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食癖又称异食癖、啄食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是散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尤其是塑料大棚里的育雏鸡,容易发生啄癖现象。恶食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毛癖、食蛋癖、食鳞癖等。  相似文献   

2.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不同年龄阶段的鸡都可姓。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或死亡,是养殖中很容易发生的一种恶癖。  相似文献   

3.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恶癖,又称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光照过强、密度过大、营养失调、发育不良以及疾病等.均可引起啄癖.严重的可导致鸡群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鸡啄癖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啄癖的防治余佳胜(广东正大康地有限公司,广州510660)啄癖是鸡单向或相互啄食个别部位或异物的一种恶癖,常见有啄羽、啄肛、啄趾、啄尾、啄蛋、异食等形式。一般来说,一经出现这些恶癖之后,很快就会蔓延整个鸡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啄癖的原因十分复...  相似文献   

5.
啄癖是指鸡只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的现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一种恶癖,又称为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可导致鸡只伤残、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甚至达到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征。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  相似文献   

8.
<正>啄癖是鸡的一种恶癖,在育雏群、育成群和产蛋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啄癖是鸡的一种恶癖,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鸡彼此互相啄食身体个别部位的一种恶癖,大群养鸡生产中很容易发生。啄癖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啄肛、啄毛、啄趾、食蛋、异食等恶癖。被啄破的部位一旦见有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能迅速导致被啄鸡的死亡,即使不死,也  相似文献   

10.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啄癖称恶癖,是啄肛癖、啄蛋癖、啄脚趾癖、啄羽癖等几种啄癖现象的总称。以大群饲养的鸡群发生最多。一旦发生此现象,鸡互相啄食,鲜血直流,轻者受伤,严重的被啄死或压死,经济损失严重。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临床上常见的鸡啄癖原因有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硫化物不足等。为了帮助养鸡户有效的防治鸡啄癖行为,现将啄癖原因与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造成不小  相似文献   

14.
1啄癖
  1)啄癖又叫恶癖,异嗜癖,是指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鸡群中鸡互相啄食,造成啄伤或死亡。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啄蛋癖。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啄肛癖。  相似文献   

15.
鸡啄癖,有的也叫异食癖,在广义上恶癖也包括在其中.是由于鸡的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发生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原因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不论发生哪种啄癖,既残害鸡体自身,造成利用价值下降,同时,从经济角度看,影响鸡的牛产性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正>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导致鸡只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又称异食癖,恶食癖,是禽啄羽、啄肛和啄趾等恶癖的总称,以笼养鸡最常见,大小鸡只均可发生,尤其是啄肛危害较大。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 ,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各日龄、各品种鸡都能发病 ,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 ,即使激发因素消失 ,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 ,致鸡伤、残、死 ,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啄癖发生的症状主要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各日龄鸡都可发生。现把发生啄癖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病因1.1 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 ,温度过高 ,通风不畅 ,有害气体浓度高 ,光线太强 ,密度过大 ,外寄生虫侵扰 ,垫料不足等。1.2 日粮因素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少 ,氨基酸不平衡 ,粗纤维含量过低 ,维生…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鸡啄食同类造成创伤、甚至肢体残缺、以至死亡的一种恶癖它是养禽业中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虽然后来实行笼养和断喙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啄癖的发生。但是,随着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土种鸡地面平养的兴起,人们选择地面平养代替笼养的增加,以及一些国家对断喙的禁止,鸡啄癖成为目前突出问题,以下仅就鸡啄癖发生的生物学特性、发生的特点、危害情况、诱发因素及断喙作一概述。l鸡啄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鸡啄痛行为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前期研究指出啄羽是寻找食物或砂粒行为的转向,即在人工饲养的商品化条件下,食物很…  相似文献   

20.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个日龄均可发生。其主要危害性在于导致被啄鸡只受伤,致残或致死。死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