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场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段、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鸡常见异食癖的类型有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肛癖等。其中啄羽癖是鸡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啄羽癖是指鸡啄食其它鸡的羽毛,  相似文献   

2.
笔者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与养鸡专业户打交道,亲眼目睹了很多鸡群鸡只之间,啄羽、啄趾、啄肛、啄蛋、啄物等互啄、乱叨现象,致使其伤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引起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措施做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3.
鸡啄食癖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食癖又称鸡恶癖,是指鸡群中的鸡互相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是集约化养鸡场极易发生的一种恶癖;各口龄、品种和季节都易发生,特别是笼养和密集型饲养发病率更高。啄食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蛋癖。啄羽癖和啄鳞癖等。鸡群一旦发病,若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就会很快蔓延全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啄食癖的主要表现(1)啄肛癖多发于雏鸡和产蛋鸡,肛门一经啄破,鸡群则会争相啄食,直至直肠脱出,引起死亡。育雏期间雏鸡最易发生,特别是发生雏鸡白痢时,病雏的肛门被粪块堵塞,其他雏鸡就会不断啄食…  相似文献   

4.
鸡群中发生啄趾、啄羽、啄肛等这些情况统称为啄癖,其中啄肛最易发生,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肠管啄出,被其它鸡吞食,造成鸡的伤害。有啄癖的鸡常因吞食大量羽毛等异物造成嗉囊阻塞直至死亡,同时同群造成应激反应,影响鸡的生产能力,给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弄清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又称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光照过强、密度过大、营养失调、发育不良以及疾病等,均可引起啄癖,严重的可导致鸡群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啄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 ,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忌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在养鸡生产中 ,鸡的异常行为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如何防制啄癖发生 ,笔者经对几个养鸡场 (户 )鸡啄癖发生及防制情况调查后 ,总结如下。1 发病原因1.1 营养缺乏 :日粮中蛋白质不足 ,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低 ,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因素 ;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 ,缺乏含硫氨基酸 ,易发生啄羽、啄蛋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不足或不平衡 ,使鸡采食量减少 ,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 ,引起鸡啄蛋、啄肛、啄羽和食血等恶癖 ;日粮中维生素缺乏会影响雏鸡…  相似文献   

7.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又称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光照过强、密度过大、营养失调、发育不良以及疾病等.均可引起啄癖.严重的可导致鸡群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恶食癖又称异食癖、啄食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是散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尤其是塑料大棚里的育雏鸡,容易发生啄癖现象。恶食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毛癖、食蛋癖、食鳞癖等。  相似文献   

9.
鸡群中发生啄趾、啄羽、啄肛等这些情况统称为啄癖,其中啄肛最易发生,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肠管啄出,被其它鸡吞食,造成鸡的伤害。有啄癖的鸡常因吞食大量羽毛等异物造成嗉囊阻塞直至死亡,同时同群造成应激反应,影响鸡的生产能力,给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弄清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方法尤为重要。1产生啄癖的原因1.1光线太强,鸡脱肛,鸡正在产蛋或产蛋后泄殖腔未恢复正常,露也红肉,其它鸡见到即啄,啄后更引起其啄的兴趣,造成鸡的伤害。1.2鸡舍密度过大,拥挤、运动不足,容易引起啄癖。1.3育雏器灯泡太低太亮,光线…  相似文献   

10.
啄癖又称恶癖、异食癖,是禽类的一种异常行为,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不仅对鸡群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还造成死淘率的增加,经济损失严重。本文就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作一概述。 一、啄癖发生的形式及类型 啄癖发生形式有3种:啄它鸡、自啄、互啄,其中以啄它鸡为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啄肛 多发生于幼鸡、初产蛋鸡,常造成严重后果。一只被啄,同群争相啄食,严重时肠被拉出造成死亡,甚至蔓延全群互啄。 2.啄羽 一般自尾部开始,其次是背、全身,相对啄肛危害较轻,但严重时可造成“赤膊”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集约化发展,鸡啄羽的情况比较常见。由于鸡只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一旦有个别鸡只出现啄羽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查到原因,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鸡群中很快发生大面积啄羽情况,生产中将这种现象称为鸡啄羽癖,能够给鸡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引起鸡啄羽的具体原因,在生产中有效进行预防,并且出现啄羽情况时,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保证鸡群尽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啄癖又称异食癖 ,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 ,是一种变相的啄地行为。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 ,特别是在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管理不善的情况下 ,这种行为就更加严重。啄癖一旦发生 ,很快蔓延全群 ,且难以控制。啄癖使肉品质降低、生长发育缓慢、鸡的应激强度提高、甚至造成死亡 ,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 ,笔者总结实践经验和参考有关文献 ,将啄癖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啄癖的类型啄癖类型很多 ,根据引起啄癖的原因和啄食的部位 ,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1 1 啄羽啄羽是最常见的一种啄癖行为 ,据报道圈养鸡中有 70 %的鸡…  相似文献   

