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渭北旱塬不同水肥条件下气象因子对苹果树干茎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基于苹果树干茎流的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水肥、气象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在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开展了不同水肥处理(低肥中水、中肥中水、高肥中水、中肥高水和中肥低水)对苹果树茎流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茎流速率在生育期内不同月份,昼升夜降,昼增夜减的日变化特征明显。灌水量一致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果树日茎流量与日均气温、日辐射量和日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逐渐减小;施肥量一致时,日辐射量、日均气温和地表温度与茎流量的相关性在中肥中水时取得最高值。苹果树茎流在不同水肥处理下排序为:中水高水低水;中肥高肥低肥,低水和低肥处理都会明显降低苹果树的茎流速率,灌水对于苹果树茎流速率的影响要比施肥显著,水肥耦合效应对果树茎流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比单肥水平处理和单水分处理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对滴灌条件下核桃树茎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利用SF-G液流传感器研究滴灌核桃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在16∶00左右达到峰值;全生育期中,茎流速率先变大后减小,最大茎流速率出现在核桃油脂转化期;晴天条件下茎流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先增后减,多云天气条件下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多峰曲线;核桃树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建立滴灌核桃树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Dynamax公司开发的包裹式茎流计观测日光温室番茄植株的茎流变化,研究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茎流速率监测结果的标准化处理技术,探索植株茎流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水分胁迫对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单位叶面积上的茎流速率表征茎流变化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探头安装位置不同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影响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气压差,番茄植株的日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呈线性关系,与饱和差呈对数关系(R2>0.90,P<0.01);土壤水分状况会明显影响番茄植株茎流状况,茎流速率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骤减。研究结果证明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经标准化处理后可以真实的反映植株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扩散技术对苹果树茎流速率的测定来研究蓄水坑灌不同灌水处理(处理1: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100%和70%,处理2: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60%,处理3: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和50%)以及地面灌溉(处理4)下苹果树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分析了系统水势及气象因子对茎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下茎流速率在各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先增大后减小。通过与地面灌溉对比分析得出蓄水坑灌下处理2是相对合理的灌水方案。影响因子方面,叶水势与茎流速率呈负相关,土-叶水势梯度与茎流速率呈正相关,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蓄水坑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苹果树干茎流规律的影响,试验以肥液浓度(0、0.602、1.204、2.408 gN/L)为变量,设置4个处理。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测定苹果树干茎流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蓄水坑灌各施肥处理的树干茎流速率在施肥后均有明显提升,日变化峰值明显提高,施肥后第18 d达到峰值;苹果树干的茎流速率日峰值与其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一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并于施肥后第18 d达到最大值;施肥后日茎流累积量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选取6种数学模型对苹果树干茎流日累积量的过程进行模拟,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Richards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本试验条件下D3处理(1.204 gN/L)更利于提升苹果树干茎流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南疆地区核桃的产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了SF-G液流传感器监测核桃树在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的茎流速率,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与核桃树茎流速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核桃树茎流速率昼夜变化明显,呈抛物线型,从早上9点30分左右开始快速增大到下午16点左右达到全天最大茎流速率;在不同灌水定额处理的条件下茎流速率日平均值大小关系是:处理3(灌水定额45mm)处理2(灌水定额30mm)处理1(灌水定额15mm);通过SPSS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处理间核桃树茎流速率具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利用热扩散探针法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核桃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树茎流速率在晴天条件下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先增大后减小,阴天条件下核桃树茎流速率表现为多峰曲线变化趋势;核桃树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对核桃树茎流速率影响最大的是大气温度,其次是风速、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建立了核桃树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茎流速率是影响甘蔗作物耗水的重要因素。采用插针式茎流计和气象站对甘蔗的茎流速率以及太阳辐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进行持续同步监测,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甘蔗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相关关系预测模型,计算分析发现:广西甘蔗茎流速率在白天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在夜间主要受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影响;而且,广西甘蔗茎流速率还随着气象因素呈周期性变化,晴天茎流呈M型,茎流速率最大可达38g/h;阴天茎流呈倒V型,茎流速率最高20g/h;雨天茎流较为平缓,茎流速率最高10g/h。