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国 《水产科技》1998,(4):26-27,31
对虾养殖从19993年全国性暴发虾病以来,虾病一直困扰养虾业的发展。发生这样严重的虾病,持续时间这样长,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变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对虾机体自身无法抵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养殖生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虾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近两、三年来,随着全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病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威胁。1993年,全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发病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国当年对虾养殖总面积210万亩的71.4%,减产10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广东两造对虾养殖发病面积达11万亩,  相似文献   

3.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丙彦 《河南水产》2004,59(4):28-28
近年来,由于环境条件恶化以及对虾养殖的大面积兴起,每年都大范围暴发虾病,对养殖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养殖户,在发生虾病时盲目用药,不但没有抑制虾病的发生,而且还造成成本投人过大,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对虾细菌性病害时有暴发与流行,使虾农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对虾生产大滑坡。据调查引起对虾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微生物是弧菌。被弧菌感染的病虾,活动锐减,静伏时垂头弓背,游泳时无方向性,腹部肌肉的透明度有时会变小,血凝固速度变慢并失去原有的淡青色,食欲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1992,(4):9-11
近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病害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1991年我省汕头市虾病大流行,全市有13300亩虾池患病,占全市养虾总面积的44%,死亡率达8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全省各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对虾病害已成为养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邹日瑞 《海洋渔业》1999,21(1):35-37
<正> 河北省对虾养殖有过辉煌,但1993年全国由南到北虾病大暴发时,河北省没有逃脱这一灭顶之灾,全省26.6万亩虾池,80%绝产,损失近2亿元,这场虾病的暴发,并非偶然,而是养虾环境日趋恶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早在80年代我国养虾专家已经对此做过调查并发出忠告,据查,当时河北省养虾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1996,(3):21-21,25
斑节对虾是目前我省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虾病暴发,斑节对虾死亡十分严重。据调查统计,1993年深圳市辖区内精养虾池发病率达80.86%,粗养虾池发病率达60.87%,产值减少1.24亿元。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虾病,是发展斑节对虾养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的曙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我国在虾病病原、病理及诊断方面的进展,例举了一些虾病防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并认为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曙光。  相似文献   

11.
宋秀立 《齐鲁渔业》1994,11(4):10-11
对虾养殖中的水质管理宋秀立(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266002)虾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成为制约养虾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虾病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包治百病的理想方法。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水质条件的恶化无疑是导致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市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传染性流行病,而且发病率高、病害来得早、范围广、损失大是我市养虾史上所罕见,使我市对虾养殖业又陷入困境,广大虾农因之大伤元气而情绪纸落,对搞好今后的对虾养殖生产信心不足。为了探索养虾防病新技术,为广大虾农提供成功范例,针对虾病主要是由于环境等外界不良因子的诱发,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几年对虾病毒病害在我国北部沿海暴发流行的现状,我们在山东圣海集团养虾场进行了1年三茬养虾试验,现将主要技术措施和经验介绍如下:1 放苗前准备工作 面积为80亩的虾池1个,东西长方形,池底为沙泥底质,中间筑土坝平均分成两半,一半蓄水,另一半养虾。虾池两端  相似文献   

14.
庞雄明 《海洋渔业》2003,25(1):27-30
80年代我国的对虾养殖,似雨后春笋发展起来,1992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达22万t,成为世界养虾大国。1993年全国暴发了对虾流行病,对虾养殖业受到严重打击,产量大滑坡,经济损失巨大,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同攻关,摸索了防治病害的措施,虾病有所控制,使对虾养殖业重振雄风。200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30万t,估计2002年产量仍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省承担的农业部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点在赣榆县宋庄乡。根据我省每年6月18日前后梅雨季节和9月下旬台风季节是养殖对虾疾病暴发期的规律,示范区和辐射区对虾养殖采取二茬虾养殖法避开虾病暴发期。第一茬对虾养殖为3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通过塑料大棚中间培育早繁苗,6月底对虾达到商品虾规格;第二茬对虾养殖6月  相似文献   

16.
在对虾暴发生病毒病肆虐数年后,亚洲各国各地区对此病的研究,认识和防治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取得较成熟地共识,本文结合大陆和台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各地成功实践的养殖经验,对对虾暴发性病的研究现状和如何在此状况下养虾防病作用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斑节对虾是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开展大面积养殖斑节对虾已有数年。近2~3年来,由于各种虾病的危害,至使养殖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走出困境,使斑节对虾养殖能够顺利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养殖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出养殖斑节对虾的新方法。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南美白对虾繁殖和虾病暴发的高峰期,如何做好虾病防治是南美自对虾夏季管理技术的关键。在生产过程中亲虾被较高频率地打捞,繁殖期间能量消耗较大等因素是导致增加夏季亲虾疾病高暴发率的原凶。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以来,养殖对虾病害暴发,不仅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生产积极性。改革旧模式,开辟新途径,是对虾养殖业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为寻求对虾养殖高产高效新途径,搞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我们依据近几年本地区探索的多种对虾养殖模式经验,就胶东半岛地区对虾健康防病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学》1988,7(1):27-27
在厄瓜多尔南部许多沿海地区海水虾养殖业发生显着变化,已建立了60000多公顷的池塘,沿海的生态和经济状况明显改变。经过2年的对虾减产之后,养虾人员将获得高产和较高的收入。厄瓜多尔观察家估计,由于1986年8月厄瓜多尔政府实施经济改革,1987年对虾出口数量显着增长。产量的骤增需要更多的对虾后期幼体放养到池塘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