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对比樱桃谷育成种鸭借鉴肉种鸡限饲方式而采用的"5+2"限饲法与传统的每日限饲法对生产成绩的影响,选择4周龄同批次樱桃谷后备种鸭404只(其中360只母鸭、64只公鸭),公母鸭均随机平分成4个试验小组,其中2组采用传统的每日限饲方式,作为对照组,另2组采用非传统的"5+2"限饲法(一周5d投喂,2d不喂料)进行饲养,饲养到34周龄结束,比较分析这2种不同限饲方式下种鸭生产成绩的差异,以探究能减少人工劳动量及减少对鸭群应激的一种更优的非传统限饲法。试验结果显示,2种限饲方式下后备种鸭的死淘率、鸭群均匀度、种蛋受精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5+2"限饲法却明显延缓了产蛋率上升的速度,育成期采食量增加了714g/只鸭。本次试验数据表明,这种"5+2"限饲法不适合樱桃谷后备种鸭的限饲。  相似文献   

2.
将 48 0只 15周龄AA父母代肉用种鸡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2 0只 ,设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40只。 4组试验鸡分别按每日限饲、隔日限饲、“五、二”限饲和“四、三”限饲 4种限饲方式进行饲喂 ,以研究不同限饲方式对均匀度的影响。试验期 7周。结果表明 :在育成后期 ,采用每日限饲方式 ,肉用种鸡均匀度最好 ,为71.6 % ,显著高于隔日限饲、“五、二”和“四、三”限饲方式肉用种鸡的均匀度 (P <0 .0 1) ;而采用隔日限饲、“五、二”限饲和“四、三”限饲方式 ,肉用种鸡的均匀度较低 ,分别为 5 5 %、5 6 .7%、6 0 % ,且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因此 ,在育成后期 (15~ 2 2周龄 )、笼养条件下 ,肉用种鸡采用每日限饲的方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日本山梨县畜产试验场为防止肉鸡腹水症的发病,采用限制饲喂调整发育速度,进行了试验。投料方式分别设不限饲,1~3周龄限饲和4~6周龄限饲3个组。限饲结束后的饲料代谢能标准为2个水平,其中中能含3150kcal/kg,高能含3350kcal/kg,分6个组合,并雌雄分群进行了4次重复试验,参试鸡2448只。结果表明,在1~3周进行限饲,限饲解除后喂中能饲料的组,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永明 《中国家禽》1999,21(11):25-25
1 1日龄雏鸡的质量差如果雏鸡是由不同周龄且种鸡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而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将个体小的鸡只分群,加强饲养。雏鸡最好是用同一批种鸡所产的蛋或周龄相近种鸡的种蛋孵化而来。2环境温度不当不仅要求室温,还要求水温、垫料的温度适宜。3限饲不当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控制种鸡的体重和体型。通常第1周自由乐食,母鸡从第2周开始限饲,一般采用4/3法限饲,即喂4d停3d,但不能连续停饲2d;公鸡的体重达到Ikg以后,才能限饲;采用4/3法限饲直到17周,17~20周可采用5/2法限饲,即喂5d…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1860只仙湖鸭父母代雏鸭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930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种鸭4周龄限饲与8周龄限饲两种饲喂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采用8周龄限饲饲喂技术;Ⅱ组为试验组,采用4周龄限饲饲喂技术。经过64周试验,结果表明,8周龄限饲技术下的种鸭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与孵化率虽略高于4周龄限饲技术,但耗料多、产蛋少、经济效益低,因此4周龄限饲技术优于8周龄限饲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1 发病经过该场生产的AA父母代种鸡2580只,饲养方式为全条板式。种鸡在育成期为了限制体重的增长,采取隔日限饲,至18周龄增加光照,后发现鸡有啄肛、啄羽等啄癖现象,19周龄,被啄的鸡只明显增多,每天有7~8只,死亡率也随之上升。2 病因分析及控制方法隔日限饲的鸡,在禁食日,体能消耗大,况且由于增加光照,鸡只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长周期饲养肉仔鸡用限饲技术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周期饲养肉仔鸡 ,分 0~ 2 1、2 1~ 42、42~ 84日龄三个阶段 ,日粮加 0 %、3%、6 %三水平的家禽油脂 ,设限饲、不限饲两区 ,饲养 84天 ,限饲区每只多增收 0 .5 15 1美元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1限饲的做法 限制饲养一般从4周龄开始,限饲前应进行鸡只称重。根据体重大小将鸡分为大、中、小不同的鸡群。每隔4~6星期调群1次,调群时要对全群进行逐只称重。调群时依据公母、大小、强弱等进行分群,小群以400~500只。密度为7~15周龄,8~10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限制饲养能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技术,而母鸡有成期的限饲尤其重要,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关系着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成绩。由于限饲技术复杂,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现以艾维茵父母代种鸡为例,就母鸡在有成期的注意事项谈几点看法。1适时开始限饲管理手册规定第三周龄开始限饲。但是,由于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增重速度的提高,肉种鸡限饲时间需提前,每日限词已越来越普遍地在7~8日龄开始。根据经验,第二周每日最多采食5~6小时,否则鸡会超重。2限饲方法限饲方法有限质法、限量法和限时…  相似文献   

