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续2019年第12期第30页)湘西黄牛是湘西独有的肉役兼用型黄牛优良品种,先后入选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目录、地理标志农产品、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8年,花垣县以湘西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载体,以湘西黄牛、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创建花  相似文献   

2.
湘西黄牛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独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肉役兼用型黄牛品种,肉质好,可满足人们对高端肉制品的需求。耐劳役,是湘西当地农牧民的农耕伴侣之一。为加强湘西黄牛的保护和利用,该文放牧牧场选择、放牧时间确定、日常防护管理、加强种质特性认知、开发衍生产品、养殖与牧民生产生活结合、加强宣传推广等角度分析了具体保护和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湘西黄牛是主产湖南湘西的一优良地方黄牛品种,它体型中等,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被毛短密,富有光泽,皮肤较厚,富有弹性,具有免疫力强等特点,湘西黄牛肉质优良誊肉味鲜美、脂肪少,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牛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黄牛品种。当前由于湘西山区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所养的黄牛日趋下降,同时农民也没有留种保种的意识,长期这样.湘西黄牛的优良性状将会退化,甚至会有消亡的可能,所以保护这样一个优良的黄牛品种迫在眉睫,本文就对如何保护湘西黄牛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湘西黄牛     
<正>湘西黄牛是巫陵牛的一个品系,主产于湖南湘西南至湘西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大部分地区。该牛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方品种中,个体最大,生产性能最好。它体型中等,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被毛短密、富有光泽,皮肤较厚、富有弹性,具有耐粗饲、适宜山坡放牧、免疫力强等特点。湘西黄牛肉质优良、肉味鲜美、脂肪少,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牛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黄牛品种。  相似文献   

5.
从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召开的牛品改工作会议上获悉,全省将在3年时间内,完成五大肉(奶)牛优势产业带的品种改良,促进牛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五大肉(奶)牛品改带为:湘西黄牛带,即武陵山地和雪峰山地,包括张家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邵阳、益阳、常德等市(州)的部分县(市、区),建立湘西黄牛保种选育区。湘南黄牛带,包括郴州、永州两市地域,采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乳肉兼用牛杂交改良母牛,再与德国黄牛、皮尔蒙特牛等肉用牛杂交,结合育肥生产肥牛。洞庭湖滨湖水牛带,包括岳阳、益阳、常德三市的洞庭湖平原丘陵县,引进杂交黄母牛,建…  相似文献   

6.
选用6个不同品种的公牛(三河牛、秦川牛、安格斯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与湘西黄牛实行经济杂交,随机抽取各杂交方式初生犊牛10头共60头组成试验组,抽取湘西黄牛初生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犊牛各阶段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及体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牛的体质量、日增体质量、体斜长、胸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生长阶段以6~12月龄增量最快,均超过1kg/d;试验组犊牛的体高、管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国外品种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国内品种秦川牛是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优势父本,杂交F1代育肥牛12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安格斯牛与湘西黄牛屠宰性能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为丰富湘西黄牛和安格斯牛育种数据,开展湘西黄牛品种改良及新品种(系)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初始重基本一致的纯种湘西黄牛与安格斯牛种各30头,统一标准饲养条件单栏饲喂,于6、18和30月龄分批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价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安格斯牛和湘西黄牛的屠宰性能逐渐提高,在30月龄时安格斯牛屠宰率可达49.98%,熟肉率67.56%,眼肌面积4333.49 mm2,剪切力44.13 N;而湘西黄牛屠宰率为48.98%,熟肉率65.94%,眼肌面积4042.78 mm2,剪切力50.18 N。在同一年龄阶段,安格斯牛与湘西黄牛屠宰率、滴水率、失水率及粗蛋白、铜(Cu)、铁(Fe)和锌(Z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而眼肌面积和剪切力在各年龄阶段均差异显著(P<0.05,下同)。安格斯牛总氨基酸(TAA)含量在18.61%~19.11%,必需氨基酸(EAA)在7.70%~7.95%;湘西黄牛总氨基酸含量在18.28%~19.43%,必需氨基酸在7.27%~7.82%,同一年龄阶段2个牛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年龄阶段的EAA/TAA均在40.00%左右,但同一年龄阶段2个牛种间差异显著。安格斯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在44.51%~49.5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1.93%~37.7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3.03%~23.19%;湘西黄牛肉中饱和脂肪含量在47.22%~49.7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2.41%~39.5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2.89%~19.33%,在同一年龄阶段安格斯牛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湘西黄牛,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湘西黄牛。【结论】湘西黄牛与安格斯牛在屠宰率和肉品质方面基本一致,适合生产制作优质高端牛肉。该结论也为引进安格斯牛来改良湘西黄牛提高本地牛品种的个体大小及屠宰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鲁西黄牛我国著名的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役肉兼用。体躯高大,前躯发育好,肌肉发达,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适应性强,产肉率较高,肉质良好,膘肥肉嫩,肌纤维细,大理石状花纹明显,肉质鲜美。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役肉兼用。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垂皮发达  相似文献   

9.
贺宋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94-194,197
湘西黄牛耐粗饲,性情温顺,耐寒热,繁殖力高,役力强,是一个肉役兼用型地方良种牛。从外貌特征、产肉性能、繁殖性能、适应性和抗病力等方面对湘西黄牛的品种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湘西黄牛是湖南省一个著名地方优良黄牛品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662号公告)21个牛品种之一。是凤凰县人民在腊尔山台地封闭环境中经过千百年来育成的一个地方优良黄牛品种。具有性情温顺,抗逆性强,繁殖力高,肉质鲜嫩,生长速度较快,是南方优良黄牛改良品种之一。凤凰县是湘西黄牛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天然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湘西州将发展"湘西黑猪"等地方特色养殖业作为湘西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要工程项目,并引进北京资源亿家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立足特色资源开发,着力建设发展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种养加结合的生态猪庄,整体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湘西黑猪现代化生产。1.建设智能化原种扩繁场目前,公司已在永顺县芙蓉镇建成存栏300头的湘西黑猪保种场,作为湘西黑猪保种育种科研基地。该保  相似文献   

