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辐照大麦M1代损伤效应与M2代变异频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鲁啤一号大麦为材料,用~(60)Co-γ射线分0、93.3、186.6、279.9、373.2、559.8Gy 6个剂量进行辐照处理,着重分析了M_1代植株损伤和细胞学损伤与M_2代叶绿素突变和农艺性状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M_1代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黄叶尖率、苗高和不育率与M_2代性状变异频率以及与M_2代叶绿素突变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M_1代出苗率与M_2代性状变异率和叶绿素突变率之间相关不明显。同时,M_1代各种损伤与吸收剂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M_2代叶绿素突变及农艺性状变异与剂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32)P—β射线内照射大豆风干种子的结果表明:~(32)P—β射线可以引起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等生物学损伤,并且照射强度越高,引起的生物学损伤越严重。同时,也可以诱发M_2代的叶绿素缺失、孕性和熟期等性状的突变。  相似文献   

3.
用~(60)C_0-γ射线,以16千伦琴的剂量照射三个品种大豆风干种子,以未经照射处理的原始材料为对照,分析比较了来自 M_1孕性正常(MF)和孕性较差(MS)植株衍生的 M_2、M_3两代九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和预期选择进度。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结果是:(1)辐射后代表型方差为对照的2倍,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2)M_2代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和选择可靠性,是选择的关键世代。(3)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在 M_2便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而且与 M_3代相关显著,可从 M_2代开始进行选择;M_3代粒茎比有较高的遗传力,此时选择有较可靠的效果;产量等其余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遗传力低,不宜在 M_3代以前直接选择。(4)不同孕性来源的 M_2代群体的变异幅度不同,MS 后代的各项遗传参数都高于 MF 的后代,具有较宽的变异幅度和较高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而且孕性大部分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遗传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注量的快中子照射大豆风干种子的试验表明,快中子对大豆的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有明显的损伤效应,而且对M_2的叶绿素和株高、孕性、熟期等农艺性状均有诱变效应。不同品种对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不同,九农9号较吉林18敏感。试验还表明,快中子是大豆的良好诱变源。  相似文献   

5.
苯甲酰胺与电子束复合处理对大豆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束和苯甲酰胺单因子和复因子处理大豆风干种子的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即苯甲酰胺本身无药效反应;苯甲酰胺和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较电子束单因子处理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明显降低,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明显增加,即苯甲酰胺能够增强电子束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注量的热中子照射大豆风干种子的试验结果表明:热中子不仅对大豆的M_1的幼苗生长、成株率和孕性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而且能够诱发其M_2的叶绿素缺失突变和孕性、熟期等农艺性状的突变。不同品种大豆对热中子的辐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实验结果指出,在 NaN_3(10~(-3)M,种子予浸16小时),γ-射线(15KR)和快中子(1×10~(11)N_f/cm~2)三项处理中,六棱大麦矮秆齐M_1穗中皆有一部分叶绿素突变不能在 M_2代,而要迟至 M_3代才初次分离显现。当每个 M_2穗行出苗16—20株时,以 M_1穗为基础计算得到的这部分突变的突变频率在三种处理中分别为36.1,16.8和6.4%。这部分在M_2代隐而不现的叶绿素突变的突变频率与在M_2代显现的叶绿素突变频率(分别为28.8,11.6和9.5%)之和,即为总的叶绿素突变频率,它们在三种处理中分别为64.9,29.4和15.9%。由此可见在 M_2代隐而不现的叶绿素突变约占各处理中叶绿素突变总数的50%上下。这部分突变所以迟至M_3代才分离显现,除了 M_2代苗数这个限制因素以外,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突变扇形体较小(绝大多数小于40%,其中不少小于10%)或嵌合体水平较低。M_3代初次显现的叶绿素突变的突变谱与 M_2代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EDTA对γ射线诱发水稻突变的修饰效应。结果表明,γ射线和EDTA复合处理对水稻M_1代的损伤效应大于单-γ射线处理。诱发M_2代叶绿素缺失突变、抽穗期和株高突变的频率也高于单一处理。结果还表明,应用椭圆法筛选抽穗期和株高这两个数量性状同时突变的频率,优于突变界限法。前者能更真实地反映诱变效率和突变方向。  相似文献   

