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火炬松(Pinus laedaLin.)是我县国家项目造林和省级工程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年造林面积660ha。从1990年开始,每年春季培育容器苗木用于6月份雨季造林和补植,现已取得显著效果。为探讨本地区秋季容器育苗技术和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笔者于1991年秋进行了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丝绵木不同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和不同苗龄苗木无灌溉荒山造林试验,初步解决丝绵木在本地苗木生产和荒山造林适宜苗龄问题。试验表明,5年生生长健壮苗木可作为采种母树;室内沙藏应覆沙5 cm以上抑制种子过早发芽;秋季和春季均可进行播种育苗,去除假种皮可促进苗木破土;苗圃气候干旱,播种后要加强灌溉措施,否则导致育苗失败。1~5年生苗木均可用于荒山造林,考虑造林成本和其他因素,荒山造林建议使用2年生裸根苗;容器苗当年可直接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3.
陈平乡陈平村是宾阳县杉木育苗重点基地。长期以来每年提供的杉苗均占全县的50%以上。但以往都是在造林的当年作号召性的育苗计划安排,由群众自育自售,产销脱节,育苗面积起伏变化大,苗木年余年缺,价格波动剧烈,影响群众育苗的积极性,全县苗木生产工作局面被动,影响了造林计划的实施。1980年和1981年分别为18.28亩和5.48亩,苗木供应短缺,1984年回升为61.76亩、产苗308万株,1985年春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4.
以顺昌县次生种源翅荚木种子为繁育材料,探讨不同基质配比、热水浸种催芽、移栽时期、施肥浓度对翅荚木秋季轻基质容器育苗的影响,并对比分析春季大田与秋季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及造林效果.结果表明,翅荚木秋季容器育苗比春季大田育苗缩短育苗期,减少育苗和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效.以泥炭:椰康:珍珠岩配比为4:2:1的基质、80℃热水浸种催芽、种子露白点播及采用1%浓度复合肥追肥,育苗效果最好,当年平均苗高31.23cm,平均地径0.25cm,苗木出圃率90.0%,次年即可上山造林,成活率达98.0%.  相似文献   

5.
紫丁香种苗生产主要以园林绿化为主,苗木价格较高,限制了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为此,开展紫丁香大田和容器播种育苗及容器苗移栽试验,以确定相关技术参数,探索其造林效果。试验结果,紫丁香浸种沙藏大田起垄撒播育苗,15~20 d开始出苗,出苗盛期5~7 d,当年苗高15 cm左右,地径0.25 cm左右,主根长度超过22 cm;容器播种育苗效果相似。播种当年秋季容器移栽,次年发芽率达到90%左右。结果表明,在环县,紫丁香春季大田和容器播种育苗均可正常生产,适宜播种量为67.5 kg/hm~2,适宜密度为75~90万株/hm~2。环县北部大田育苗应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60℃热水浸泡加沙藏能够促进早出苗,整齐出苗。容器育苗春季播种,当年秋季可以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6.
在冀北山地利用无纺布容器苗进行杂交桑雨季育苗造林实验。实验效果理想,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苗木当年成活率为96%,桑苗平均高度31cm,越冬苗木成话率为92%。  相似文献   

7.
侧柏耐干旱瘠薄 ,是石质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我国北方春旱少雨、低温 ,春季侧柏育苗发芽迟 ,出苗率低 ,苗木质量差 ,当年不能造林。根据实践经验 ,秋季随采随育可以减少贮藏种子的麻烦 ,充分利用秋季水源 ,保证苗木需水 ,特别对山区旱地育苗更为有利。秋季育苗还可提前一年供应苗木。具体技术要点 :1 及时采种侧柏种子一般在 9月上、中旬成熟 ,采种时应掌握在种壳发黄时抓紧采收。采后晒干 ,去杂备用。2 浸种催芽先用两开一凉兑成 50~ 6 0℃的温水 ,浸泡 2 4h后 ,再将浮在水面上     的空秕种子去除 ,而后把沉在水下的好种子…  相似文献   

8.
泡桐大棚容器根插快速育苗及当年造林,缩短了育苗期及培养主干的时间,便于苗期管理,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由于造林时苗木根系损伤小,将会降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率。1育苗1.1种根选择种根最好选择1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在圃地,或从苗木上修剪下来的根。2年生苗木...  相似文献   

