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西葫芦灰霉病 1.发病条件与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顶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表层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或农事操作传播,棚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结露易发病.  相似文献   

2.
一、黄瓜灰霉病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幼果,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败,长出淡灰褐色霉层进而侵染瓜条,造成脐部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烂去瓜头。烂花落在茎叶上,造成烂茎烂叶,植株枯死。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低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冬季及早期棚室气温低,特别遇到阴雨雪天气,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植株结霜,放风不及时,湿度大,叶片多水滴,病害危害重,如果棚室适宜寄主多年连茬,病株残体积累多,菌源充足,更加重危害。防治方法:消除病残体,可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50%扑尔因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40%特立克800倍液,或40%百可得1 500倍液,或40%施佳乐600倍液,或10%的宝丽安600倍液,或40%灰  相似文献   

3.
<正> 1 小西葫芦灰霉病 1.1 发病条件与症状。这种病主要为害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入侵,使花腐烂,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刮顶尖褪绿,呈水侵状软腐、萎缩,病部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4.
稻茬棚栽草莓灰霉病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云梅  沈剑  许峰 《农技服务》2010,27(7):874-874
草霉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坐果和果实成熟期最易感病,江苏常武地区稻茬棚栽草莓2月下旬开始发病,3月中旬、4月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棚内湿度过高和病残体留存有利加重病情。适用于当地的无公害防治措施:棚内灌水宜灌"跑马水",及时通风降温降湿和摘除携离病残体;结果期喷施20%绿帝WP600倍液或50%使百功WP1500倍液,若遇雨采用45%百菌清烟剂闭棚熏蒸。  相似文献   

5.
一、灰霉病:该病不仅危害黄瓜,还对青椒、茄子、菜豆?等均有破坏,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果、花等,灰霉病病菌从败谢的雌花中侵入,长出灰褐色霉层,继而侵入幼瓜,造成顶部腐烂,变软萎缩,大瓜受害病部先发黄,直至腐烂脱落。防治方法:可用50%速克灵1500倍液,50%扑尔因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11):7-7
一、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250~300克分放在棚内4~5处,点燃闭棚熏1夜,次晨通风,7天熏1次,视病情连续熏3~4次;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40%硫磺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或“农抗120”200倍液喷雾;采用27%高脂膜乳剂70~14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7~14天喷1次,连喷3~4次。二、灰霉病烟熏法同白粉病。也可以每亩用6.5%万霉灵粉尘1千克喷粉,7天喷1次,连喷2次;发病初期喷洒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天喷1次,连续喷2…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果菜类蔬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引起,主要为害果实,其次可为害叶片和茎。病菌主要从开败的雌花花瓣侵入,造成花腐烂,并长出灰色的霉层。进而为害柱头,向果实扩展。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供气流、灌溉水和田间操作进行传播。花期是病苗的侵染的高峰期;第一穗果(或幼瓜)膨大期是烂果的高峰期。灰霉病苗喜低温、高湿和弱光条件。该病宜采用综合防治法防治,进行高温土壤消毒、苗带药定值、沾花加药、凋萎后及时除花瓣、增温控湿等,药剂宜选用灭霉灵、多霉清等。  相似文献   

8.
灰霉病 1.发病条件与症状.这种病主要为害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入侵,使花腐烂,产生灰色霉层,以后由病花向幼瓜发展,使瓜顶尖褪绿,呈水浸状软腐、萎缩,病部生灰色霉层.此病由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9.
1.煤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厘米,病斑边沿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早期落叶.防治该病首先应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其次,发病初期喷400倍多菌灵,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浮剂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千克,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0.
武云东 《新农业》2014,(21):32-33
1.灰霉病1症状。病斑自叶尖呈"V"字型向内扩展,浅褐色干枯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青果染病后变灰白色软腐,上生大量灰绿色霉层;茎部病斑上也长灰褐色霉层。花期灰霉病病菌侵染果皮,易形成白色云状圆圈,中间有黑色圆点,呈"鬼脸斑",影响商品性。2防治方法。喷花药液里加入0.1%的速克灵或农利灵;发病后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50%烯啶菌胺(凯泽)2000倍、50%速克灵1000倍、65%甲硫乙霉  相似文献   

