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日,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接到美国农作物科学协会《植物登记杂志》通知,该所申请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正式获得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在该杂志登记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选育的中大茎、早熟、高糖、抗旱、稳产的甘蔗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鉴定,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是云南首个在广西审定的甘蔗新品种。"云蔗型"甘蔗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生命素对甘蔗生长速度、农艺性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提高甘蔗生产效益,在甘蔗生产上施用"永业"生命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永业"生命素对甘蔗生长速度和株高、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等农艺性有良好的影响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甘蔗单产,其增产率为11.97%-29.75%。  相似文献   

3.
<正>"我从来没有种过这么好的甘蔗,1亩2分地,产量达到13.5吨,已经翻番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农户谭朝论在"碧护"甘蔗示范测产田里高兴地说。据了解,经过扎实的推广,2012年,"碧护"在广西甘蔗上的使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给予的测产评价来说:"‘碧护’在甘蔗上的使用效果激发了甘蔗的生产潜能,建立了传统甘蔗种植的新标杆。""甘蔗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传统的甘蔗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广西新方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接到投诉电话,反映有农户在甘蔗地里施用新方向增氮肥后出现了甘蔗"烧苗"现象。接到投诉后,新方向第一时间组建专家组奔赴问题地区,实地考察问题甘蔗地,与农民一同查找分析"烧苗"原因。管理、用肥不当致虫害四起最先反映新方向增效氮肥"烧苗"的是南宁马山的甘蔗和桉树种植大户蓝英方。种植大户蓝英方每年都以种植甘蔗为主产业,2010年种植甘蔗施用新方向增效氮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并且甘蔗效果好、产量高。尝到甜头后的蓝英方2011年又种了100亩甘蔗,继续施用新方向增效氮肥。施肥后他发现,有4亩左右的甘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烧苗"问题。问题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效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减少耕作层残留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防灾增产、降本增效、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之一。2013年在云南省甘蔗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甘蔗站在文井镇中所、大营村6户甘蔗种植大户推广使用甘蔗生物双降解地膜33.3hm2,使用甘蔗生物双降解地膜蔗苗生长茁壮、  相似文献   

6.
目前,被农业部作为现代甘蔗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和甘蔗高产创建主推技术的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已开始在我国甘蔗产区推广应用,2010年云南、广西蔗区推广温水脱毒"健康种苗"近0.67万hm2。  相似文献   