利用所建立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模型,进行广西甘蔗耗水量预测,简单快捷,有利于广西各地生产单位有效的制订甘蔗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包裹式热平衡茎流计,对盆栽柑桔树的茎流速率进行监测,同时对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因素进行监测,以研究盆栽柑桔树日间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树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柑桔树蒸腾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各气象因素相关系数为:大气温度(0.849)太阳净辐射(0.813)大气相对湿度(-0.810)风速(0.570)露点温度(0.219),说明大气温度是主导因素;以上述三种主要环境因子为自变量建立了一个经验回归模型,该经验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传统的彭曼-蒙特斯模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对柑桔树的蒸腾速率进行比较精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香梨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香梨地在滴灌条件下香梨树茎流速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香梨树茎流速率连日变化和日变化趋势以及茎流速率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香梨树茎流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流在早8∶00时开始启动,而后迅速上升,在12∶00-17∶00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至最低值,最大值约在17∶00,值为3.45L/h。茎流速率连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变化规律,从早8∶00时开始迅速上升且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保持较大茎流速率的时间较长,基本保持在5h左右,其昼夜差值约3.3L/h。香梨树茎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0.779、-0.587和0.186。其中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776+0.003 X1+0.064 X2。  相似文献   

11.
为给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园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以山西省太谷县矮化苹果树为研究对象,经过一年的田间试验,获取了大量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数据,并通过MATLAB软件,建立了气象因子与茎流速率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表明:以气象因子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温度及风速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模型高度相关,茎流速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下。因此,用气象因子通过BP神经网络对茎流速率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新疆南疆田间试验,利用SF-G液流传感器和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研究滴灌核桃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与光合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在晴天条件下呈双峰曲线,峰值在13∶30与17∶30左右达到,多云天气条件下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多峰曲线;核桃树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具有显著性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核桃树茎流速率变化与光和参数Gs、Tleaf、WUE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RH、Ci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Pn、Tr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避雨番茄筒栽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旱渍胁迫组合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茎流速率日变化,采用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太阳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率4种环境影响指标为自变量对番茄茎流速率的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及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不同天气下番茄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差异显著,晴天下呈现峰值在正午的单峰型曲线,多云下呈现在10:00和14:00左右达到峰值的双峰型曲线,阴雨下茎流速率较小且波动不大;相同环境下不同旱渍组合的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可以反映水分的亏缺和渍害程度,轻度亏缺能够抵抗渍水的迫害,增大茎流速率,但是亏缺程度超过一定范围会显著降低茎流速率;通径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影响茎流速率最大的是太阳辐射,决定系数达到0.91.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早熟“6-12”葡萄为研究对象,在陕北风沙区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以传统沟灌施肥为对照,同时设置滴灌施肥处理,设置高肥T1、中肥T2、低肥T3 3个水平,滴灌灌水量相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园不同时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葡萄新梢生长期,处理T2的(0,50] cm土层中速效氮质量比最大,有利于该时期葡萄植株的营养生长,为后期积累产量提供良好基础.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0,50] cm土层中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最大的为处理T2,对葡萄增产提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滴灌中肥处理T2为适宜本地区温室葡萄栽培的有效施肥方式.另外,研究发现“大水大肥”的传统灌溉施肥方式会导致更多肥效流失,养分向深层土壤迁移,污染地下水,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新疆吐哈盆地葡萄园葡萄蒸散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葡萄蒸散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蒸散从8:00时以后出现,迅速增加,到13:00-14:00时达到峰值,随后蒸散速率迅速下降.净辐射对植物蒸散起决定作用,蒸散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辐射变化基本一致,其日变化具有相同的峰型.在干旱区,热量垂直传输的昼夜变幅较大,净辐射的大部分能量用于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因而日间蒸散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辐射变化基本一致.葡萄蒸散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当风速超过4m/s时,由于风速的变化引起水汽压差的变化紊乱而导致蒸散速率变化过程比较复杂.相关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蒸散速率影响的贡献依次为:净辐射>风速>空气温湿度.  相似文献   

16.