9.
叠氮化钠对豌豆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种子在蒸溜水中预浸24h 后,放入0.000,0.002、0.020、0.200、2.000 m molL~(-1)叠氮化钠溶液处理24h,研究叠氮化钠对豌豆的诱变效应。试验所用的测定指标包括 M_1代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萌发延滞时间、根长、染色体畸变率、过氧化物酶、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及 M_2代叶绿素缺失突变率.试验结果表明:(1)高浓度叠氮化钠溶液(≥0.020mmolL~(-1))降低种子萌发率和田间出苗率,抑制根的生长,延滞种子萌发,抑制酶活性随萌发过程的增高;(2)低浓度叠氮化钠溶液(0.020mmol L~(-1))处理刺激根的生长和酶活性的增高;(3)叠氮化钠有效诱发 M_2代叶绿素缺失突变。所有突变体中,黄绿苗突变体发生频率最高.0.200 mmol L~(-1)叠氮化钠溶液处理,叶绿素缺失突变频率高达50.53%;(4)叠氮化钠不诱发根尖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0.
早籼水稻(广陆矮4号)干种子在—196℃下用γ—射线照射,并用浓度为5.6×10~(-3)M的咖啡因水溶液浸种后处理。观察了M_1代生理损伤情况,观察了M_2代叶色、抽穗早,迟和高、矮秆突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辐射与常温辐射相比,前者的M_1代结实率较高,而M_2代的叶色、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都下降。在本试验所用的照射剂量下,咖啡因不会显著加剧M_1代辐射损伤,而M_2代的突变频率均因咖啡因浸种处理而提高,表明咖啡因有增加辐射诱变频率的作用。常温下辐射加咖啡因后处理的叶色突变,抽穗期突变和株高突变频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大麦M_1损伤与M_2叶绿素突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麦为材料,研究了照射剂量,M_1株高和熟期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剂量照射的种子后代(M_2)叶绿素突变频率较高。M_1株高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无关,而M_1熟期与M_2叶绿素突变频率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M_1晚熟植株后代(M_2)的叶绿素突变频率高于M_1早熟植株后代(M_2)的叶绿素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同品种的大豆风干种子,既能使M_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瘤的固氮酶活性等产生明显的辐射损伤效应,又能诱发M_2的叶绿素、生育期等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表明,电子束与~(60)Co-γ射线相比,具有辐射损伤较轻、诱变效率较高的特点。可以认为电子束是一种较好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花引起其M_2代植株IPO(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不同剂量与IPO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IPO变异体频率和酶带变异频率随不同剂量的变化而不同。IPO不同酶带的最有效诱变剂量也不同。4×10~(16)N~+/cm~2剂量M_1代的生理损伤效应不显著,M_2代IPO变异范围较大,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 Co60γ射线照射高粱晋粱五号、Tx622B、关东青、同源四倍体。M_2按 M_1结实率四个等级种成穗行,测定 M_1结实率和 M_2各类突变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M_1生理损伤效应和 M_2突变频率及突变谱有一定的关联性。苗期叶绿素突变频率随着 M_1结实率的提高而增高,呈正相关(r=+0.9783);早熟突变频率随着 M_1结实率的提高而降低,呈负相关(r=-0.70565);总突变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56);结实率与其他类型突变率无关。通过 M_1和 M_2代经济性状与对照相互比较,表明 M_1结实率和千粒重二者呈正相关,但 M_2代不同结实率级别的千粒重增减程度又不相同。这些结果予示在辐射育种中,选择 M_1结实率较低的穗,可以大大缩小 M_2代种植群体并提高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经过辐照处理后其M_1代的性状表现与N_2代性状变异的关系是广泛的。从突变频率来看,群体的平均突变频率是很低的,但以个体(株系)后代统计则其突变频率明显增高,从结实率看,则以M_1代不实率30-60%的植株后代突变株较多;从生育期看,则大多数M_1早熟株后代的早熟突变株多,这说明M_1代的早熟性是可以遗传的。早熟性在M_1代即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结果表明,氯化钠无论是前处理还是后处理都能提高γ辐射诱发水稻M-2代幼苗叶绿素缺失突变,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以提高早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最为显著。结论认为,氯化钠作为一种辐射保护剂,与γ射线复合处理既可以减轻M_1代辐射损伤效应,又可提高M_2代突变频率,这种复合处理方式在育种实践中是有意义的。247~251  相似文献   

17.
以2种不同浓度(1和2mmol)的 NaN_3分别处理圭辐3号和红410的预浸种子,期望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结果表明,2mmol 处理的,圭辐3号和红410的 M_2代均出现雄性不育突变体,其突变频率(按 M_1穗计)分别为0.55%和0.28%,突变体频率(按 M_2株计)分别为0.06%和0.02%。而1mmol 处理的,只有圭辐3号的 M_2代出现雄性不育突变,其突变频率和突变体频率分别为0.25%和0.05%。试验中获得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均属无花粉型,开花时花药不开裂,在人工授粉条件下结实良好,但自由授粉结实率低。遗传分析表明,其雄性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用~(60)Co—γ射线372Gy辐照早熟、高秆、小穗型品种鲁谷2号,在M_1代选择结实性好、绿叶黄穗、株高比原品种矮15厘米、熟期偏晚的正常植株.M_(3)代选择稳定株系,经品比、多点试验和区域试验育成鲁谷7号。研究表明,γ射线可以诱发谷子几个性状同时产生突变。谷子的M_1代有明显的显性突变,从M_1代即可按育种目标对遗传力高的性状进行重点选择,避免M_2、M_3代种植大量群体,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2代突变体的分类统计和筛选,M_3代常规系谱法稳定性鉴定,考察了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的诱变效应在M_1代显著地表现在株高、结实率、抽穗期和成株率上,M_2代的突变率随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低到高3种剂量处理的突变率分别为5.38%、8.98%和11.02%,筛选出的3个超亲变异性状(矮秆多蘖、早熟性、大穗)在M_3代因不同的剂量处理其重复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明确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处理对小麦生理性状影响的变异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20.
辐射诱发大豆叶绿素缺失突变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经辐照后,其后代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叶绿素缺失突变。在M_1所产生的叶绿素缺失中,大多数属于体细胞突变,或是由于辐射损伤所致,一般是不能遗传的;而在M_2、M_3所产生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是能够遗传的。通过正反交试验表明,大豆叶绿素缺失突变属于核基因隐性突变,而且是由一隐性单基因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