9.
宁夏于2001年从新疆引进新疆小叶白蜡,在平罗县进行育苗试验。通过4年的试验,播种育苗和移植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长势良好;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当年达到了86%。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与其裸根苗相比具有便于集约化经营管理,苗木质量好,成苗率高,育苗周期短(一般当年育苗当年就可上山造林),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故它正逐渐取代裸根苗造林已是成为该树种造林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芽苗切根移植对南酸枣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三都进行了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南酸枣1年生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芽苗切根移植育苗能提高苗木单株和群体质量,与常规育苗相比,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苗木径生长量的提高、长5cm的侧根数量的增加及地径标准差的降低达极显著水平,对苗木高生长的提高和对高径比值、苗高标准差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芽苗切根移植苗造林优于常规苗造林,当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芽苗切根移植苗的高径生长节律与常规育苗一致,但各个时期的苗木高、径生长速度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期比常规育苗慢,快速生长期又比常规育苗快,径生长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2.
<正> 大兴安岭落叶松常规育苗为2年出圃造林。随着育苗新技术的发展和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后对苗木的急需,原来常规育苗方法已满足不了大规模森林更新造林对苗木的需要,为此,我们于1988~1990年进行了大棚联作育苗试验,连续3年获得高产稳产。大棚联作育苗技术如下: (1)秋季播种,为使幼芽提早出土,延长生育期,保证第2茬苗木适期播种,于秋季土壤5cm处温度稳定在3~5℃、尚未结冰时播  相似文献   

13.
对枫杨的种子采集、催芽方法 ,随采随播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木田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枫杨种子在秋季采种后即催芽 ,采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方法快速繁育枫杨苗木 ,翌年 2~ 3月苗木均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4.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地对林业育苗十分重视,要求各地造林所需苗木自给。首先,本地苗木在本地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其次,可减少运输成本、减少病虫害的异地传播等。若要达到快速育苗的目的,就要求熟练掌握树苗的地膜扦插育苗技术,就可做到当年育苗当年出圃  相似文献   

16.
肉桂种子于每年2~3月成熟,播种迟,生长期短,苗木矮小,因此一般采用二年生裸根亩造林,且苗木占地时间长,造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育苗方法,苍梧县林业局和白楠林场从1992年开始进行“快速高效肉桂苗培育技术的研究”,育出的一年生平南桂Ⅰ、Ⅱ级苗占68.%,南肉桂Ⅰ、Ⅱ级苗占83.5%;造林成活率达96%,当年主杆净增高23.9厘米。而同时用二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只有86.7%,当年主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发展苗木生产,现对近几年来江苏省的苗木生产现状与展望论述如下.一、苗木生产现状(一)苗木生产实绩及其原因浅析 据统计,1984—1987年全省平均每年育苗16.4万亩,比1983年增长60%.以1985年育苗最多,达21.8万亩,其中观赏苗面积达11.0万亩,占总育苗面积的50%.这几年在育苗生产安排上,由过去的指令性生产转变为指导性计划,各地可根据需要自行安排育苗任务;在经营性质上,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在苗木品种上,也由培育单一造林用苗转变为多品种的造林苗和观赏苗,而且苗木产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般每公斤种子的产苗量,火炬松、湿地松由过去不足1万株提高到2万株左  相似文献   

18.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基于苗圃育苗试验和造林效果的观测,研究了黑松冷棚营养钵育苗及其雨季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春季裸根苗造林相比,营养钵冷棚育苗可使当年造林成活率提高35.9%;第3年观测,苗高生长量提高23.5%,地径生长量提高28.6%,造林保存率达到84.8%,节省了苗木补植费和造林材料费。黑松营养钵冷棚育苗技术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山区,林业生产受低温天气影响,苗木生长期短,当年难以育成合格苗木,严重影响造林成效.在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中,为了满足造林的苗木要求,我们进行了杉木地膜拱架式复盖育苗试验.试验结果,地膜复盖育苗较常规育苗提前15天出苗,20天大量出苗,苗木高径生长量大15—45%,当年达到营造速丰林的苗木标准.目前已在全县40多户育苗重点户推广应用.一、试验方法该试验在青川县乔庄乡农民育苗户的土地上进行.土壤为肥沃深厚的壤质土.高床开沟,条播育苗.采用厚度为0.015—0.02毫米的聚乙稀型薄膜,竹块支撑成半园形拱架,将薄膜复盖在已播种子的苗床上,在同一土地上用常规育苗作对照.根据杉木种子及苗期的生理要求,进行水、肥、温管理,并定期观测其气温、地温变化及种子、苗木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