13.
鸡群中自啄和互啄的现象称啄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机制所引起的病态行为。啄癖在鸡饲养中很常见。肉鸡的啄癖主要有两种:一是啄羽癖,表现为自啄或互啄体羽、翅羽、尾羽,啄得羽毛不全,有的甚至部分或全身光裸;二是肛癖,先啄食某只鸡的尾部羽毛、肌肉,直至死亡,或将肠管等内脏拉出。鸡群中有啄癖发生时,很快蔓延,全群效仿,往往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鸡啄食癖是养鸡生产上的一种多发病,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常发生。常见的有啄羽、啄背,啄肛、啄趾、啄头、啄蛋等。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鸡群争抢啄食,轻者使鸡受伤,羽毛不全,皮肉暴露,体热散失,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食癖会很快慢延,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鸡啄食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1鸡啄食癖发生的主要原因1.1饲料营养饲料营养不平衡,如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易引起啄肛;缺乏含硫氨基酸易引起啄羽和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微量元素、食盐及维生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会引起互啄。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指鸡只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的现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一种恶癖,又称为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可导致鸡只伤残、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甚至达到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正>啄癖也称异食癖、异嗜癖或恶食癖,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冠、啄趾等。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一旦发生本病,很快就会蔓延。轻者会啄伤,影响鸡生长发育及外观质量,重者还会啄死,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啄癖的种类、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啄癖种类1.啄肛癖。这种恶癖最常见,多见于雏鸡和患有鸡白痢杆菌病的产蛋鸡。常发生于:患鸡肛门周围粘满稀粪,甚至堵塞肛门,病鸡不断出现努责,引起其他鸡只啄食其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常见类型及诱因1.1啄肛: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多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因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造成脱肛或撕裂而诱发。肉用仔鸡易发生在生长期的限食阶段。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肛门带有腥臭粪便。1.2啄羽: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指鸡啄食其它鸡的羽毛,特别易啄食背部尾尖的羽毛,有时拔…  相似文献   

18.
<正>鸡啄癖是在鸡的大群饲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分为啄羽,啄肛,啄趾,啄毛等。鸡群发现鸡只有啄癖,如不及时控制,常造成全群蔓延,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降低蛋鸡产蛋率,降低肉鸡饲料转化率及鸡肉品质。1啄癖造成的危害鸡啄癖的发生,可见于各日龄的鸡群,且发展迅速。啄癖可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鸡群抵抗力,甚至是机体损伤,如翅部羽毛被啄,皮肤出血;腹部韧带及肛门括约肌松弛,泄殖腔外露;脚趾  相似文献   

19.
<正>鸡的啄癖病是养鸡业中的常见多发病之一。鸡的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又称同类互啄癖,简称啄癖。啄癖在各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啄癖鸡易使鸡群爱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及产蛋鸡产蛋下降,若不及时防治,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探其原因,并加以防治。1啄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啄癖是家禽之间相互啄食的一种疾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在临床上包括啄髯、啄冠、啄羽、啄肛、啄趾、啄头、啄蛋等,其中啄羽、啄肛最为常见。鸡群中一旦发生啄癖的现象,鸡群中会互相模仿引起群发,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啄癖常发生于2~3周以后,病因大多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大写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等。笔者就啄癖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根据临床了解的情况进行浅析。1啄癖的发病原因1.1品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