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西小麦地方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进行室内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小麦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各个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主胚根长均比对照不同程度地降低或缩短,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小麦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采用PEG-6000高渗溶液胁迫剂在小麦种子萌发期进行渗透胁迫试验,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做出评判,依据抗旱性对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结果科学、客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重复性;相对发芽率、贮藏物质转运率、胚芽鞘长可作为鉴定小麦萌发期抗旱性的可靠指标,初生根数可作为参考指标,芽长、主胚根长不宜作为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下燕麦萌芽期抗旱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以种子萌发抗旱指数为依据进行燕麦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蒙2034和9342-4-1-3抗旱性最好,蒙麦H 8814抗旱性较好,坝莜五号、冀张莜二号、Ly03-08等抗旱性较差,草莜一号抗旱性最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胚根长、胚根干重、贮藏物质运转率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燕麦萌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6份小麦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通过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相对抗旱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等指标对6份玉米材料种子抗旱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小麦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与干旱胁迫呈负相关;6份小麦种子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表现为:荣50580拉2577克春1号克春4号垦九10号龙麦33;小麦幼苗根长、幼苗芽长、抗旱指数在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后各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6份小麦种子材料苗期的抗旱性表现为:垦九10号克春4号克春1号龙麦33垦九10号荣50580拉2577。  相似文献   

5.
郭晓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78-180
通过水培和20%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条件下,比较五个不同小麦品种的发芽率、胚芽鞘长度、胚根数目、主胚根长。结果表明,5个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麦1’的抗旱性最强,‘麦99’、‘石4185’、‘北农大3383’次之,‘师栾02-1’抗旱性最弱。同时,胚芽鞘长度和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小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主胚根长和胚根数可作为参考指标来判断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20% 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7个小麦品种的发芽率、胚芽鞘长度、芽长、主胚根长和储藏物质转运率等指标,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PEG胁迫后发芽率、胚芽鞘长度、芽长、主胚根长和储藏物质转运率均受到抑制,且不同品种降幅不同;2)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供试小麦抗旱能力分为3类,晋麦47和小偃22属强抗旱型,西农979、西农509和矮抗58为中等抗旱型,郑麦9023和郑麦366为弱抗旱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旱地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生理机制,利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区水旱地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和尚头’、‘宁春4号’和‘高原448’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法,对种子萌发期胚芽鞘长度、胚根数目及长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气孔密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5),旱地品种各萌发指数均优于水地品种,这与旱地品种生长环境及长期人工选择有关。这对进一步确定西北旱地小麦品种抗旱生理形态指标,定位相应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以8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豫单998、超越1号、浚单20、中科4号、洛玉4号、农大10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渗透胁迫对玉米萌发状况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发芽率降低,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其中发芽率和胚根干重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胚根长、胚芽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胚芽干重与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显著,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以萌发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谷子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探索谷子种子萌发期相关抗旱性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从而为谷子品种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提供更多理论依据。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20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以种子的萌发抗旱指数为依据进行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筛选,将20个谷子品种分为五类。研究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谷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幼根和幼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芽长度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r=0.73**;r=0.63**),根长和侧根数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r=0.48*;r=0.51*),胚芽鞘长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分析表明,发芽势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发芽率和幼芽长度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根长和侧根数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谷子萌芽期抗旱性,可以以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春性饲草型小黑麦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黑麦芽期主要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春性饲草型小黑麦品种(系)在水培与模拟干旱2种条件下芽期主要性状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干旱条件下,各指标变化值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依次为:根冠比、芽鞘最大值、最大胚根长、芽鞘存活率、根数.  相似文献   

11.
