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育种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属传统高原粳稻生产区,粳稻种植面积达50多hm^2,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一直是水稻育种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自1965年李铮友教授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台北8号”田中发现天然不育株,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日益发展,先后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屡创高产佳绩,1994年“榆杂29”最高单季产量达16628.25kg/hm^2,2000年“滇杂32”达15441.15kg/hm^2.金秋时节,云岭大地再传捷  相似文献   

2.
“9优418”原名“9A/418”,系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徐州地区农科所以“9201A”/“C-41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粳新组合.200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编号:围审稻20000009)。为探索杂交粳稻品种在本稻区稳定超高产形成规律、栽培技术和途径,结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丰产工程项目的实施,2005年笔者分别在兴化市安丰镇、钓鱼镇引进了杂交粳稻“9优418”新组合,并开展了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产量指标11250kg/hm^2)、千亩丰产示范方(产量指标1050kg/hm^2)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嘉乐优2号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晚粳品种,系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2001年以不育系151/A、恢复系DH32配置育成的三系晚粳新组合,2005年2月己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为探索该品种的合理群体结构及高产栽培技术,设置有关试验,并对影响高产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系统总结高产群体结构及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秧种植和小秧机插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安全齐穗.但全生育期缩短14-15d;大秧人工种植区平均产量7122kg/hm^2,接近或略高于当地常规晚粳的产量水平;小秧机插种植区平均产量5475kg/hm^2,产量水平低于当地常规晚粳。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以采用大秧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5.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2000年以不育系秀水110A/秀恢复系69(XR69)配置育成的三系晚粳新组合,2003年9月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技术成果鉴定,2002年进行试种,并开展了杂交晚粳稻强化栽培试验,通过4年来的试种和示范,获得了较高产量水平。表现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和抗性都较好,结实率和千粒重接近常规晚粳稻,易获得高产。现将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嘉乐优2号(原名151A/DH32)系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BT型三系杂交粳稻组合。在嘉兴市区试及各地生产试验中表现穗大粒多、耐肥抗倒、稻瘟病抗性强、米质较好、高产稳产、易于栽培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嘉兴及同类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抓好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单季晚粳稻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嘉兴市1992年以来单季晚粳稻6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1个品种平均增产214.65kg/hm^2;性状表现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株高渐降,分蘖趋弱,有效穗减少,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提高,穗长增长,穗着粒密度增加,千粒重保持稳定。同时提出了今后新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嘉乐优2号”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倒、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进行区试和大区示范,经4年生产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壮秆大穗、生长繁茂、结实率较高、高产、稳产,抗逆性好、米质优、适口性、商品性好的特点,适宜作单季晚稻直播和手插栽培.  相似文献   

9.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组合,虽株高但耐肥抗倒,适合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秀优5号免耕直播氮肥(195kg/hm^2)苗肥:蘖肥:秆肥:穗肥以3:3:2:2为宜,产量达9.210t/hm^2。  相似文献   

10.
151A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用常规粳稻品种98101和BT型粳稻不育系8204A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晚粳稻三系不育系.表现植株较矮,叶片狭挺,剑叶短小,穗型直立;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8%;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较高;利用该不育系已选配出嘉乐优2号、151A/DH902等优质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11.
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育种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云南属传统高原粳稻生产区 ,粳稻种植面积达5 0多万hm2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 ,一直是水稻育种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自 1 965年李铮友教授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台北 8号”田中发现天然不育株 ,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 (红帽缨不育系 )以来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 ,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日益发展 ,先后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 ,屡创高产佳绩 ,1 994年“榆杂 2 9”最高单季产量达 1 662 8 2 5kg/hm2 ,2 0 0 0年“滇杂32”达 1 5 4 41 1 5kg/hm2 .金秋时节 ,云岭大地再传捷报 ,2 0 0 4年 9月 2 5日 ,又一个滇型杂交粳稻…  相似文献   

12.
杂交晚粳稻高产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稻晚粳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品种不断更新和杂交晚粳稻的推广,加上栽培技术改进,产量水平有所提高,一般亩产约在550kg,高的可达600kg.为使水稻持续高产,我们于2002年起开展水稻强化栽培试验与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增产10%左右,充分显示了该技术有强大的增产优势.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2004年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对杂交晚粳稻地上部苗蘖动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对晚粳稻秀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秀优5号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粳稻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绍兴县2003~2005年试验、示范,表现出超高产潜力,2006年成为单季晚稻主推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秀优5号在油菜茬田种植、配施K2O 90 kg/hm2前提下,其氮肥用量折N 15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219t/hm2。  相似文献   

14.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杂交粳稻组合嘉乐优2号双亲的特征特性,总结了确定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适量喷施“九二0”、人工授粉和去杂等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单季晚粳稻3个氮肥用量下的运筹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季晚粳稻3个施氮水平下,氮肥运筹方法对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施尿素600和450kg/hm^2,产量均以平促法处理为高,两头法次之,前轰法最低;而在施尿素300kg/hm^2时,产量即以平促法为高,前轰法次之,两头法最低。  相似文献   

17.
“金丰”是由92冬繁2/92冬繁1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良种。其特点是产量高而稳,一般产量8.5~9.0t/hm^2,高产栽培可达10.5t/hm^2以上;米质优,食味佳,经检测其9项指标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2项为二级标准;抗稻瘟病且抗谱广;它既能育秧栽插,还能用于直播栽培。是一个单晚和双晚兼用型品种。目前正在推广之中且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8.
对8个杂交晚粳稻与7个常规晚粳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组合的分蘖率、株高和每穗总粒数比常规粳稻品种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现单株分蘖强,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产量优势明显,但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为负优势,表现穗数偏少,成穗率和结实率偏低。提出今后嘉兴稻区杂交粳稻更高产新组合选育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是由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组,亲本是151A与DH32,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嘉乐优2号属杂交中熟晚粳品种,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穗型大,灌浆速度中快,千粒重高,后期耐寒性与转色较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56-756
<正>嘉乐优100(浙审稻2010018)系嘉兴市秀州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嘉兴市登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杂交晚粳稻。表现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较好;米质中等;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