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3—2014年,在甘肃陇南市油橄榄栽植区内采集蛾类标本436号,鉴定蛾类42种,隶属于13科35属。其中尺蛾科9种,灯蛾科9种,舟蛾科7种,夜蛾科5种,螟蛾科3种,木蠹蛾科2种,举肢蛾科、钩蛾科、鹿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刺蛾科各1种。19种为甘肃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尖峰岭林区昆虫区系──刺蛾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尖峰岭采到刺娥科昆虫有42种,其中已定名者20种,隶属13个属,显脉球须刺蛾广东亚种、素刺娥和灰双线刺蛾3种(含亚种)为灯下优势种;绒刺蛾为自然界间隙性大发生的优势种。在定名刺蛾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海南省新记录14种。其生态分布,以热带山地雨林类型种类最多。地理分布以扁刺蛾、素刺蛾和灰双线刺蛾等范围较广,从昆虫地理区划分,东洋区种类占75%。成虫出现期有1~11个月不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线路调查,结合踏查与详查、标准地调查及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林区多种林木蛀干害虫进行采集,记录蛀干害虫种类、分布地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危害现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林木危害的主要蛀干害虫种类为2目、6科、15种,主要为鳞翅目3科、3种,其中,透翅蛾科1种,木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鞘翅目3科、12种,其中,天牛科6种,吉丁科2种,小蠹科4种。对其危害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为防止主要蛀干害虫的扩散蔓延,必须应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保证克拉玛依林区森林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4.
绿化植物五种刺蛾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了黄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等5种城市绿化植物上常见刺蛾的形态、发生分布、寄主种类和生活习性,为控制刺蛾的发生及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慈溪市蔗扁蛾寄主范围调查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慈溪市大棚花圃一年多的专项调查,蔗扁蛾在慈溪的寄主植物有14科25种,其中小檗科、石榴科、山茱萸科、虎耳草科、海桐科5科为新发现寄主科,细棕竹(大叶棕竹)、南天竹、十大功劳、花石榴、桃叶珊瑚、八仙花、海桐、仙人指为8种新的寄主植物种。  相似文献   

6.
1975—1981年,我们在释放赤眼蜂防治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褐边绿刺蛾、黄刺蛾的生产中,对赤眼蜂在杨树林内的寄主范围与发生规律做了初步调查。其结果是发现了赤眼蜂在古毒蛾卵内越冬。翌春,赤眼蜂羽化后在常见的舟蛾科、天蛾科、枯叶蛾科、毒蛾科等数种昆虫虫卵中进行寄生、繁衍。近两年来,又做了自然界中的赤眼蜂对常见害虫  相似文献   

