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珍稀濒危树种云南蓝果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蓝果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试验和对苗木生长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云南蓝果树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种子无休眼期,宜随采随播,播种1周后开始萌动,25天出土,种子贮藏方式以混沙贮藏为好。培育的云南蓝果树容器苗210天即可出圃造林,1年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其幼苗的生长高峰为6~7月,这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滇藏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试验和苗木生长观测,初步研究了滇藏榄的育苗技术、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滇藏榄种子直接播种发芽率较低,通过贮藏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萌发率,尤其以贮藏2周(发芽率达86.33%)的效果最为显著。带果实贮藏两周的种子播种后9 d后开始萌动,22 d长出真叶形成幼苗。培育150 d达到出圃造林条件,但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继续在苗床培养至翌年雨季,1年生苗高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其幼苗的生长高峰为7~8月份,生长旺盛期为4~10月份,在此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针对蓝果树容器育苗及造林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蓝果树种子发芽、1a幼苗生长节律,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蓝果树种子发芽率在30%以下,发芽率不高;蓝果树1a容器苗高生长能达47.55cm,地径生长能达到0.46cm;造林3年后,高生长能达到463cm,地径生长能达到6.9cm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g/L、0.25g/L、0.5g/L、0.75g/L、1g/L)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0、5%、10%、15%)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研究水杨酸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SA浸种处理时,轻度干旱胁迫就显著抑制了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且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加,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根冠比以及根干重、根鲜重、子叶鲜重和子叶干重都显著下降。SA溶液浸种后(SA溶液浓度范围为0.25~1.0g/L),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PEG-6000浓度为5%~15%),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干重、根鲜重、子叶鲜重和子叶干重都显著高于对照,并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SA浓度为0.75g/L时,增加幅度最显著。因此,云南蓝果树对干旱环境具有非常差的耐受性,但是SA的浸种处理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建议育苗前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进行SA预处理,最适浓度为0.75g/L。本研究为水杨酸在云南蓝果树保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蓝果树为中国特有极度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为探讨云南蓝果树濒危机理并进行有效保护,通过野外原位实验和室内受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蓝果树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是否有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野外条件下,云南蓝果树的种子萌发受野外枯枝落叶和自身种皮的显著抑制;室内受控实验发现,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和种皮浸提液对种子萌发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根的抑制作用最强(80.90%),种皮的抑制作用最弱(13.59%),而且云南蓝果树的根、茎、叶浸提液和根际土壤对幼苗生长(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持续多年对云南石梓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云南石梓种子宜随采随播,不同种子催芽处理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浸晒法>温水浸种法>浸沤法>对照;育苗时间选择4月最佳,幼苗分床以具有1~2对幼叶移植为宜;苗木的生长可分为种子萌发期、扎根蹲苗期、苗木速生期和苗木慢生期,苗高速生期在7~10月,生长量占1年生苗木总生长量的86.8%,地径速生期在8~11月,生长量占1年生苗木总生长量的83.3%,依据各时期苗木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全苗鲜重最能代表苗木的质量, D>2.5 cm 、 H>150 cm为Ⅰ级苗, D=2.5~1.5 cm 、 H=150~100 cm为Ⅱ级苗, D<1.5 cm、 H<100 cm为Ⅲ级苗。  相似文献   

7.
对红树植物海漆的采种、种子贮藏、育苗、苗木生长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东寨港海漆植物最佳采种期为5月下旬到7上旬;种子不耐贮藏,应随采即播;采用营养土育苗为好,播种发芽率为78.3%;育苗6个月平均高为33.5cm,平均地径为0.38cm。在育苗过程中遇干旱海水盐度升高或低温时,均可抑制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不同的播种育苗方式对乌桕苗木的出苗过程、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营养袋播种方式培育苗木优于条播和撒播育苗;根据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45d)、生长初期(90d)、生长盛期(60d)和衰退期(90d)等四个时期,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9.
黄连木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黄连木采用不同种子处理、贮藏方法、播种期、播后苗床覆盖、苗木遮荫、育苗密度、土壤追肥等措施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草木灰或碱水对种子脱蜡去脂并进行混沙或黄心土贮藏,播种后及时覆盖稻谷皮或地膜均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比春播更有利于种子萌发和提高苗木生长量;全光育苗、保持60株.m-2密度、土壤追施速效复合肥均是提高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4日~4月10日)、生长初期(4月11日~6月30日)、速生期(7月1日~9月10日)、苗木硬化期(9月11日~10月10日)。  相似文献   

10.
常温,干燥,密封贮藏杉木,马尾松种子的田间育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温、干燥、密封贮藏杉木马尾松种子”,用于田间育苗,苗木生长正常,育苗效果良好;从而解决了大年种子供过于求,小年种子供不应求的矛盾,调节了种子的大小年,保障了造林所需要的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1.
甘孜高海拔地区大果圆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果圆柏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育苗环节的苗圃地选择、种子采集、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量以及苗木的后期管理进行了叙述。研究结果表明:1)沙藏是贮藏种子的最好方式,各项调查指标均优于其它贮藏方式;2)育苗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夏季的控温和冬春两季的控湿措施;3)大果圆柏种子生长周期长,易受病...  相似文献   