11.
1.西芹软腐病 实行2年以上轮作;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倍-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2.西芹菌核病 实行3年轮作;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1000倍-1500倍液喷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或用10%速克灵烟剂熏烟,或用10%灭克粉剂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一、叶枯病 在西瓜生长中后期降雨多、湿度大时,易发生叶枯病.最初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渍状小点,湿度大时致叶片失水青枯;湿度小、气温高时易形成直径2~3毫米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为大斑,病部变薄,形成叶枯.茎蔓感病,产生梭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斑.果实感病,在果面上出现四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逐渐深入果肉引起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至黑色霉层.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或降雨前,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后或湿度大时,可喷洒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症状 1.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引起花腐烂,使其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病部先发黄,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浅灰色,黄瓜生长停止,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20~25毫米的大型斑点,病斑长出少量灰色霉点.茎蔓发病后,瓜蔓折断,出现烂秧.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症状(一)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为害花、瓜条、叶片、茎蔓,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引起花腐烂,使其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病部先发黄,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浅灰色,黄瓜生长停止,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20~25mm的大型斑点,病斑长出少量灰色霉点.茎蔓发病后,瓜蔓折断,出现烂秧.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机尾号为6562的用户问:韭菜上灰霉病和疫病挺严重,用什么药效果好?专家解答:韭菜灰霉病较常发生,需调控好温室内温湿度,适时通风排湿,加强预防,可在每次浇水后用速克灵烟剂熏棚,发病初期用80%灰力脱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1000~1500倍液喷施。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韭菜疫病用40%  相似文献   

16.
一、灰霉病 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以后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呈水渍状软腐、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7.
甘芳 《吉林农业》2003,(10):20-21
一、灰霉病 主要为害西葫芦的花和幼瓜,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以后向幼瓜发展使瓜尖褪绿,呈水渍状软腐、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8.
立枯病立枯病是辣椒苗期的主病害之一,小苗和大苗均能发病,但一般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随后病斑逐渐凹陷,并扩大绕茎1周,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最后病灶收缩、植株死亡.辣椒立枯病属真菌病害,以菌丝体或菌核残留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也可通过雨水、流水、农具、带菌农家肥等传播蔓延.防治辣椒立枯病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或者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19.
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50%CHORUS可分散粒剂、30%腐霉利烟剂、20%百腐烟剂、21%过氧乙酸水剂对番茄灰霉病速效、药效持久且安全性好,末次施药后14d防效在84.56%以上,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30%百菌清烟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六、甜瓜病虫害的防治1霜霉病此病菌为鞭毛菌亚门真菌。苗期较少侵染此病,以成株期发病为主,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淡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全田一片枯黄。防治用药:亩用45%的百菌清烟剂250克点燃熏一夜;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722%普力克5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69%安克锰锌1000倍液。以上药剂可单施,也可两种混施,但一种药剂不可连用3次,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时每隔7天喷药1次,连防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2疫病为鞭毛菌亚门真菌。此病来势猛,发病快,一旦发生难以控制。苗期即可染病,从根茎发病,表皮层呈水渍状,病部逐渐缢缩,植株迅速萎蔫;侵染嫩茎嫩叶柄,使之缢缩深陷,致病部以上枯死,失去栽培价值。成株叶片染病初期呈圆形水浸状,湿度大时呈水浸状腐烂,干燥条件下产生黄褐色圆斑,干燥后易破碎。果实染病在接触地面处,初呈暗绿色小渍状圆斑,后病部深陷扩展为暗褐色大斑,病果有腥臭味。防治用药:发病病株及时拔除,并同时喷洒72%克露8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