7.
采用捕虫网、黑光灯及诱剂诱集法共采集江苏宜兴竹林生态系统鳞翅目昆虫30000余头,已鉴定共有300种,发现其中82种为江苏新纪录种,分别隶属于18科;尺蛾科是新纪录种最多的科(26种),其次是夜蛾科(18种),灯蛾科及舟蛾科(各有6种),天蛾科(5种),枯叶蛾科、毒蛾科、凤蝶科(各3种),瘤蛾科、斑蛾科及钩蛾科(各2种),蚕蛾科、草螟科、带蛾科、弄蝶科、蛱蝶科及粉蝶科(各1种)。给出了这些新纪录种国内及在其他国家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危害阜新老鹰窝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鳞翅目害虫种类,利用太阳能灯开展昆虫种类调查和鉴定。在人工油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混合区域诱集昆虫,通过鉴定确定鳞翅目昆虫种类。结果共鉴定出鳞翅目蛾类昆虫13科111种,包括天蛾科6种,夜蛾科46种,舟蛾科12种,尺蛾科33种,毒蛾科和螟蛾科各有3种,灯蛾科2种,虎蛾科、燕蛾科、枯叶蛾科、卷蛾科、刺蛾科、大蚕蛾科各有1种。夜蛾科和尺蛾科昆虫的种类为79种,占保护区鳞翅目昆虫71.2%,保护区内鳞翅目的害虫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应该以这2科的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9.
于2003—2005年对东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昆虫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东白山自然保护区有昆虫226种,隶属19目103科,其中药用昆虫有37种;香榧细小卷蛾、拟后黄卷蛾、双条长翅卷蛾、中国绿刺蛾、目薯天蛾、栎黄掌舟蛾、黄二星舟蛾、全黄华苔蛾、条纹艳苔蛾9种昆虫为调查新发现种,其中香榧细小卷蛾是新种;东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昆虫种类所占比例最大的为鳞翅目,其次为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分别占总种数的33.8%、17.8%、11.6%和10.3%。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济源市的森林害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害虫18种,(1)蛀食树干的有12种,其中鞘翅目天牛科10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合欢双条天牛(Xystrocera globosa)、二斑黑绒天牛(Embrik-Strandia bimaculata)、桑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楝星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吉丁科1种: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鳞翅目木蠹蛾科(Cossidae)1种:根据槲栎树上的蛹皮和参照资料初步判断为小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2)取食或危害叶子的有6种,鳞翅目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1种:栗黃枯葉蛾(Trabala Vishnou);刺蛾科(Limacodidae)2种: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膜翅目癭蜂科(Cynipidae)1种:栎空腔癭蜂(Trichagalma glabrosa);半翅目缘蝽科(Coreidae)1种: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蝽科(Pentatomidae)1种: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提出害虫的管理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柳杉毛虫是一种大型鳞翅目类食叶害虫,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均有分布,可危害柳杉、云南松、侧柏等多种寄主,其中以柳杉较为严重,重者导致林分大面积枯死。文中在收集查阅近6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寄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虫害综合防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该虫在不同区域能适应不同的寄主,并在夏、冬季节对极端温度具有特殊的适应性;柳杉毛虫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应用可有效杀灭雄虫个体并降低后代种群数量;一些优势天敌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可为更好地控制虫害和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河北省境内为害林木、果树的天牛科昆虫5亚科64属99种,并对其已知分布地点和寄主植物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依据野外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藤蔓植物共有64科180属394种,生活习性以木本稍占优势.其中攀援植物群共305种,匍匐植物群共89种.攀援植物群中缠绕类有171种,卷攀类有85种,吸附类有19种,棘刺类有28种,依附类有2种.观赏习性按花色以白色花系最多,按果色以红色果实最多.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市域植被资料的搜集与实地调查,分析了南京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南京地区高等植物共有2073种(含种以下等级),隶属221科、899属;其中乡土植物158科、609属、1 333种;资源植物中观赏植物1068种,药用植物760种,油料植物90种,纤维植物89种;国家Ⅲ级以上保护的濒危物种64种。整体上南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许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需进一步融入生态环境建设,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植物,研究利用重要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5.
时书青  陈力 《林业科学》2012,48(3):110-116
幽天牛族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我国已记载昆虫4属26种.幽天牛族昆虫的寄主多为针叶类裸子植物,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7科15属36种,其中以松科松属的种类最多,占所有记录到种的寄主植物的30.56%,而且危害松属的幽天牛数量也最多.对我国目前分布的26种幽天牛族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幽天牛族昆虫以古北区成分为主,这可能与古北区针叶植物较多有一定关系.我国的地理环境及生态植被,均可以满足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分布及寄主需求,非常适宜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国外种类传入我国,以保护我国树木安全.  相似文献   

16.
Asemini is a Northern Hemisphere cerambycid tribe,and an important forest pest, mainly causing damage to coniferous plants.More important,as one kind of quarantine insects,Asemini can bring about many troubles in timber trade, therefore,the alien speci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and need to be quarantine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m to be introduced to China.In China, there are 4 genus 26 species of Asemini.Host plants of Asemini include 15 genus 36 species of 7 families, and the main host plants are in Pinus,accounting for 30.56%of the total.A faun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15 species of Asemini distributed in the Palareartic Realm,accounting for 57.69%of the total. The species predominated in China,probably because gymnosperms were the main vegetable type in this region.This paper lists all the known species and genera of Asemini and their host plants in China,and discusses their distribution.The aim is to arouse the concerns of these insec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work.  相似文献   

17.
Leaf beetle occurrence and abundance on certain shrubs and bushes were surveyed during 2002–2003 in several natural habitats of Isparta. The 34 leaf-beetle species collected are listed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caught and to their associated host plants. In all habitats sampled, leaf beetles showed a preference for plants from the genera Quercus and Crataegus. Some abundant species 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ir food pla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引种栽培药用植物34科82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8种,被子植物28科6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4种。文章论述了保护区引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点、用途及生长情况,并对其保护及引种驯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中山市有外来入侵植物81种,隶属于30科63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8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64种,占79.0%。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57种,占70.4%。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中山。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苹的入侵,给中山市农业、林业、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张广才岭西北麓次生林内槲寄生的寄主树种和数量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张广才岭次生林中槲寄生的主要寄主树种为杨树、椴树和榆树,其他树种很少;单株簇生是槲寄生的主要着生方式,2,3,4和5株簇生有一定数量,6株以上簇生的已经微乎其微;槲寄生主要着生在寄主树体的上、中部和侧枝上,不同树种的表现不尽相同;阳坡、坡下部、平坡和农田边的次生林中槲寄生的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