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以鼠攻鼠     
孟加拉国每年都要消灭数十万只老鼠,过去他们用的是猫、捕鼠器或老鼠药,1993年孟加拉农民们想出了一个绝招,先捉一批老鼠,将它们的肛门缝得密不透风,再放回野外,据说,这些从此排泄和交尾都“不便”的老鼠会变得极为疯狂,咬死同类,但自己最后也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2.
3.
4.
烟草霜霉病(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是烟草作物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蔓延很广,遍及世界许多国家。鉴于我国无烟草霜霉病分布,因此,杜绝此病的传入,保护烟草生产,对来自疫区的烟叶实施检疫很有必要。烟草霜霉病传病的主要来源是分生孢子和卵孢子,但分生孢子与卵孢子比较,其抗逆能力差,寿命短,烟叶经晒干、贮藏、航运、加工等过程,随烟叶携带霜霉病分生孢子传病的可能性少。关于卵孢子,尽管萌发的具体情况不甚清楚,传播流行所起作用认  相似文献   

5.
“耗鼠尽”为含有1%磷化锌的颗粒毒饵。1985年秋曾在我省南方稻区进行田间灭鼠试验,收效较好。为进一步评定该杀鼠剂型的推广价值。1986年春,我们又在宁国县  相似文献   

6.
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著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毒可能与我国发生的玉米鼠耳病有关,国外报道MW-EV的昆虫介体有3种:二点叶蝉(Cicadula bipunctella)、·46·斑翅二室叶蝉(Balclutha punctata)及Nephotettix pall-ida,但研究表明我国发生的MWEV仅与二点叶蝉及斑翅二室叶蝉有关。更新栽培技术、改变生态条件及传播介体暴发是引起MWED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害鼠的调查     
近两年来,我区鼠害严重。我们对农田和住宅区害鼠种类、分布及密度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法 鼠种和密度调查:根据地貌类型及不同作物环境,采用“夹夜法”定点系统调查。用铁板夹  相似文献   

8.
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MWED)是近年在我国玉米上新出现的病害,已对四川北部、重庆及贵州等地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玉米上引起显著矮缩,叶变小,僵硬,叶背面形成白色、扁平的腊泪状瘿瘤等典型症状。玉米鼠耳病毒(Maize Wallaby Ear Virus,MWEV)可能与我国发生的玉米鼠耳病有关,国外报道MWEV的昆虫介体有3种:二点叶蝉(Cicadula bipunctella)、斑翅二室叶蝉(Balclutha punctata)及Nephotettix pallida,但研究表明我国发生的MWEV仅与二点叶蝉及斑翅二室叶蝉有关。更新栽培技术、改变生态条件及传播介体暴发是引起MWED流行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MWED的分布与危害、病原致病因子的鉴定、病害流行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近十年来,年发病专率在100/十万左右,最高年发病专率达241/十万。既往,连年反复使用磷化锌进行野外灭鼠预防出血热。近年发现,鼠类有明显拒食现象。为了提高灭鼠效果,克服使用单一药效的缺陷,我们于1983年1月上旬在灰埠公社对五万余亩的耕地面积投用敌鼠钠盐毒杀野栖鼠,取得一定灭效。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江苏省植保站沈兆昌、韩立昌报道,1989~1990年该省植保站在淮安、泗阳、泰兴、东台、如皋、句容等县试验用江苏省泗阳县鼠药厂生产的75%甘氟原药和75%甘氟钠盐防治黑线姬鼠、黑线仑鼠、褐家鼠和家栖鼠等。供试浓度和毒饵用量为1%甘氟小麦毒饵每亩30g;1.5%甘氟小麦毒饵每亩20g;室内灭鼠用大米作毒饵,每房间(20m~2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今年,在中国科协、中国植保学会支持下。由全国植保总站组织的六名专家普及灭鼠技术考查宣讲团,赴安徽、云南、湖南、湖北、山东等省,深入市、地、县,举办大型宣讲报告会和小  相似文献   