10.
怎样培育高产后备蛋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备蛋鸡是指6周龄至开产前的鸡,又称中鸡或育成鸡。培育高产后备蛋鸡是实现高产优质,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前提。为此,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实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可节省10%的饲料,使鸡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保持高产体况;防止早熟、产小蛋,使其在150~160天开产;蛋重大产蛋高峰准时,持续时间长。1~6周龄自由采食,促进生长发育。7~8周龄为过渡期,从第9周龄起至20周龄进行限制饲养,以后逐渐转入产蛋期饲养。限制饲养有限量和限质两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限量法包括每日限饲、隔日限饲等方法,限饲喂量为充分采…  相似文献   

11.
在青年鸡培育过程中,许多场家都采用限饲这一技术手段。普遍采用的限饲方法为每日限饲,即把一周的总耗料在每天均衡饲喂给鸡群采食,鸡群每天的采食相同。而“五、二”限饲是把每周的总耗料量在5天内喂完,每天的耗料量相同,另两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六、一”限饲是把每周的耗料总量在6天内喂完,每天耗料量相同,另一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本次试验目的是为了探讨“五、二”限饲和“六、一”限饲两种方法在实践中是否可行。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选择同日龄的罗曼商品代蛋鸡1500只,从6周龄开始试验,到17周龄…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阶段限饲方法,研究阶段限饲对种母鸡("优麻鸡2#"、"芦花鸡3#"共用母本)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11周龄体重相近的共用种母鸡2 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 000只。两组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饲粮,试验组在第11~13周龄按照限饲方案进行为期3周的限饲,对照组则按照共用母本饲养标准饲喂,试验持续56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3周末体重、脂肪厚度、开产体重和周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全期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阶段限饲对43、66周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表明,阶段限饲方案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优麻、芦花共用母本种用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限制饲养的内容 限制饲养就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鸡采取严格的定量饲喂。限饲期的饲喂量比自由采食时少5%-30%。蛋鸡限饲量小于肉鸡,商品代鸡小于种鸡。限制饲养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鸡体脂肪沉积较多的阶段,如蛋鸡在育成期的7-16周龄实施。限制饲养的具体方法有缩短每天给饲时间,减少饲喂量,隔日限饲法和综合限饲法等。综合限饲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较多,采用此法可减少应激。AA肉鸡(拔益加肉鸡)的限食程序是0~6周龄每天喂饲,为自由采食;7-11周龄为隔天饲喂;12-19周龄是喂2天禁食1天;20-24周龄为喂5天禁食2天。由于蛋鸡为获得能量而食,且调节进食能力较好,故采用每天每顿限量饲喂法较多,即将投料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85%。肉用鸡的采食特点是为满足消化道容积而采食,且调节进食量的能力较蛋鸡差,故采用隔日饲喂法。若对肉用仔鸡采用每天限量法,会加剧强、弱鸡争抢饲料,鸡群均挤在投料处或料多处,减少了实际的采食面积,使鸡群体重差距加大,并且仔鸡很快将饲料吃光,为满足生理需要,就可能饮水过量,造成垫料过湿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丁岚  陈萍  王凤 《中国家禽》2004,26(16):26-26
1发病情况 我市一养殖场2004年5月9日新购进苗鹅300只,由于饲养人员养殖经验不足,苗鹅从育雏开始,除每天用水将青草和精料拌和在一起外,不另外供给饮水。5月10日~26日每日死亡2~3只不等,5月24日~27日连续几天气温陡然升高,27日晚死亡20多只,5月28日上午,当饲  相似文献   

