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籼粳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生育期偏长、结实率偏低、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开展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实践。【方法】通过籼粳渐渗杂交,选育花时早、柱头外露高的粳型保持系,进一步转育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通过籼粳渐渗杂交、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粳成分定向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并比较与普通粳稻恢复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程氏指数、广亲和特性、广亲和基因、恢复谱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2种配组方式,比较两者的光温反应类型表现与异交结实率差异。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H58、C84、C927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粳不籼恢”或“籼不粳恢”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结果】在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创制方面,转育出早花时粳型不育系春江16A以及春江99A、春江23A等早花时、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制种产量明显提高;在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创新方面,选育出CH58、C84、C927等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晚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较强的感光特性,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早籼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光温反应类型则表现不一。无论是“粳不籼恢”还是“籼不粳恢”配组,父母本的花时差小、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则有利于提高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的配组方式,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84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出春优84、五优84等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并通过品种审定,表现出穗型大、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抗倒性强、结实率高、后期耐寒性好等优点。【结论】通过籼粳渐渗杂交,成功转育出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的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携带有S5-n,恢复谱广,明显不同于普通粳稻恢复系。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有利于缩短全生育期。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父母本的花时差小,有利于提高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选育出春优84等籼粳超级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白粳一号"是通过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4~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8%;在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2%."白粳一号"具有优质、耐盐碱、抗病、分蘖力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以"武运粳7号 A/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0~2001年在我镇示范种植约500亩,结果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在同类型中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三系杂粳新组合,受到种植户、粮食部门欢迎.  相似文献   

4.
以云粳12号为母本,云粳1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过程中以高产、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依据,综合性状好的高代系统进行多点试种,育成昆粳5号,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中等、耐寒性强、抗稻瘟病、适应性广(能适应云南省海拔1 700~2 100 m地区及类似地区种植)等综合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5.
推广"籼改粳"有利于促进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基于谷城县推广"籼改粳"的主要优势、及谷城县"籼改粳"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谷城县推广"籼改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谷城县"籼改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 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 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克服杂种不育性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总结了目前已定位的籼粳亚种间杂种的广亲和基因、雌配子败育座位、雄配子体败育座位及花粉不育座位等,并提出了把"广亲和基因"和"特异亲和基因"结合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宁粳1号"(W001)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以"武运粳8号"和"W3668"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试种,"宁粳1号"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易栽培、米质优、易脱粒的优点,适于直播、机  相似文献   

9.
“盐粳9号”水稻品种示范种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粳9号"是盐都农科所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型优秀新品种,具有抗病、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等优点。我镇于2007年从县种子管理站引种,并进行小范围示  相似文献   

10.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延粳23号”是从韩国引进的杂交后代材料中选育出来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冷、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1 特征特性 优质晚粳"9998-3"是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晚粳,其亲本组合为"武香粳9号"/"春江1号"//"秋津".该品系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成熟期株高95cm左右,6~7个节间,机插秧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直播稻16~17张.该品系分蘖力较强,苗期叶片松散,繁茂性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好,较感条纹叶枯病和纹枯病,后期生长清秀,籽粒饱满,谷壳金黄色,有顶芒,熟相好.  相似文献   

13.
在项目核心示范区进行了连片24hm2的"烤烟-晚粳"种植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增产明显,比"早籼-晚粳"增产3168kg/hm2,比"烤烟-晚籼"增产1054.5kg/hm2;经济效益高,比传统双季稻合计增加纯收入33795元/hm2,"烤烟-晚粳"种植模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在近几年示范推广种植中,"盐粳15号"采用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栽培技术,均表现出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盐粳15号"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增产作用,使良种良法相配套,总结了"盐粳15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86优8号"系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育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育恢复系"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引种至我市,在北里桥示范园区试种示范,面积120亩,平均实收亩产705kg,比其他品种增产12.8%.通过试种示范,"86优8号"表现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1选育经过 "苏丰粳一号"(原编号SR21)采用复合杂交并辅之于辐射而育成的高产、稳产、高度耐肥抗倒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经过为:1985年以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的"苏粳二号"为母本,"南粳33"为父本进行杂交,1987年F2种子经辐射处理,1989年将辐  相似文献   

17.
早粳P46、P52分别与2个早籼、2个早粳测验种配组,分析了各组合F1代的播始历期、株高、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重,结果表明早粳P46、P52具有广亲和性.利用它们作亚种间组合的粳源,杂种F1表现强杂种优势,且生育期、株高不超亲,千粒重和结实率都达到正常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粳1号"系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平均亩产达628 2kg,比"武育粳3号"增产1 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615 5kg,比"武育粳3号"增产6.4%.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调查,初步探索出"华粳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常农粳3号"原名"96-32",由江苏常熟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两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0.
对籼型不育系与粳型恢复系和粳型广亲和系配制的三交F1进行育性鉴定的结果显示,在三交组合籼A/粳R/粳WCV或籼A/粳WCV/粳R,粳A/籼R/粳WCV或粳A/粳WCV/籼R以及籼A粳WCV/粳A/粳WCV/籼R的后代中,均可出现一定比例的正常结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