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究二甲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为材料,分析二甲苯处理萌发的幼苗后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在培养皿上播种萝卜种子,用不同浓度的二甲苯溶液浇灌幼苗,测定幼苗的生长量及细胞内的多种内含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二甲苯处理后,幼苗的生长量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随二甲苯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核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二甲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在二甲苯浓度为0.3%时抑制作用最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则随二甲苯溶液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
锑胁迫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锑胁迫对苋菜、四九黄菜心、菠菜、四季青等4种蔬菜幼苗期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早期进行低浓度(10mg/L、20 mg/L)锑处理,其萌发率高于对照,高浓度(40~100mg/L)锑处理,萌发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后期,随着锑处理浓度的升高,其萌发率逐渐下降.试验证明低浓度锑处理可刺激蔬菜幼苗生长;而高浓度锑处理则对蔬菜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汞与大豆萌发、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关系,为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黔豆3号大豆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汞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汞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汞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2)汞浓度为0~75mg/L时,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下降;汞浓度为75~150mg/L时,则4个指标急剧下降;汞浓度为200mg/L时,大豆种子全部死亡。3)随着汞胁迫强度的增加,POD和PR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限制植物的生长,受盐害最主要的时期是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苦马豆种子,研究高盐浓度下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率降低、胚根生长量下降.在500mmol/L浓度时,种子不发芽;各处理区随盐浓度的增加电导率越大,脯氨酸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细胞膜修复的抑制可能是造成苦马豆种子萌发推迟和发芽势下降的主要原因,脯氨酸含量可能和植物耐盐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稀土浸种对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50,200,500,1000,2000,4000mg/L的稀土水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营养钵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膜透性、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种子膜透性降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不同。500,1000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较明显,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低质量浓度和高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甚至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不同钠盐浸种和NaCl溶液胁迫萌发试验,找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抗盐的有效方法和耐盐程度。分别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NaHCO3、混合盐(NaHCO3,NaCl)3种溶液浸种,然后配置4种浓度的NaCl胁迫溶液:40、80、120、160mmol/L,分别对萝卜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结果]混合盐浸种明显提高萝卜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NaHCO3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但明显促进侧根数目增多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顺序是:混合盐浸种>NaCl浸种>对照组>NaHCO3浸种。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均表现出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低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促进幼苗生长。相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高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混合盐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商麦5226、商麦1619和3-3等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As浓度(0 mg/L、25 mg/L和50 mg/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As浓度增加,小麦种子萌发期主胚根长、芽长、芽鲜重、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苗期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萌发期根鲜重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MDA含量随着As浓度增加而增加。As对小麦种子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8.
以西葫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Pb)溶液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铅溶液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Pb~(2+)浓度为50 mg/L时,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有一定程度增加,随着铅溶液处理浓度的逐渐升高,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又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表明高浓度铅溶液抑制西葫芦种子的萌发;西葫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都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表明铅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铅对西葫芦根部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生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50,80,120 mg/L)Cu~(2+)溶液对生菜种子进行浸种及培养,研究Cu~(2+)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Cu~(2+)(5~1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在高质量浓度Cu~(2+)(20~12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随着Cu~(2+)浓度的升高,生菜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呈现降低趋势,幼苗中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质量浓度的Cu~(2+)溶液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生菜幼苗的生长不利,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生菜的SOD,POD活性在50 mg/L时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锌胁迫对小扁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0、20、50、100、200、400 mg/L的锌溶液处理小扁豆种子,测定锌胁迫对小扁豆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20 mg/L)锌处理对小扁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200 mg/L)后,小扁豆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小扁豆根长、芽长、根鲜重及芽鲜重均呈下降趋势,锌胁迫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对芽长的影响最小。