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品牌农业与发展现状目前.方城县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61万hm2,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有机产品认证4个。  相似文献   

2.
<正>1夯实基础,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全面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发挥我县自然环境优势,打好生态牌,积极创建绿色"种、养、加"生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推动3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14万亩茶叶基地、17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提档升级。全县累积获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32个,认证面积近5万亩,年产优质农产品达21.9万吨。新建水果、蔬菜、油茶育苗、标准化茶园等生产基地2万亩。大田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兴县在发展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着力加强特色规模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业主导产业。至2004年,已形成吊瓜7.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苗木花卉5.2万亩、特种水产8.26万亩、商品蔬菜7.73万亩的生产规模,并拥有一批瓜果、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的培育,为发展绿色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3-2018年,广西将发挥土地富含硒资源的优势,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最大富硒农产品产业基地。其中粮食(水稻)6666.67hm2,产成品0.5万t;果品(香蕉、荔枝、龙眼、柑橘)2000hm2,商品果4万t;薯类(马铃薯)666.67hm2,商品薯1.5万t;瓜菜(西瓜、甜瓜、蔬菜)2666.67hm2,商品瓜菜8万t。广西将制定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在南宁、钦州、北海、贵港等地建立10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扶  相似文献   

5.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陕西榆林将于2012年建成以靖边、定边和榆阳等县区为主的3.4×104hm2(5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全力打造大漠蔬菜等八大品牌产业。蔬菜成为当地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作物之一,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2.7×104hm2(39.9万亩),其中辣椒的种植面积达0.24×104hm2(3.5万亩),成为全国知名的陕北秋辣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杨之辉 《云南农业》2014,(12):18-18
近年来,洱源县紧扣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洱源经济示范带建设,截至2014年,全县生物产业面积达到7.03万hm2(105.4万亩),农产品产量达22.7万t,工业产品达5.6万t,总产值达16.19亿元。  相似文献   

7.
一、品牌农业与发展现状目前,方城县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61万hm2,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有机产品认证4个.(一)“方娇”牌小辣椒.方城县小辣椒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年产量5万t.产品销往上海、广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宁海0.67万hm2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能推进生态县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科学发展观出发,立足于宁海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背景,认真分析宁海0.67万hm2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地建设的现状,确立了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因地制宜提出,解放思想,全力打造0.67万hm2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七点切实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志丹县是传统农业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兴果、扩菜、强畜、精粮"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苹果为主导产业,蔬菜为区域产业,养畜为配套产业,杂粮为基础产业的基本定位和山岭苹果川道菜、养畜配套产业带(园区)、拐沟杂粮广覆盖的产业发展格局。志丹县于2014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整县环评,认证面积31.9万亩,志丹县的荞麦和羊肉还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开始,国家农业部正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龙镇农场紧紧抓住这个政策契机,围绕着农垦总局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在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分局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做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保证,推动龙镇农场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农场坚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真、人真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强化农产品源头管理,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测管理。2009年我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8.6%;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30.8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00%;有机食品认证(欧盟、日本、国内)种植面积20993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11.
大足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稳定粮食产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不动摇。以‘百”工程为载体,狠抓三大特色示范区(宝邮路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大铜路现代农业示范区、大荣路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区)、五大产业(优质粮油、枇杷、瘦肉型猪、笋竹、冬菜调味品)、六大特色基地(草食畜禽、水产、花椒、蚕桑、茶叶、花卉)建设,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深加工、做长链条,着力打造特色版块经济。目前,已建成30万亩优质稻基地、7万亩枇杷基地、2万亩冬菜和调味品基地、8万亩笋竹基地,10万头PIC商品猪基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26家;创立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8个。  相似文献   

12.
刘辉 《当代农业》2014,(20):12-13
江苏省泰兴市泰元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该市元竹镇,于2007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现有社员135人,主要从事现代高效农业,种植芦笋1000亩、香椿2000亩,养殖种獭兔2万只,并注册了"泰元泰"商标。2012年,合作社被农业部指定为长江中下游芦笋实验基地、镇科普示范基地,基地实施标准化种养、产业化开发,产品销往上海、山东和台湾地区。目前,该社农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已获得江苏名牌农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 186个,获证单位19 023个,无公害农产品实物总量达到2亿t,其中种植业产品25 169个、畜牧业产品4 063个、渔业产品4 954个;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8 370个,其中种植业产地26 276个,面积达3 16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4%(按总面积1.3亿hm2计算);畜牧业产地7 547个,养殖规模34.15亿头(只、羽);渔业产地4 547个,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广东省油茶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广东将加大投入,打造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通过新建或改造,新发展油茶丰产林基地13.3万hm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岱山县三面环海,是个典型的群岛县,总面积5242km^2,其中陆地面积326.5km^2,耕地3.7万余亩,其中水田1.9万余亩,旱地1.8万余亩。在加快效益农业建设过程中,岱山县有6200亩水果基地通过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生产的果品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精品水果优质奖”和“舟山市知名商品”等荣誉。其中岱西镇1300亩葡萄获得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6.
正北大荒八五二分公司积极找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立足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计划实现绿色、有机食品监测面积80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4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100%。去年,分公司实施农业"三减"示范面积3.2万亩,年生产配方肥8500吨,施用面积45万亩,减少化肥用量1100吨。分公司逐步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计划申请小粒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预计实施"三减"示范面积4万亩。同时,分公司深入推进农牧结合、种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三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于2002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05家企业、153个产品通过“三品”认证,生产基地控制面积达20万亩,生猪26.72万头,畜禽920万只。其中无公害生产企业86家、119个产品,种植业基地面积8.43万亩,生猪26.72万头,畜禽920万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3家、16个产品,基地面积6.68万亩;有机食品6家企业、18个产品,基地面积4.56万亩。  相似文献   

18.
日前,江苏省云台农场1万亩莲藕和3000亩洋葱、番茄、辣椒、西兰花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品、产地和环境检测认证。该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已有12个,无公害基地种植面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盐城市于2018年5月启动了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两年来共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74个,面积达1.439×105 hm2,增加收益56 711万元.盐城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政策设计不完善、组织保障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得力、产业融合不紧密、品牌整合不聚力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周口市位于豫东南,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区。自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周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日益加强。到2008年7月底,全市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7个,总面积7.75万hm^2,有4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有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黄泛区农场、扶沟县豫鹰面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7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