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棉区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棉田,速效钾(K2O)含量为220mg·kg-1,施氮肥增产30.1%,氮钾配合中,钾增产2.6%,差异不显著,钾肥效果不明显。速效钾含量为190mg·kg-1的各供试棉田,有部分试验,施氮肥增产37.3%,氮钾配合后,钾肥增产5.6%,差异显著,钾肥有效果。速效钾含量为190mg·kg-1的施钾有效果的供试棉田,K2O用量为75kg·hm-2。结合黄河流域棉区多年试验结果,新疆生态区,施钾有效棉田,速效钾(K2O)含量的动态范围是150~190mg·kg-1。  相似文献   

2.
花生施用钾肥增产试验/徐秀月(山东省烟台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山东农业大学学报。一1994,25(3).一360~362在烟台市缺K棕壤土类上设8处施用K肥试验(每公顷施纯N97.5kg、P2O5165kg、K2O120kg)增产花生荚果990kg,增产...  相似文献   

3.
麦套花生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麦套花生N、P、K施肥与花生产量间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1)N、P、K三种肥料对麦套花生产量作用显著,且互作间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因此,N、P、K需配合使用。(2)公顷产量4500~5250kg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109.5~147kg,P2O5133.5~186kg,K2O243~348kg;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N139.6kg,P2O5174.3kg和K2O323.3kg,最高产量可达5260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钾配比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我们在含钾丰富的豫西褐土区进行了小麦氮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配合使用,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植株抗逆性,增加植株的干物重和籽粒千粒重;与单施氮肥相比,平均增产11.8%;氮钾产量模型为:y=239.87+16.627x1+13.527x2-0.55766x21-0.8209x22+0.1042x1x2;氮钾合理施肥量分别为210、124.1kg/hm2,最佳配比为1.69∶1,联应系数为1.07,施肥利润为3123.75元/hm2,每公斤N可增产小麦6.5~5.8kg,每公斤K2O可增产小麦1.6~11.1kg,每公斤养分增产小麦8.58kg。  相似文献   

5.
四川丘陵紫色土的肥力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富钾、缺氮、少磷。花生产量与N、P、K施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施肥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程度达94%~96%。低产紫色土较佳经济施肥量为每hm2纯N90~105kg、P2O590~105kg、K2O75~78kg,中等紫色土较佳经济施肥量为每hm2纯N75~90kg、P2O5105~120kg、K2O85~90kg,考虑到花生根瘤菌的固N能力和紫色母岩的富钾易风化特性,上述施肥量可在投入产出之间保持土壤三要素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设计研究了冬小麦施用氮,磷,钾对籽粒产量,冬前叶片中糖分含量,苗期单株干重等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取样调查,测产,建立了上述性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有关因子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提出了施肥方案,即在保证产量每公顷4000kg的条件下,每公顷施N172.27~204.22kg,P2O587.93~112.45kg,K2O44.2~63.46kg,N:P2O5:K2O为1:0.  相似文献   

7.
豫东供钾不足的沙壤土地,种植花生时补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增施P2O560kg、K2O180kg,可增收荚果667.35kg,增收籽仁575.4kg,增产幅度分别为17.49%和21.38%。同时,这种处理的穴均果数、饱果率、出仁率较对照分别高出3.9个、16.8个、2.51个百分点,属本试验的最佳处理。但在氮磷投入相等的情况下,每公顷补施120kg氧化钾的处理,其投入  相似文献   

8.
在土壤肥力中等,配施P2O5为6kg/667m^2、K2O为3.75kg/667m^2的条件下,双季稻田免耕栽培饲用裸大麦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每667m^2施纯N7.5kg,且基肥、分蘖肥各半的处理最高,高产原因是该处理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多,个体与群体关系协调,因而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裸大麦秸杆富含钾素,秸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9.
优质油菜中双4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1995年9月~1996年6月对优质油菜中双4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量达2250kg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9月4~5日播种育苗,密度为13.39~13.75万株/hm2,施N179.10~186.30kg/hm2,P2O588.65~95.85kg/hm2,K2O176.40~190.80kg/hm2。  相似文献   