水肥调控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到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施肥水平,实现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优质高产,就3个施肥水平(高肥、中肥、低肥)和4个灌水水平(丰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水肥调控对葡萄植株茎粗影响不显著,中肥水平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茎粗增长率较高。灌水下限对横径膨大速率的影响呈显著相关,施肥水平对纵径膨大速率的影响呈显著相关,中肥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葡萄膨大速率最大。水分亏缺和增肥使植株叶片和果实内POD、SOD活性及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施肥水平对各项抗逆性指标的影响呈显著相关,中肥中水条件下各项抗逆性指标较为优质。葡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比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花色苷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葡萄产量和品质随水分亏缺先增长后下降。综合考虑各项情况,中肥(N、P、K分别为161.92、53.97和44.98 kg/hm2)和中度胁迫(灌水下线为土壤相对含水率55%~60%)处理组合为最优。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茎流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夏玉米生育期的茎直径微变化和茎流变化过程的监测,分析了茎直径微变化、茎流随土壤含水率和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对茎流与茎直径微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茎直径微变化的日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收缩,夜间复原;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可将其作为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茎流同样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茎流逐渐增大,在13:30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茎直径微变化、茎流的变化均受到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空气温度、风速的影响。茎直径微变化与主要气象因子均呈负相关,茎流与其均为正相关关系。茎直径微变化与茎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美国生产的DeTransfer 3.27茎流测定系统监测一年生的桃树幼苗树干液流变化.分析了不同水分、氮肥处理下桃树苗树干液流日变化和连日变化特征及茎流与蒸腾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桃树苗茎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和连日变化规律.水分对桃树苗茎流的影响: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茎液流速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依次增加,无氮处理下,茎液流流速在充分灌水条件下最大峰值为11 g/h左右,较低水条件下增加了15.8%,高氮处理下,茎液流流速最大峰值为23.5 g/h左右.氮肥对桃树苗茎流的影响:施氮肥明显地增加桃树苗茎液流速,在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茎液流流速分别为N1 11g/h、N2 16.5 g/h、N323.5 g/h;茎液流速和蒸腾速率动态曲线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土塬区苹果树干液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力  王艳萍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0):152-158,151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2012年7~10月对黄土塬区长武县苹果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测定,分析了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等多个环境要素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雨天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单峰曲线,晴天液流启动早,停止晚,液流速率大;阴雨天液流启动晚,停止早,液流速率小。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水气压差、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晴天条件下液流速率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比阴雨天条件下显著,且均可用线性表达式来估算。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条件下,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差异很大。水分胁迫条件下,全天液流速率水平较低,反映其蒸腾水平低;而水分充足条件下,液流速率的变化过程为一宽峰曲线,维持较高液流速率的时间较长,全天蒸腾水平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新疆吐哈盆地葡萄园的蒸散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园水热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潜热、感热和土壤热通量都随净辐射的增减而增减,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大小各异,潜热通量占净辐射能量支出的大部分,其变化规律与净辐射的日变化规律一致性最好,土壤热通量变化很平缓,趋势与净辐射基本相同,但滞后净辐射2~3h。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葡萄蒸散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蒸散从早晨8:00以后出现,迅速增加,到中午13:00-15:00达到峰值,随后蒸散速率迅速下降;葡萄生长期内耗水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果粒膨大期耗水强度最大为8.78mm/d,葡萄整个生长期内的日均蒸发蒸腾量为5.58mm,蒸发蒸腾总量为1 228.4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