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就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牛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许多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此病。肝片吸虫成虫常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肝脏、胆管,幼虫和成虫引起肝和胆管的损伤,严重感染时  相似文献   

2.
<正>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控制和根除此病,国内外曾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免疫预防方面仍然进展不快。Botay(1970)报道人工感染肝片吸虫后的绵羊对肝片吸虫的再感染无明显的免疫力,而在牛则对再次感染表现了明显的免疫力。Ross(7970)认为宿主不同对肝片吸虫免疫力的产生也不同。Hayes(1972)Goose(1973)先后实验证明大白鼠对肝片吸虫的再次攻击有明显的低抗力。靳家声等(1978)则发现经肝片吸虫免疫的绵羊对肝片吸虫囊蚴攻击并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主要指:大拟片形吸虫也称大肝片吸虫;支双腔吸虫也称矛形双腔吸虫或小肝片吸虫;感染反刍动物的前后盘吸虫有许多种,如端盘吸虫、瘤胃吸虫和圆锥吸虫等。1反刍动物大拟片形吸虫病1.1虫体和感染大拟片形吸虫(大肝片吸虫),长100mm,厚2~4.5mm,宽11~26mm,椭圆形。其与肝片形吸虫的区别是缺少前面的圆锥突起。大拟片形吸虫常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鹿是其最主要的宿主。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991—2005年期间对青海省牛羊吸虫感染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5年间肝片吸虫发病羊111299只,发病率为11.03%,死亡4323只,致死率为3.88%;双腔吸虫病发病羊48630只,发病率4.30%,死亡6863只,致死率为14.11%。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虫动物是该病的感染源。双腔吸虫是我省优势虫种,全省各地牛、羊普遍感染,灌木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双腔吸虫感染严重。吸虫病多发在成年牛羊,没有品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肝片吸虫病是家畜及多种食草动物和野生动物的高危害性寄生虫病,全球性分布,亦可感染人,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人感染肝片吸虫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肝片吸虫的防治需要充分了解草地类型、水源(系)、中间宿主动物的分布、活动规律以及病原生物学特性等流行病学资料,采取必要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三江县属于牛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区域,其原因主要是:三江县地形沟溪纵横、气候温暖多雨,非常适合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孳生,利于吸虫的生长发育,在此环境下放牧养牛极易感染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7.
治疗家畜片形吸虫病的长效缓释制剂在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片形吸虫病是水牛和其他家畜的一种主寄生虫病,其病原主要是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水牛一旦感染此病,食欲下降且逐日消瘦,使免疫和生产性能基本丧失。南京农业大学在西班牙莱昂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在国内首次运用计算机自动记录系统记录动物的采食行为,并采用先进的核酸探针(PCR)技术检测中间宿主(锥实螺)的感染率,用粪便检查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了苏皖两省10县(市)水牛片形吸虫病的感染率,详细研究了感染片形吸虫病后水牛的肝脏和整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病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的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是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据本地的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显示,广西主要是大片形吸虫。由于国内外对肝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多,对大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少,使得国内一些研究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种的虫在对动物的致病性及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片形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片形吸虫(Fasciolaspp.)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能引起动物"大批死亡",是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片形吸虫在与宿主长期互作过程中,产生抵抗宿主免疫应答的方法得以在宿主体内保存下来,而片形吸虫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的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ESP)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ESP按功能大致分为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和蛋白酶体相关蛋白三类。在片形吸虫的免疫逃避中,ESP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中笔者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制新型疫苗或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肝片形吸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实验室培养林邦发(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肝片形吸虫病是危害家畜的重要寄生虫病,在我国的广大牧区,由于牛羊和其它反刍动物感染该病,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防治和控制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必须开展化疗、免疫治疗和预...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国内圈养斑纹角马肝片吸虫病确诊病例。诊断依据:(1)提示性临床症状:贫、消瘦、营养不良;(2)尸体剖检特征性病理变化:胆管显著扩张和胆管内挤排出大量肝片吸虫成虫的虫体;(3)肝片吸虫感染强度测定:运用麦克马斯特法测定了病死角马肝片吸虫感染强度为1 600个/g;(4)中间宿主调查:角马的饲养区内发现大量椎实螺,椎实螺体内含有大量的肝片吸虫尾蚴;(5)组织病理学检查: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见有童虫的虫体结构。首次证实了角马肝片吸虫感染时,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可误移至肺,导致肺的病理变化。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潮湿多水、环境中存在大量椎实螺而未被重视有关。肝片吸虫宿主范围广,应重视易感动物的生活环境,定期粪检确定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以及选择有效的药物防治,这是科学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号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万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正>肝片吸虫病是由于吸虫纲的片形吸虫寄生在动物肝脏及胆管内,造成肝脏实质和胆管发生炎症、硬化、变性或肝硬化,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本文主要对石灰窑乡辖区内放牧的牦牛群做肝片吸虫感染的调查,掌握该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为更好的预防本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地,对今后本地区防治牦牛肝片吸虫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石灰窑回族乡位于平安区西南部,地处沟岔浅山和脑山地带,距离平安县城25km,境内阿米吉利山北麓的  相似文献   

