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合成木质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AM),根据接枝共聚反应机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形成木质素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为0.88mol/L,引发剂浓度为6.3×10^-2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并对其合成产品进行了系列性能评价。试验证明,CAM具有较好的抗盐抗钙能力,抗温能力可达140℃。  相似文献   

2.
基于增粘抗温的魔芋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艳  卢敏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54-6156
[目的]合成性能优良的油井压裂胶凝剂。[方法]以高锰酸钾-硫脲为引发剂对魔芋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引发剂量、接枝单体浓度、氢离子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魔芋粉接枝丙烯酰胺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改性后产品的粘度增大,交联时间缩短,抗温性增强。以高锰酸钾-硫脲为引发剂引发魔芋粉接枝丙烯酰胺的最佳条件为:10.0 g魔芋粉溶于50 ml60%乙醇水溶液中,40℃溶胀30 min,硫脲、高锰酸钾物质的量比0.5∶1.0,硫脲浓度5 mmol/L,丙烯酰胺浓度1.41 mol/L,H+浓度0.02mol/L,60℃反应3 h,该条件下接枝率达93.68%,最大粘度为351.58 mPa.s。[结论]该研究为石油开采业中胶凝剂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晓红  刘静  李春  催恒律  郝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80-8682,8686
[目的]提高木质素磺酸盐的水处理能力。[方法]以粘度和产率为表征量,研究不同引发剂对木质素磺酸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单体丙烯酰胺用量对接枝共聚物粘度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原料及改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K2S2O8/Na2S2O3引发的接枝反应效果较好,反应产物具有最大的粘度和较大的反应产率及较小的表面张力;(NH4)2Ce(NO3)6、(NH4)2S2O8、(NH4)2Fe(SO4)2.6H2O/H2O2引发的反应产物粘度较小,产率较低。接枝共聚反应的优化条件为:K2S2O8/Na2S2O3用量6×10^-3mol/L,反应温度40℃,丙烯酰胺用量8 g,此条件下的改性产物可作为优良絮凝剂。[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法探讨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竹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7·5×10-3mol/L,丙烯酸浓度为2·67mol/L,硫酸浓度为0·2mol/L,预处理温度为60℃,预处理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率可达30%以上。同样的条件在微波体系中,反应时间为6min时,接枝率可达36%。利用FTIR和SEM等分析手段对竹纤维的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竹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法探讨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竹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7.5×10~(-3)mol/L,丙烯酸浓度为2.67mol/L,硫酸浓度为0.2mol/L,预处理温度为60℃,预处理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 时,接枝率可达30%以上。同样的条件在微波体系中,反应时间为6min 时,接枝率可达36%。利用 FTIR 和 SEM 等分析手段对竹纤维的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单宁为原料,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阳离子絮凝剂(TAD)--落叶松单宁-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合成产物接枝率、转化率以及对酸性黑ATT染料脱色率的影响,采用FTIR、HPLC、EA以及SEM测定了TAD的化学结构和微观聚集形态.确定了合成TAD的较佳条件:引发剂浓度为0.01mol/L,落叶松单宁对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3,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对0.1g/L酸性黑ATT染料的脱色率为42.85%,当TAD与聚合氯化铝以质量比1∶1复配使用处理0.1g/L酸性黑ATT水样时,脱色率可达89.58%,在实际应用上TAD更适合与无机水处理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出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对铝在0.5 mol/L KOH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KOH溶液中添加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后铝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腐蚀抑制作用。缓蚀率随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0℃时1.0 g/L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时最大缓蚀率为55%,50℃时缓蚀率降低至17%。缓蚀性能腐蚀浸泡时间加长而逐渐升高,6 h达到最佳,显示出较佳的后效性。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为-22.58 kJ/mol,吸附方式为物理和化学协同发挥作用的复合吸附。极化曲线分析表明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腐蚀电位最大正向偏移仅为16 mV;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均表明铝片浸泡在添加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KOH溶液中表面腐蚀程度和粗糙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椰纤维/AA/AM在HNO3稀溶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HNO3水溶液体系中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接枝改性椰纤维制备吸水性树脂的某些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了接枝产物。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硝酸铈铵浓度为20mmol/L,引发反应体系的硝酸浓度为0,15mol/L,m(AA AM)/m(纤维素)≈7,反应温度为35℃、时间为4h时,接枝率较高,可达到63%。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液提取法对银叶树果壳木质素进行提取分离,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提取温度、KOH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所提取木质素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发现,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KOH浓度0.5 mol/L、料液比1 g∶55 m 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木质素得率达到10.78%。银叶树果壳木质素浓度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木质素浓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木质素磺酸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方法]制备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LA),并以此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絮凝处理,通过试验找到合成LA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投料量。[结果]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的最佳共聚条件是反应温度50℃,固含量15%,反应时间6 h,丙烯酰胺与木质素磺酸盐质量比为3∶1。改性木质素磺酸盐与聚合FeC l3复合对垃圾渗滤液絮凝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可达74%,且该复合絮凝剂对温度适应性强。[结论]LA与聚合FeC l3复合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絮凝处理,效果较好,其絮凝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任何其中一种絮凝剂。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俞家文  惠光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21-10923
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RFID技术和检测技术的质量评价系统方案,分析了系统的流程,对系统的构成、设计、实现及其特点作了说明,为食品市场准入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