随锌胁迫浓度的增加,小扁豆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锌处理对小扁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随锌胁迫浓度的增加,小扁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镉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镉(Cd)离子溶液处理含羞草种子,研究了镉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中的镉浓度小于20 mg/L时,对含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当镉浓度大于40 mg/L时,对含羞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镉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此外,随着处理液镉浓度的提高,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后幼芽、幼根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加强,且镉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NaCl胁迫对苦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苦参种子,观测NaCl胁迫对苦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NaCl(<5 g/L)胁迫有利于提高苦参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NaCl胁迫浓度升高,苦参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胚根、胚芽的生长量及幼苗单株鲜质量都显著低于对照,且高浓度的NaCl(>7 g/L)胁迫可明显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实际生产中缓解油葵(Helianthus annuus)盐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油葵种子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用120mmol/L NaCl溶液和0~200mg/L Vc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外源Vc对盐胁迫下油葵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着Vc溶液浓度的增加,油葵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超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80、12、8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幼苗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60mg/L Vc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结论]V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盐胁迫下油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给Cd污染地区采用直接播种方式的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水培试验,采用WinRHIZO 2016根系测量分析软件、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愈创木酚法、NBT光还原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d(0、0.3、3.0、20.0、60.0、120.0、180.0、240.0 mg/L)胁迫对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种子萌发、幼苗耐性与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3 mg/L Cd胁迫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3.0 mg/L Cd胁迫对波斯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对幼苗生长表现显著抑制作用,随着Cd质量浓度的升高,240.0 mg/L Cd胁迫对波斯菊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表现为完全抑制;Cd胁迫处理间波斯菊幼苗芽长抑制指数差异显著,60.0 mg/L以下Cd胁迫处理间波斯菊幼苗根长抑制指数差异显著,波斯菊对Cd的抗性表现为茎根;254.225 mg/L Cd胁迫达到了波斯菊种子萌发的极限质量浓度。随着Cd质量浓度的增加,波斯菊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再下降,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波斯菊幼苗对Cd的吸收量随Cd胁迫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在180.0 mg/L Cd胁迫时,幼苗内Cd含量为47.83 mg/kg。波斯菊在3.0 mg/L以下的Cd胁迫下生长正常,最高能耐受180.0 mg/L Cd胁迫,种子具有较强的抗Cd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以0mg/L、50mg/L、150mg/L和300mg/L四种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对绿豆种子进行处理,探讨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重铬酸钾对绿豆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的生长以及鲜重的积累有明显抑制,并与重铬酸钾浓度呈正相关。同时,萌发绿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重铬酸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本文为深入了解重金属铬离子对农作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丽  郁建锋  杜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97-11000
[目的]探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效应。[方法]以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铅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铅浓度小于1 mg/L时,促进种子萌发;铅浓度为1 mg/L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铅浓度为5 mg/L时抑制豌豆种子萌发;铅浓度≤5 mg/L时促进根、茎的生长,≥10 mg/L时抑制根、茎的生长,并且随着铅离子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铅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铅诱发的胚根细胞核、染色体畸变率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铅(≤1 mg/L)能促进幼苗叶绿素合成,铅浓度高于1mg/L时,则对幼苗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且随铅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在铅浓度1 mg/L时,稍低于对照;铅浓度为5 mg/L时,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为缓解今后研究铅害机理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本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43-6645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用10、50、100、250、500、1000 mg/L浓度的铝溶液处理蚕豆种子,研究铝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铝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和鲜重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高浓度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低浓度铝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很小,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随铝浓度的增加而直线下降。高浓度铝胁迫过氧化物酶含量比对照增加较多,1000mg/L铝处理是对照的2.3倍。[结论]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影响有两面性,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及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 CdCl_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可以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黄腐酸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0 mg/L黄腐酸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适宜浓度黄腐酸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的抗逆性,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估分析得出,在50 mg/L CdCl_2胁迫下黄腐酸最适浓度为100 mg/L。与喷施清水相比,喷施100 mg/L黄腐酸溶液可以增加小麦幼苗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增强抗氧化代谢能力,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镉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Ca2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Ca^2+浓度处理,研究了Ca^2+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Ca^2+处理(0—0.05mg/L)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a^2+浓度为0.05mg/L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生物量,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O.5mg/L开始,随着Ca^2+浓度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并在2.0mg/L时抑制作用得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实际生产中缓解油葵盐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油葵种子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选用120 mmol/L Na Cl盐胁迫和0~200 mg/L Vc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外源Vc对盐胁迫下油葵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下,随着Vc溶液浓度的增加,油葵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以80、120、80mg/L的Vc处理达到最大值;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以160 mg/L Vc处理达到最小值。[结论]V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油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