7.
“双高”甘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双高"甘蔗是指产量高、含糖量高的甘蔗,即"双高"甘蔗优势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3个省区)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提高到5吨,含糖率则提高到14.5%。近几年,广西各地先后启动了甘蔗"双高"基地建设试点,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栽培技术。具体技术要点如下。1.选地。甘蔗高产地块宜选择在海拔1200米以下,冬季无霜或微霜地区种植。甘蔗既不耐旱更不耐涝,应选肥力高、水肥供应丰富、供应时间长、排灌方便、土壤结构良好、黏度适中的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黔兴1号"抑菌剂在甘蔗开放组培中的影响。[方法]以"黔糖5号"甘蔗腋芽外植体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黔兴1号"抑菌剂加入甘蔗培养基中,确定"黔兴1号"抑菌剂作为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在甘蔗诱导及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浓度。[结果]"黔兴1号"抑菌剂浓度在0.5%时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外植体的成活率高达80%,芽增殖系数为3.1。[结论]为简化甘蔗组培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在巴西,甘蔗是继石油后的第二大能源,对于巴西人民来说,生活中"甘蔗"随处可见——利用甘蔗制成的糖、酒、酒精汽油,甚至是饮料包装。从2012年开始,巴西相继有不少饮料包装开始利用甘蔗提炼的乙醇制成的塑料,这一创新来自包装供应商利乐公司。用这种甘蔗乙醇原料生产出来的包装称为"绿色塑料",即可再生塑料。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举全县财力、人力和物力,实施甘蔗生产"11"工程、吨糖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双高"糖料基地建设和蔗区万元示范村建设等工程,全力推进全县甘蔗生产快速发展,取得甘蔗总量增加、品质提高、收入增长等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结构调整仍需推进、科技推广仍需加强等问题。通过客观分析耿马甘蔗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十二五"时期甘蔗生产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优化我国甘蔗农业当前流通过程中价格波动大、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我国现有甘蔗农业电商发展模式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所得结论题出了一种甘蔗电商产销衔接的一体化"地头通"流通模式。通过"地头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甘蔗农产品一体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体系,实现蔗农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去除甘蔗流通过程中的中间层次,增加甘蔗流通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全寿命周期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全国主要的蔗糖基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甘蔗主产区,自然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于甘蔗产业的发展。笔者作为耿马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的一名农艺师,在不断的工作探索和积累中,总结到围绕延长甘蔗产业链、做强做大甘蔗产业,实行"甘蔗—蔗稍青贮氨化—养牛—沼气池—沼渣(液)还蔗"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产生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甘蔗产业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绕着甘蔗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水肥药"精准施用、甘蔗农机农艺融合等产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中国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选育出了5个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性优良的"中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目前中糖1、2号已获农业农村部甘蔗新品登记,中糖3、4、5号也正在进行甘蔗新品种登记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糖5号"甘蔗腋芽外植体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黔兴1号"抑菌剂加入甘蔗培养基中,确定"黔兴1号"抑菌剂作为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在甘蔗诱导及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黔兴1号"抑菌剂浓度在0.5%时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外植体的成活率高达80%,芽增殖系数为3.1。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10日至11日,旨在进一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促进机械研发及技术应用的"2016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作为国内首届以甘蔗机械化为专题的展会,通过甘蔗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设备的展示、甘蔗生产机械化解决方案推介(生产企业专场推介会)、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三大活动为主要日程,邀请各有关部委领导,甘蔗机械生产企业,大型糖业集  相似文献   

17.
眼下,正是甘蔗生长的旺盛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广西扶绥县全面部署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全县打响第四代甘蔗螟虫"歼灭战",确保全年甘蔗生产增产丰收。截至9月上旬,该县已发放诱杀器4万多只,性诱剂芯片16.5万片,迷向管60多万支;制糖企业已预付防治药物220t,生产释放赤眼蜂40万片。为确保今年甘蔗的增产丰收,扶绥县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全县范围筑起"三道防线",严防今年第四代螟虫对甘蔗生产造成的危害。该县糖业局"早检查、早落实、早实施",及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15-17日,由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及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年全国甘蔗植保技术研讨会"在广西崇左市隆重召开。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广西农业厅副巡视员何彬、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安全中心副  相似文献   

19.
"这个品种的甘蔗,可以像剥香蕉一样用手直接剥皮."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的连片甘蔗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三富轻松地掰起一根"玻璃脆",熟练地撕掉了甘蔗皮.进入11月,泉井边村的甘蔗迎来了集中采摘期."2020年,我们家试种了近1亩地甘蔗,净收入1.2万元."在甘蔗基地忙活的村民徐水良说.  相似文献   

20.
UNICA引领巴西甘蔗乙醇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甘蔗产业已建立起从甘蔗种植到蔗糖、生物乙醇燃料及生物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和遍布全国的研产销网络,巴西甘蔗产业协会(The Brazilian Sugarcane Industry Association,UNICA)在引领甘蔗乙醇产业做大做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回顾了UNICA的发展历史,总结了UNICA促进巴西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如倡导可持续发展、组建专业营销团队、策划举办世界生物乙醇峰会、与产业利益相关方签署"绿色协议"等,指出中国甘蔗产业要突破"瓶颈"谋求自身发展,就必须重视培育像UNICA那样立足于企业,具备发展战略眼光,有沟通、协调和拓展能力的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