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加快草原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兴安盟现有天然草场面积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50.7%,可见,草原是全盟生态的主体,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投入草原建设,为巩固畜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兴安盟科右前旗草原由于受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沙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客观的分析了草原沙化退化的原因,结合实际从政策和专业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盐池县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对草原不合理的开发利肿,许多草场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牧草稀疏低矮,杂草和毒草增多,不少优良的草场已经或正在沦为沙漠。因此,天然草原的补播改良势在必行。盐池县1999年以来实施天然草地补播改良7.867万公顷,对于优化草原植被结构,提高草地覆盖度、产草量以及改善品质,增加天然草原的栽畜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天然草原补播改良技术,以期为北方干旱草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乌兰浩特市的草原蝗虫预警监测纳入了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体系,其包括农牧民测报网络在内的体系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已经从被动防治向现代的主动预警防治转变。这一体系可以准确预测预报蝗虫发育动态,为蝗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灭蝗的科学性和提高灭效。  相似文献   

6.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预警监测纳入了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体系,其包括农牧民测报网络在内体系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已经从被动防治向现代的主动预警防治转变。这一体系可以准确预测预报蝗虫发育动态,为蝗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灭蝗的科学性和灭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兴安盟草原监理工作几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依法健全草原监理机构,建立了盟,旗(县),乡(苏木)三级系统,完善了监理,公安和法院联合办案新型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扩大《草原法》的宣传和典型案例的影响,使草原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从内蒙古兴安盟草原的实际出发,论述了草原生态现状,并从完善草原"双权一制"、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扩大人工种草比例、强化草业生态主体地位、加强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天然草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大面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改良好、利用好天然草原就能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草原划管并进行划区轮牧,同时对天然草原进行有计划地补播改良是提高天然草原质量和生产能力的最佳途径。年平均每hm2鲜草产量,禁牧草原1675kg,划管草原1900kg,补播改良草原4250kg。  相似文献   

10.
在退化草地上因地制宜搞粮、草;粮、经、草混播,恢复或建立草原植被是一项适宜鄂温克旗半干旱高寒牧区改良退化草场的适用增产技术,这项技术是由呼盟草原所于1982~1984年完成的,这是一项油菜与牧草混播,小麦与牧草混播、饲料作物与牧草混播,建立优质人工草...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原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退化和沙化,对天然草原进行补播可以提高草原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混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茎/叶、叶面积指数及产草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老芒麦和草原2号苜蓿高度的生长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t^2 bt c;生物量积累动态模式符合幂函数W=ct^a。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组合以3:1混播,种群的茎/叶较之其他几种播种方式下的种群茎/叶要小。单播草原2号苜蓿的叶面积指数最大。混播组合居中;单播老芒麦的叶面积指数最小。人工草地较天然群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混播人工草地比单播人工草地又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其中老芒麦与草原2号苜蓿以3:1的混播组合又比其他混播组合有很明显的增产现象。营养成分里的粗蛋自在单播草原2号苜蓿中的含量最高。在单播老芒麦中的含量最低。混播组合的粗蛋白质含量介于这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种植方式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系特征及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粗、根系长度、根体积等都有影响,不同种植方式下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的粗细顺序为:间行混播>单播>同行混播,根长的大小顺序为:同行混播>单播>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间行混播时根颈粗其地上生物量相对少,草原3号杂花苜蓿同行混播时根颈细,其地上生物量相对多;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粗、根系体积大,根长度相对短,同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细、根体积小,根长度相对长;间行混播使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变粗,同行混播使草原3号杂花苜蓿根颈变细,地上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有草原4万公顷,其中“三化”草场为3万公顷,而严重退化草场为1.9万公顷。为使这些严重退化草场尽快恢复草原植被,加大草原的改良速度,本试验对严重退化的草甸类草场,进行了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等2种方式的改良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种混播人工草地生物量及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影响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人工草地的生物量及种间竞争,7月份的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总生物量比同行混播高,为387.79g/m^2;混播影响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的根系分布,间行、同行混播缘毛雀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与单播相比根系缩短,混播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根系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缘毛雀麦的RTY值都小于1,混播牧草间具有拮抗关系;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CRa值大于缘毛雀麦CRy值,并且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种间竞争率占据着优势。说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对光资源的竞争力强于缘毛雀麦。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是该地区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全年总产量约630万t。结合内蒙古东部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储量及资源配置特点,分析了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并根据半农半牧区对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点和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旨在为兴安盟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牟芝兰  罗鹏 《草业科学》1997,14(1):20-22
为了掌握川西草原野生播娘蒿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将川西地区的野生播娘蒿种子收集后在成都栽培观察,初步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价值,通过比较选出红原产播蒿的种子产量达到1159.5kg/hm^2,含油量为44.20%,其油分中亚麻酸含量为40.90%,亚麻的理论产量可达209.47kg/hm^2,高寒草原产的播娘蒿引入低海拔地区种植可以秋播,幼细越冬生长正常,生育期为210d,在高海拔区地区播娘蒿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是草原沙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草原沙化治理关键是尽快提高沙化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水平。草原沙化治理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围栏封育和选择适宜的牧草及饲料灌木进行补播改良。最终达到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扭转丧失的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20.
鄂温克旗在总结浅耕翻补播改良草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大胆提出带状补播改良退化草甸草原技术试验研究,并迅速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