费市场等因素制约浙江农村居民绿色消费的发展,因此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优化企业绿色营销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等策略成为扩大浙江农村市场绿色消费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绿色消费在浙江农村市场也开始快速发展,然而目前落后的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不合理的企业绿色营销策略和发育不成熟的绿色消费市场等因素制约浙江农村居民绿色消费的发展,因此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优化企业绿色营销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等策略成为扩大浙江农村市场绿色消费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胡启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60-9061
从绿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在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树立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意识、构建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体系、注重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成党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15-5315,5318
结合陕南农产品绿色营销现状,分析其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国内较早开发绿色食品的省份之一,自然环境优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消费需求.绿色营销作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成为现代企业市场开拓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可从以下几点实现绿色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