15.
肉种鸡育成期饱食症多发生在10~14周龄隔日限饲阶段,尤其以笼养育成鸡群发病严重,并可反复多次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2%,死亡率仅有0.04%左右。现将我场一次鸡群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发病经过 本公司从深圳康地正大公司引进艾维茵父母代雏鸡13500套,采用笼养方式饲养,喂以沈阳正大饲料,鸡群生长发育良好,食欲旺盛,6周末育成率为99.3%,10周末鸡群在喂料日采食后突然发病,发病鸡150只左右,死亡23只。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的利用价值不仅表现在肉用性能上,更主要的是还应具有较高的繁殖力,才能在下一代获得更多的肉仔鸡,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30周龄肉种鸡体重与产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计算出肉种鸡体重与产蛋量的相关性,为正确控制体重及选种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试验鸡选自宁夏供销社种鸡场30周龄的AA肉种母鸡50只,该群鸡引种于北京爱拔益加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1.2饲养管理方式:采用全阶梯3层笼养,每笼2只,人工料槽给料,限饲方式为每日限饲法,乳头饮水器饮水。1.3统计分析方法:该实验随机选…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  1 997年 4月 ,安徽一肉鸡养殖集团的一个 6周龄育成期的种鸡场 ,其中一幢鸡舍暴发球虫病。发病前 ,该鸡舍饲养母鸡 86 50只 ,公鸡1 1 3 2只 ,公母同舍但用格栅隔离分开饲养 ,饲养密度为母 8.2只 /m2 ,公 6 .3只 /m2。采用遮黑纵向负压通风 ,隔日限饲。暴发球虫病共死亡母鸡 1 2 3只 ,公鸡 1 2 7只 ,母鸡死亡率为 1 .42 % ,公鸡死亡率为1 1 .2 2 %。2 临诊症状 病雏羽毛蓬乱 ,翅下垂 ,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 ,食欲减退 ,饮水量增加 ;嗉囔内充满液体 ,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 ;咖啡色或血样粪便 ,痉挛抽风或昏迷而死 ,…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15只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饲养时间为0~7周龄。试验设2个处理组,一组为数量限制组为自由采食组的85%,另一组为对照组,即自由采食组。结果:限饲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4~6周龄体重均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饲组可以提高肉鸡肝脏指数。早期数量限饲有降低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趋势;早期数量限饲降低肉鸡4~6周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显著降低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19.
鸡早期限饲易引起肠套叠秦光荣(山东省聊城县嘉明实业有限公司种鸡场技术部,252036)我公司1995年4月自北京引进父母代肉种鸡3万套,2周内自由采食,3~4周龄每日限饲,从29日龄实行隔日限饲,到32日龄开始出现脱肛、死亡现象,持续到35日龄,发病...  相似文献   

20.
限饲方法常常用于饲养肉用型种母鸡。为确保母鸡在规定年龄达到标准体重,曾提出几种限饲制度。多数学者认为限制饲料喂量,减少采食量的10~40%比较有前途。但是,对于从多大月龄开始实行限饲,至今还没有统一意见。在苏联,后备鸡的限饲一般从6周龄开始,有人报道从4周龄开始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