12.
13.
1.黄鼠 Citellus dauricus又叫达乌尔黄鼠,草原黄鼠、大眼贼等。主要分布:东北、河北、山西、内蒙、山东、甘肃等地。身长20—25厘米,眼大而园,尾短,四肢有力,善于挖洞。全身为土黄色,多栖息在草原、荒坡、地埂等处,打洞居住。有冬眠习性,单洞独居,每年下旬至10月下旬入蛰,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蛰。此鼠白天活动较多。春  相似文献   

14.
庞洁  邓长河 《植物保护》1984,10(6):30-30
我们试用沈阳农药厂生产的丰收牌磷化铝片剂熏蒸防治农田害鼠获得成功。今春以来全区用磷化铝29000多片,堵鼠洞29000多个,灭鼠2万多只,防治面积约15万亩,可挽回粮食损失30多万斤。 我区近几年鼠害十分严重,春季危害种子和幼苗,造成缺苗以至于毁种;夏季危害瓜果;  相似文献   

15.
鼠害是融水县当前农业的一大灾害,经调查,发现有黄毛鼠、田小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居民住宅点褐家鼠最多,占调查总数的90.32%。农田害鼠以黄毛鼠居多,是融水县农田害鼠的主要优势种群。田小鼠次之,调查结果发现农田害鼠活动时间是停晚19时开始,21-22时活动高峰,22-零时活动渐减弱。为防治鼠害,灭鼠工作要常抓不懈,特别抓好3-4月的害鼠繁殖高峰期。合理使用灭鼠药,推广使用敌鼠钠盐、杀鼠类、溴敌隆;发动群众联防,做到统一时间、行动、供药、投药;室内室外、农田坡地、草地全面投毒,则效果持久、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大量使用国家禁用的“氟乙酰胺”、“气体老鼠药”等急性剧毒物进行灭鼠,不仅灭鼠效果越来越差,而且老鼠的天敌动物猫、狗、蛇等被大批毒死,数量锐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老鼠大量繁殖,密度剧增,形成了老鼠越来越多的不良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北农绿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化工研究院根据多年的科研成果,结合国内外灭鼠研究的最新进展而研制开发的新型高科技灭鼠产品绿亨鼠克,已获农业部正式批准文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潜力。该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高效安全,可将害鼠一网打尽绿亨鼠克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7.
鼠害是藏北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护藏北脆弱的生态环境,选择比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更安全的增效敌鼠钠盐在藏北草场实施不同浓度灭鼠试验。本试验以0.01%、0.025%和0.037 5%青稞毒饵防除高原鼠兔,校正灭鼠效果分别为90.85%、99.12%和97.68%。适口性及安全性佳,有效控制期在8个月以上。可作为C、D型肉毒素梭菌生物灭鼠剂的替换产品。  相似文献   

18.
19.
张宜绪 《植物保护》1999,25(6):44-45
福建是农田害鼠重发区,黄毛鼠RattusloseaSwinhoe是优势种。因受气候、地理地貌、耕作、栽培等因子影响,境内黄毛鼠发生危害差异很大,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1989年以来,我们在黄毛鼠发生规律调查基础上,进行防治试验,经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黄毛鼠综合治理技术,在大面积毒鼠中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危害调查选择代表性地点以及主要农作物受害点进行定点观察和抽样调查,每样点按平行跳跃法查100丛计算危害率。1-2 防治技术研究建立系统监测点,样方10~15…  相似文献   

20.
黄毛鼠是我县农田害鼠的优势鼠种,1985年至1987年调查所捕获的1357只农田害鼠中,黄毛鼠就占578%。为了把握农田灭鼠的最佳时机,更有效地防除农田害鼠,以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笔者对黄毛鼠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方法采用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120X60mm中型铁皮鼠夹调查,用曲线市夹法,每sin一夹,以新鲜油条或花生米作饵料,每月固定在月中旬调查一次,每次投放鼠夹300只,夜放晨收,分别记载黄毛鼠雌雄数量,并对雌鼠逐一解剖,观察记载其怀孕情况,孕仔数。二、研究结果1.田间消长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毛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