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阶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市场份额进行了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条件分析和实地调查,开展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研究发现:天阶山森林公园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进行合理的产品开发;以生态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等产品为辅进行森林旅游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2.
一、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况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随着马蹄寺、文殊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海潮坝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各种设施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年产值达5000万余元,实现利润500万余元。到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加,2010年达50多万人(次)。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基层保护站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对生活在保护区的居民也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瑰宝——大熊山》一书已由中国气象出版社发行。该书全面介绍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蚩尤故里、苗瑶祖山和黄帝巡游等传说故事,阐述了森林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方法,对该景区科学开发森林旅游,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生态明,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大野口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等6个样地,对该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游客对土壤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减低,容重增加,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减少,pH值增大,氮、磷、钾含量减少,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旅游区位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基础上,从动植物种类多样、稀有,动植物物种典型且原始,自然景观与环境价值高,生态产业品牌潜力巨大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养生休闲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对周边区域旅游竞合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为保护区开展科学有效的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蜚声中外的山丹马场是祁连山草原的精华。从汉魏到明清,这里一直是重要的皇家牧马场。如今的山丹马场,一半面积划入国家公园创建区,成为祁连山生态魅力的亮丽名片。公元前121年,汉朝将军霍去病越过焉支山,击败匈奴,夺得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为胜利的象征载入史册。汉帝国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将河西走廊正式并入中原版图。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山丹县。早在2000年前,匈奴人就在焉支山下这片天然的草场上饲养良种战马。  相似文献   

7.
波密县米堆村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岷  焦红 《森林工程》2013,(2):157-160
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但是,目前有关波密县生态旅游开发缺乏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开发策略,致使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存在较多的问题。以波密县米堆村为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波密县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其中冰川资源优势最为明显,应重点开发,突出特色,并将其它生态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坚持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把波密县的生态旅游打造成一个亮点,以期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更为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 ,保护区内旅游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析了旅游景观资源的组成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及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同时对本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自然保护、扶贫与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丹霞山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游客、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丹霞山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力争通过生态旅游产品认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丹霞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建设;加大“三Z”投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CBE),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及风景资源现状,应用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对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探析,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评价、总体布局、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区形象策划等,为类似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12.
文红  李建华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6):73-75,82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功能。森林资源是进行森林旅游开发的主体。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必然带来对森林资源的威胁。在森林旅游区,加强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的生态林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养山富民工程,必须实施森林资源利用补偿机制。我们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模式、措施的建立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完善森林旅游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明勇 《热带林业》2008,36(4):37-38
通过对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黎母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竹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蜀南竹海竹林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和旅游学有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态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秀美焉支山     
焉支山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的大黄山林区,该山南仰祁连,北望龙首,境内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登高望远,林海茫茫,碧波无际,沟壑纵横,崖悬壁陡。顺山涧逆流而上,清泉石上,溪流淙淙,松涛阵阵。峪谷两侧奇树古木,怪石嶙峋,飞鸟惊心,獐鹿獾羊出没其间。冬时松柏映雪,山色紫黛;夏日遍野山花烂熳,争奇斗妍,彩蝶飞舞。晓日初升,云蒸霞蔚,重雾飘渺,气象万千,千年古刹钟山寺点缀于山林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朦胧、神秘而奇妙的遐想。林区气候凉爽湿润,景色宜人,实为旅游、避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焉支山…  相似文献   

16.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日益旺盛的森林旅游市场的用人需求,高等农林院校开办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了避免与其他院校出现同质化竞争,高等农林院校应充分发挥所拥有的雄厚的林学教学资源,办好突出自己特色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生态旅游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在实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旅游、林学、生态旅游3类课程的比例,突出专业的生态旅游特色;其次应建设"双栖"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再次应注重实践教学,加大森林旅游课程实习的比重;最后应确保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利用分流和订单化模式鼓励学生进入林业企事业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齐立 《绿色科技》2019,(9):263-265
基于RMP理论,分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现状旅游市场和现状旅游产品,并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资源、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目标,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总体定位,提出了重点发展4大主题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光雾山是四川旅游的一颗新星,以其奇秀神秘的自然景观、丰富而珍贵的生物资源和古朴的人文景观而成为品质绝佳的生态旅游地。在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景区的功能定位。为了使光雾山旅游资源能得到保护性开发,建议进一步开展旅游资源典型调查工作、进行旅游容量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包括民间传学、历史遗迹、瑶乡风情和生态文化等。在九疑山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不是核心资源,但构成了九疑山生态旅游完备资源体系,是九疑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九疑山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要按照文化内容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