12.
3种阔叶树育苗技术及苗木生长规律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闽楠,蓝果树,东京野茉莉的育苗试验,研究苗木生长规律,掌握生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在种子贮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杉木种子贮藏期长短对苗木生长影响的探索,为今后杉木种子贮藏提供科学依据。一、种子贮藏与试验方法供试的种子全部来自临安横畈杉木种子园。将种子干燥至含水量8.46-9.70%后,用双层塑料袋密封,贮藏于0-5℃低温条件下。1979年开始贮藏试验,1980年和1981年又分别重复一次贮藏试验。贮藏后,每年检验种子发芽情况,并于1983年将贮藏三年的杉木种子,进行育苗试验。以新鲜种子作对照,全面鉴定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6不同岩性土壤上构树种子发和1年生苗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构树种子发芽率及苗木高、径生长在不同岩性土壤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灰质白云岩土壤种子发芽率最高(88.8%);其后依次为石英砂岩、变余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玄武岩;在长石砂岩土壤上种子发芽率最低(47.1%)。构树苗木高、径生长在灰质白云岩土壤上最好,年净生长量超过109 cm和1.26 cm,在长石砂岩土壤上生长最差。在不同岩性土壤上构树苗高、地径生长呈慢-快-慢的"S"形节律变化。灰质白云岩发育土壤最适宜于培育构树苗木。  相似文献   

15.
云南蓝果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C.Yin)又名毛叶紫树,为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大乔木,主要生长于热带北缘季雨林,阳光较充足的溪边沟谷地段,为中国热带北缘的特有种[1],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IUCN极度濒危种[3],目前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发现2个天然种群(共8株)和1个人工种群(18株)[4].野外考察发现,云南蓝果树天然种群植株生长良好,现存8株中的3株挂果丰硕,但林下无幼苗和幼树,自然繁殖更新能力严重衰退,种子散落后不能萌发是导致云南蓝果树天然更新困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青冈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方式、播种时间、切根等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时间以采种后第2~7 d及时播种较好;湿沙层积贮藏和冷藏处理反而降低出苗率和成苗率;切根处理可以提高苗木质量。福建青冈育苗的关键技术是及时播种和切根处理。最佳技术组合为:福建青冈采种水选后,经湿沙层积贮藏2~7 d,取出用指甲掐断根尖0.2~0.3cm;或水选种子直接播种,于6月中旬,利用锋利铁铲,在距离苗木5 cm处,呈45°斜切,切断主根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水黄皮苗期生长特性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质资源,引进台湾防护林树种水黄皮种子并在惠安赤湖林场苗圃育苗。通过对水黄皮物候和苗期生长特性的观测,研究了水黄皮苗木年生长规律和生长期,结果表明:水黄皮播种后,苗木高、径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律;6—10月为高、径的快速生长期,生长量分别为全年生长量的34%和50.74%。同时提出了水黄皮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新银合欢苗木的生长性状适应干热河谷造林的要求,做到适地适苗,以新银合欢为试验对象,对水分调控、营养调控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调控技术措施,采用正交组合,研究不同处理下苗木生长性状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对1 a生苗木总生物量、苗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主根长、主根粗、Ⅰ级侧根数的影响显著;2影响苗木总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是施肥,其次是水分胁迫;3实验设计的16个育苗组合中,最佳的育苗组合为"9 d浇水-平均施肥-ABT3-5×10-6,最差的是"9 d浇水-指数施肥-多效唑-1 500×10-6"。  相似文献   

19.
海葡萄原产于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海滩,是当地优良的海岸防风树种。2014年,在玻璃温室内开展了引进树种海葡萄的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经种皮软化及剪喙处理后,海葡萄种子发芽率达40%,在15~20d可形成幼苗;2)苗木在生长期内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3)海葡萄1年生苗平均高达68.6cm,平均地径6.50mm;4)需继续开展海葡萄的大田育苗试验、生态适应性评价以及野外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拓宽紫杉醇原料来源,昌宁县1998年起开展南方红豆杉引种种植,对南方红豆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10多年观察,并研究不同的生境、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扦插和实生育苗对南方红豆杉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生理成熟期为7 a;雌雄比例约为7∶1;坡向因子对红豆杉高生长影响显著,阴坡红豆杉生长明显好于阳坡,红豆杉生长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侧枝扦插所培育苗木无顶端优势,生长差,生产上种植红豆杉应选择种子播种育苗造林;种子覆土厚度以2.0~2.5 cm为佳,需加强出土不久幼苗的病虫害防治;营养袋直播育苗效果最好;鲜叶含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3月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