10.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施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的关键,江淮丘陵棉区,当每公顷施用 N237.6kg, P2 O547.55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 1639.50kg·hm - 2;当每公顷施用 N231.90kg, P2 O529.56kg, K2 O218.41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等量氮肥,以基肥∶蕾肥∶花铃肥= 5∶2∶3 的施用方式最佳,单铃重、单株铃数、成铃率都有所增加,脱落减少,产量增加11.56% ,施肥效益提高 22.47% 。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钾水平下春大豆品种的钾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汪自强  董明远 《大豆科学》1996,15(3):202-207
试验研究了不同钾水平下春大豆品种对钾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间利用率(KUE)和经济效益比(EKER)均达极显著差异,不同春大豆品种间这些参除了钾收获指数(KHI)外也达极显著差异。施钾可显著地提高了粒产量,但品种间的反应不同。根据各春大豆品种对钾的反应程度,钾利用效率的不同以及子粒产量的表现,可把春大品种分为若干反应型。本文也提出了以EKER与子粒产量相结合作为钾高效筛选指标的  相似文献   

12.
1990—1992年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只施氮磷肥可获得高产,但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按比例配施钾肥,可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产量.钾肥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50公斤K2O/公顷,N、P2O6、K2O最适比例为2∶1∶2.  相似文献   

13.
施钾对增强大豆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李舒凡  沈桂琴 《大豆科学》1993,12(4):302-307
施钾提高了大豆植株含钾量,产生一系列的抗旱特性如:根,茎,叶的维管束的发达,利于吸收和贮存水分及养分。由于细胞壁和厚角组织厚,保水力强,在高温条件下,能抗高温。质膜透性小,气孔阻力大,蒸腾速度减慢,束缚水含量高等。故大豆施钾可提高抗旱性而增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钾对马铃薯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团棵期施钾处理株高较对照平均增加3.2cm,鲜重增加11.6g;盛花期分别增加2.4cm和49.1g。植株含钾量随着植株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3.85%~4.62%,后期钾的含量为1.63%~4.19%。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6~0.8g/盆,后期4.12~5.86g/盆。施钾处理较对照平均增产6.8%,不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有下降,分别降低27.7和53.0mg/kg。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马肝泥水稻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及灰潮土复混肥田间试验表明:速效磷钾含量较低的马肝泥水稻土,施钾肥显著促进油菜植株N、P、K养分与干物质积累,提高根、茎、角壳含K量(籽粒含K较稳定),增加角果数;与氮磷配合施钾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土壤速效磷钾中上等的灰潮土,与氮磷配合施钾,籽粒产量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植株N、P、K含量亦无明显变化。钾肥提高菜籽含油量和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硫甙含量亦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钾肥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钾胁迫导致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下降.但不同基因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低钾不敏感型品种(系)沈农6号和GD1617随着钾浓度的下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变化均不明显,相反,钾敏感型品系铁95068-5、铁95079-2则随着钾浓度的下降,各指标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A permanent pasture was ploughed, 5 rates of potassium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seed-bed and a timothy/white-clover seed mixture was sown direct without a companion crop. Plant counts were taken during the fourth week of establishment. The highest rate of potash increased the size and number of timothy/white-clover plants considerably, without altering the timothy/white-clover ratio. Half the plots were cut once during the seeding year and the other half twice. Increasing rates of K increased dry-matter yields, particularly on the plots cut 7 weeks after sowing. Botanical analysis in the following year showed that, under both cutting systems, increasing rates of K tended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white clover and decrease that of unsown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因型大豆对低钾的耐性极限及缺钾症状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 10个不同基因型大豆 ,在严格的不同钾梯度的土壤上进行盆栽 ,确定了不同基因型大豆在各生育期对低钾耐性的极限值 ,并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的缺钾症状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载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胶园土壤的钾素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海南岛各地不同母质发育的橡胶园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及胶树叶片钾素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由玄武岩、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其钾素含量都很低,全钾量常低于0.3%,这类土壤的钾素供应能力极低,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不足,叶片含钾量仅0.75%左右,必须施用钾肥。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砂页岩、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都较高,速效钾含量最高可达100ppm以上,生长在这类土壤的橡胶树钾素营养一般是丰富的,叶片含钾量在1%以上,甚至高达1.6%,因此,一般不需施用钾肥,只有在氮磷极丰富或胶树开割投产多年后,或施用刺激剂采胶以提高产胶量,或更新后土地再利用时才要适当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20.
低钾胁迫对不同钾营养效应型大豆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伟  曹敏建  王晓光  李植 《大豆科学》2005,24(2):101-105
以四种钾营养效应型大豆品种(系)(铁丰31号、沈农6号、铁95068-5、GD1617)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钾浓度处理,研究低钾胁迫对大豆整个生育期细胞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钾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的活性高峰出现时期最早,CAT次之,POD出现最晚.从敏感型来看,耐性系数高的不敏感型品种(系)CAT与POD的活性差异明显高于耐性系数低的敏感型品种(系),SOD活性差异则不甚显著.由此,本文认为大豆钾营养敏感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保护酶系统活性差异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