14.
<正>兔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于兔的肝脏、胆管及胆囊引起的吸虫病,以急性和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重度和营养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兔经吃草、饮水时即可感染。肝片吸虫分为在终末宿主体内的有性繁殖阶段和在中间宿主体内的无性繁殖阶段。感染后根据虫体发育阶段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临床诊断可初诊此病,病原学检查或病理剖检可确诊。本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病可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1病原  相似文献   

15.
(一)羊常见吸虫病1.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又称肝蛭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的。片形吸虫在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有适量水分条件下,虫卵孵化成毛蚴。毛蚴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很快变成囊蚴,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  相似文献   

16.
牛肝片吸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牛的一种慢性寄生虫侵袭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7.
双腔吸虫病亦称腹腔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羊(或其他家畜)肝脏胆管、胆囊的双腔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侵袭病,本病在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双腔吸虫在甘肃省的分布极为广泛,全省各地的绵羊、山羊均有感染,还有许多地方的黄牛、犏牛和牦牛也有感染,也寄生于马、驴、猪、骆驼、狗、猴、兔、鹿、黄羊等动物,人也有被感染的病例。本虫在有些地区与肝片形吸虫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8.
1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 当前,随着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防制禽流感工作的深入,人们对动物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加大了防制力度,使潞西市动物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动物寄生虫病却有上升趋势,据《云南省家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资料汇编》记载:在德宏州剖检畜禽677头(匹、只),采集到绦虫、吸虫、线虫标本1709923条,其中线虫796844条,吸虫815570条,绦虫97509条,经鉴定有蠕虫189种,包括吸虫72种,绦虫18种,线虫97种,棘头虫2种,隶属4纲46科93属。寄生蠕虫的感染率是97.78%,线虫的感染率是84.49%,吸虫的感染率是50.76%,绦虫的感染率是45.20%,棘头虫的感染率是25.40%。2000—2005年对500头牛宰后调查,肝片吸虫感染率达51.20%以上;其它动物寄生虫病也有发生,如奶牛焦虫病、牛马锥虫病、牛吸吮线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等。2005年5月潞西市47只山羊发生肝片吸虫病,发病率占18.07%,死亡25只,死亡率占53.19%。说明动物寄生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防制羊肝片吸虫病的工作中,常涉及到虫龄的问题。如药物对多少日龄童虫的作用情况,如何来判其日龄等等,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但关于肝片吸虫童虫大小与日龄的关系,据国内现有资料,还未见有足以借鉴的报导,国外学者Ben Dawes(1962),虽曾对实验感染的大白鼠肝片吸虫的各龄童虫有过测量,但非本动物,不能等同观之。  相似文献   

20.
硝硫氰醚加丙硫苯咪唑或三氯苯咪唑复合第三胃投药,对黄牛人工混合感染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东毕属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病,具有强烈的驱虫体作用,疗效肯定,临床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为此按课题总体设计,开展了耕牛自然混合感染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病,自然混合感染东毕属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病的适宜组合和剂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