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希 《畜禽业》2011,(5):31-32
<正>福建省厦门市某肉业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宰前应激急宰的生猪数分别是866头、786头、844头。这些急宰猪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尾部、背部和腿部肌肉颤抖,有的还发生眼球突出、震颤;继而发生瘫软、卧地、不愿起立;继之出现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充血、出血,产生  相似文献   

2.
赤潮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娟 《齐鲁渔业》2005,22(9):19-21
近3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赤潮的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与之相对应,山东省近6年的赤潮发生次数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山东发生赤潮10次,累计面积达3230km^2。综合分析了赤潮的危害、成因、近年来全国赤潮发生和研究的现状及防治措施,并针对山东省的赤潮发生概况,对今后全省在赤潮监测领域应做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良富 《畜禽业》2007,(3):41-42
<正>玉米因贮存不当,气候潮湿,容易发生霉变。生猪采食含有霉变的玉米饲料,容易发生中毒。2006年3月,我市东峰镇东峰村养猪专业户陈某,饲养75头商品猪,发生霉玉米中毒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石泰华 《海洋渔业》1984,6(2):94-96
<正> 赤潮发生的机理至今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想建立理想的模式进行预测还有不少困难。但分析过去积累的观察数据,可以求出现阶段的线性模式。通常见到的是多元回归模式。本文根据1976年到1980年日本广岛湾发生赤潮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年在全省设置测报县(市)41个,对22万多亩养殖水面的9个养殖水产品种进行监测,一共监测到34种病原,其中细菌性病害是主要养殖病害,占病原比例的61%;5~9月是我省鱼病综合发病高峰期;预测2008年渔业病害发生总体趋势为:2008年细菌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气候的关系比往年有所减弱,水霉病的发生会增多;病毒性疾病潜伏着流行的趋势,尤其在春季;夏季依然是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正>本地属丘陵半山区地形,在此地形所建库塘,水都较深。我村和上赵相邻的两个水库(东岭脚水库),最深处前者深达15米,后者深达8米。这两个水库在养殖期间曾发生过多次死鱼事故。上赵东岭脚水库在1987-1989连续3年发生死鱼事故,都发生在农历九月初三。1998年,市目东岭脚水库也发生了死鱼事故。天气连阴三天,鱼连死三天。除鲫鱼死得较少外,其余的鱼种所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1,(11):4
<正>2010年(专家估计实际在2009年后半年已开始)O型口蹄疫的流行趋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缅甸98(MYA98)毒株大流行,在亚洲多个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席称为是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韩国、越南、日本、俄罗斯、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先后报道出现疫情。2009年11月底,韩国发生了有史  相似文献   

8.
青岛近海赤潮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及赤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赤潮发生面积和赤潮藻类的危害类型,将青岛近海发生的赤潮划分为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和轻微共计5个灾害级别。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岛近海共计发生赤潮33次,以轻微灾害和轻度灾害为主,其它级别尚未发生;其中,发生面积小于10 km2赤潮占总数的51.5%,60.6%的赤潮由基本无害的赤潮种类引起,发生范围以胶州湾和浮山湾近海为主;赤潮次数和面积基本呈现4~5年的波动周期,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6-8月;主要赤潮生物种类是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甲藻比例升高,罕见种类逐渐出现。赤潮种类的变化反映出青岛近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改变,与期间青岛近岸海洋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11)
<正>11月份以后,气候逐渐寒冷,温度逐渐下降,养殖业进入一年中较为难度过的"寒冷期",特别是养猪也进入了一年中较为集中的母猪产仔高峰期,疾病的发生极为频繁,死亡率较高。同时病毒开始活跃还易造成病毒性流行病的发生,如流行性感冒、喘气病、流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95年6月份以来,我市张北县黄盖淖水库(400hm~2)、沽源县石门水库(133.3hm~2)相继发生鱼病,但通过技术人员的努力,有效地控制住了鱼病,至1996年鱼类生长旺季,无一例病死鱼发生。1 病症及其原因 两座水库的鱼患的病均为打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乌鳢在陕西市场销量越来越大,被陕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列为全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宝鸡市冯家山水库鱼场从2015年开始试验养殖,积累了很好的技术经验,但2018年因发生烂体病造成了大量损失,现就该鱼病发生、防治情况介绍给大家,以引起重视。一、防病情况及鱼病发生过程我们于2018年5月20日从山东微山县乌鳢养殖基地购进规格100克/尾的乌鳢鱼种1250千克,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10,31(6)
<正>台州海域发生今年首次赤潮据椒江区海洋环境监测站消息,5月6日,大陈海域发生2010年首次赤潮,温岭、玉环等海域也相继出现了赤潮。该监测站监测到,本次赤潮主要分布在上下大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2,(1):2-3
<正>2011年,我国生猪疫情总体可控,但上年冬季发生的流行性腹泻疾病以及全国范围的五号病爆发,仍对生猪生产造成较大破坏,表现为母猪产仔率下降、仔猪存活率低,虽然春末夏初"高热病"只是零星发生,但由于年初存活下来的生猪免疫力低下,疫病发生地区生猪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王大进  王丽  吴敏  陈辉 《畜禽业》2012,(9):82-83
<正>猪霉菌毒素中毒在不少养猪场时常发生,尤其是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农村养猪场。霉菌毒素中毒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发生,保障猪群健康。现将2011年5月河南省新县新集彭河  相似文献   

15.
<正>猪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奇痒(除猪外),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该病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怀孕母猪会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病;初生存猪会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大量死亡;育成猪可发生呼吸道综合征,导致生长受阻,死淘率增加,给当前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11月份,某猪场育成猪就发生一起伪狂犬病,现将发病情况和  相似文献   

16.
曾媛  孙成  罗光军 《畜禽业》2009,(6):22-23
<正>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乳制品100kg,而我国只有9kg左右;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乳制品消费量有所增长,这些说明我国乳制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8年发生三聚氢氨事件  相似文献   

17.
乜春 《畜禽业》2008,(6):46-47
<正>禽流感给人们造成的损害从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878年意大利就发生了鸡瘟(直到1955年才被证实是由禽流感引起的),这是第一次发生禽流感疫情。近几年禽流感病毒污染面在不断增多。随着候鸟的迁徙,病毒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来,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家禽的饲养量不断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草鱼病发生及以往治疗情况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我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鱼病。据笔者三年调查,草鱼致死的70%是由“老三病”引起,每年产量损失5000~7000担(占1986年养殖产量的1/4以上)  相似文献   

19.
《淡水渔业》1980,(3):46-46
<正>河南省自1975年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以来,除了水霉病以外,没有发生过其它流行面积较大的鱼病。但1979年10月罗非鱼进入越冬温室以后,我们先后在开封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马建鑫 《畜禽业》2008,(7):82-82
<正>2006年2月在我市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患病猪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的病症,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