胚芽鞘长度作为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王玮  邹琦 《作物学报》1997,23(4):459-467
20%PEG-6000(w/v)作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7个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萌发期的芽鞘长、芽长、根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芽鞘长、芽长、根长差异显著,以芽鞘长与抗旱性符合最好。芽鞘长与渗透调节能力关系密切。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筛选程序”。用此程序对11 3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旱鉴定和系统聚类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6份抗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polyethylene glycol,PEG)渗透溶液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分析玉米萌芽期中胚轴长、胚芽鞘长及苗长的变化,并将其与田间干旱胁迫处理下相应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抗旱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期揭示萌芽期玉米幼苗相关性状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萌芽期随着PEG浓度增加,玉米自交系胚芽鞘长、中胚轴长及苗长都呈下降趋势,其中苗长降低幅度最大,平均降幅为14%,中胚轴长次之,平均降幅为11%;(2)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苗的中胚轴长、胚芽鞘长在自交系间及PEG浓度间差异极显著,苗长在PEG浓度间差异极显著;(3)花期田间干旱胁迫下,各玉米自交系的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较正常灌溉明显下降,且其平均降幅分别为8%、14%、13%;(4)通过玉米田间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抗旱指数与萌芽期各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中胚轴长与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的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胚芽鞘长与千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的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5%的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胚芽鞘长与千粒重抗旱指数相关系数最高为0.832。因此,胚芽鞘较长的自交系其抗旱性较强,胚芽鞘长度可作为玉米早期抗旱性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不同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异。以20% PEG-6000 作为水分胁迫剂,对1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20%浓度的PEG胁迫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均受到抑制,不同品种降幅不同;2)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0份春小麦的综合评价值(D值)在0.01~0.82之间,中国春为强抗旱品种(1级),新春3号、新春6号、新旱688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级),新春2号、新春26号等2个品种为弱抗旱品种(3级),新春7号、新春17号、新春20号、新春21号等4个品种为不抗旱品种(4级)。因此,新旱688、新春3号、新春6号可作为新疆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研究了小麦抗旱性鉴定的部分产量指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通过对4个产量指标分析,确认抗旱指数优于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和产量因素降低指数,抗旱指数既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能,又能体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可作为小麦杂种稳定世代鉴定抗旱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胚芽鞘长度法鉴定冬小麦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山东省2006年小麦旱地区域试验试的7个参试品系为材料,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做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其进行了抗旱性研究。同时借助田间鉴定获得各品系的抗旱指数。两者对比发现:利用胚芽鞘长度法对萌芽期冬小麦抗旱性强弱的鉴定结果与田间试验下苗期及产量表现综合分析所得出的抗旱性强弱顺序基本一致,说明胚芽鞘长度法对于早期鉴定抗旱小麦种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100mmolL^-1NaCI处理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品种鲁麦15各2d,测定其胚芽鞘相对伸长速率及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小麦胚芽鞘的伸长,其相对伸长速率最大值减小,生长最快的时间推后,但胚芽鞘最终长度没有改变;NaCI胁迫使小麦胚芽鞘渗透势下降,德抗961渗透调节能力强于鲁麦15;NaCl胁迫使小麦胚芽鞘Na^+、脯氨酸、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德抗961增加幅度大于鲁麦15;NaCl胁迫下,德抗961胚芽鞘伸长明显好于鲁麦15,其具有较强渗透调节能力是原因之。因此,一定浓度NaCl处理下小麦胚芽鞘的长度可作为耐盐筛选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西伯利亚冰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和胚芽长及三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 MPa)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0.4 MPa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峰值.2)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0.6 MPa)对胚根伸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4 MPa最大,但对胚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随着渗透势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不断下降,胚根/胚芽的比值持续上升.4)3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除了-0.4 MPa,1d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各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这3个指标均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72份冬小麦品种(系)胚芽鞘长度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冬小麦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胚芽鞘长度变化规律,验证其作为冬小麦早期抗旱鉴选指标的可行性,以72份冬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10% PEG-6000模拟田间干旱胁迫,对不同材料的胚芽鞘长度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按遗传距离对所有材料分类,结合单粒重指标分析72份冬小麦材料差异表现的原因。结果表明,按欧式遗传距离的远近可将72份冬小麦材料分为5大类8小类,类群Ⅲ平均胚芽鞘长度比对照晋麦47长47.83%,单粒重指标和胚芽鞘长度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该结果为冬小麦抗旱育种的亲本选配及引种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