12.
鲁西黄牛是我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山东省菏泽市的鄄城、郓城一带,在济宁市的梁山、嘉祥、汶上等地也有分布。1983年作为全国优良地方品种被纳入《中国牛品种志》,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体形外貌鲁西黄牛是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品种,体躯高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牛头方正,额平或微突,多为龙门角和担子角。母牛头长清秀,额宽平,多  相似文献   

13.
湘西黄牛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热,体型中等,发育匀称,前躯略高,肌肉发达,骨骼结实,肩峰高,头短小,额宽阔,角形不一,颈细长,颈垂大,胸部发达,背腰平直,腰臀肌肉发达,尾长而细,四肢筋腱明显、强壮有力,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1个牛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宜山区耕作和放牧,有较好的挽力和产肉性能,是该地区广大农户乐于饲养的地方品种。2014年以来,湖南省花垣县围绕"湘西黄牛第一县"目标,以科技为支撑,突出基地、农民、家庭牧场和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整体推进黄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湘西黄牛的分子遗传特征,寻找与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了湘西黄牛IGF–IR基因部分序列的碱基突变,并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序列为616 bp,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的序列中存在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1个SNP已有报道(g.551GT),33个SNPs为首次发现;g.551GT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存在A和B 2个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该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呈中度多态,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湘西黄牛IGF–IR基因的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551GT位点对湘西黄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正鲁西黄牛作为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除了体躯高大、役用能力强、适应性良好外,还具有早熟、肉用性能好、皮薄肉细嫩鲜美等特点,其屠宰指标接近国外一些著名的肉牛品种指标。《山东省黄牛改良繁育区划》指出:"为保持鲁西黄牛的优良特性,适应生产和改良的需要,应坚持本品种选育为主、导入外血为辅的原则。在选育区的边沿地带,导入利木赞血统,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试验,改善鲁西黄牛  相似文献   

16.
正地域范围辰溪稻花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辰溪县的辰阳镇等23个乡镇,总面积18000公顷,年总产量10800吨。品质特色辰溪稻花鱼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硒、钙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鱼体侧扁,被鳞;头略平扁,眼大;背部平直;腹部乳白色;尾鳍红色。该鱼皮薄肉厚,口感爽滑、微甜,清香鲜美。  相似文献   

17.
选取湘西黄牛国家级保种场内不同月龄(6、18、30月龄)的黄牛各10头,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的测定。结果显示:除6月龄与18月龄间的管围、尾周长、尾长及18月龄与30月龄的尾长外,不同月龄阶段湘西黄牛生产性能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月龄的增加,湘西黄牛的屠宰性能逐渐提高,在30月龄时屠宰率可达49.98%;湘西黄牛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3.80%~76.55%、20.45%~23.05%、1.18%~3.75%和1.00%~1.10%,Cu、Fe和Zn的含量分别为0.49~0.65、10.26~17.85、25.45~34.78mg/kg,6月龄与18月龄湘西黄牛肉中的水分质量分数及Cu、Fe、Zn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与30月龄湘西黄牛肉中的粗蛋白、灰分、粗脂肪质量分数及Fe、Zn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Fe含量外,18月龄与30月龄湘西黄牛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与18月龄湘西黄牛肉中总氨基酸含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月龄与30月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氨基酸含量为18.43~19.60 g/(100 g),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75~8.34 g/(100 g),所有月龄阶段必需氨基酸总量在氨基酸总量中的占比均在42%以上,均达优质肉品质要求;湘西黄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2.17%~52.5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9.37%~40.8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5%~4.50%。综上所述,湘西黄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丰富,脂肪含量适宜,营养较全面。  相似文献   

18.
湘西黄牛的保种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黄牛是中国巫陵牛在湖南省的一个地方类型,是在湘西北丘陵地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渐定型的优良黄牛品种。现为湖南省重点保护的17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主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石门、慈利、桃源等县(市或区)。  相似文献   

19.
湘西黄牛是在湘西丘陵山地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育而逐渐定型的优质黄牛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主产于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该地现已被列入全国14个商品牛基地之一。湘西黄牛的特征是:全身被毛金黄、棕黄或黑色,以金黄色较普遍。角形有八字、扁担、火叉、芋头等形状,以八字角最为普遍。该牛眼大有神,肌肉发达,肩峰高,背腰宽且平直,四肢粗短,前肢稍弯且扁平,蹄圆深且坚实,视力较好,爆发力和持久性能好,其役用期为16~20年。繁殖力强,适宜配种,母牛产犊多为3年2胎,也有1年1胎,一头母牛终生可产牛犊8~12头。犊牛初生体重16.25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混合淀粉凝胶电泳法测定了114头延边黄牛的血红蛋白型。延边黄牛 Hb 型由 A、B 两种基因支配,其基因频率 P~A 为0.8948,P~B 为0.1052,成三种表现型 AA、AB 和 BB 型。我们又对12个部位的体尺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 Hb 型与各部位体尺之间的相关关系。经统计分析(X~2检验),延边黄牛 Hb 基因位点符合哈代—温伯平衡定律。经方差分析,不同 Hb型之间的胸宽和坐骨端宽,分别呈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其他部位差异均不显著(P>0.05)。AA 型为最优基因型。结果表明,在把现有的役用延边黄牛培育成役内兼用型的过程中,血红蛋白型可作为早期选择优良黄牛的性状指标。这为提高延边黄牛的产肉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