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最为濒危鸟类之一的朱鹮,自从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被重新发现以来,我国成为惟一一个拥有野生朱鹮种群的国家。经过国家和地方保护部门的辛勤努力,种群数量已由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近200只(野生种群和人工饲养种群都近100只),濒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朱鹮濒危的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除。当前朱鹮野外种群数量仍是脆弱的,其数量仍属少量,这对于一个物种的保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朱鹮的分布区十分狭窄,偶然的突发事件很可能对朱鹮的生存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据计算,按照朱鹮1981年到19…  相似文献   

3.
1981年,朱鹮在陕西洋县被重新发现后,在中国政府和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保护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二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朱鹦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朱鹦总数已达1000多只,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超过600余只,分布栖息繁殖范围已开始逐渐扩散至城固、西乡等县。  相似文献   

4.
朱鹮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濒危涉禽,为当今世界极濒危级动物,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野外朱鹮种群数量仅50多只。 朱鹮是亚洲东部地  相似文献   

5.
生态直通车     
陕西省科研人员经过努力,终于破解了朱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亲鸟拒绝育雏的世界性难题,今年人工种群亲鸟自然育雏成活四只,朱“父母”终于可以自己抚育孩子了。这也为朱人工种群野化放飞和再引入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据陕西洋县保护站提供的资料,今年朱整体繁殖情况喜人,共成功繁殖幼鸟一百零二只,其中野生朱繁殖成功五十五只,人工种群繁殖成功四十七只,朱年增长量首次突破百只大关。目前,陕西省朱种群数量达到三百三十一只,濒危状况有所缓解。同时野生朱的巢区范围不断扩大,在当地三岔河和秦岭深处的华阳镇,都首次发现了新的巢区…  相似文献   

6.
时讯     
陕西人工饲养朱鹮达到373只经过25年的研究与保护,陕西朱鹮保护工作者已经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解到,陕西人工饲养的朱鹮已达到373只。陕西人工朱鹮种群主要分布在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和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洋县于1990年建立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当年从野外取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4到1995年,人工饲养朱鹮首次产卵,进行人工孵化、育雏均获得成功。截至目前,洋县人工饲养的朱鹮达到163只。周至楼观台救护饲养中心于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从洋县一次调运60只朱鹮到楼观台…  相似文献   

7.
享有"东方宝石"美誉、曾一度濒临灭绝的世界珍稀濒危鸟类朱,2008年浙江从陕西引进10只,在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异地保护与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人工圈养种群数量达到146只。11月12日上午,33只朱成功实现野化放飞……秋风习习,阳光普照。11月12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浙江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在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胡杨的繁殖、种群恢复以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极端干旱区植被恢复拯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凡是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下简称《驯养繁殖许可证》)。取得驯养繁殖资格后,才能从事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驯养活动。目前驯养繁殖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以F几种形式:(一)为拯救、保护濒危物种,有计划地进行某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活动。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繁殖种群,以防止该物种的灭绝。从事这类养殖活动的一般是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兴建的驯养繁殖基地,或者收容、救护中心。如四川的大熊猫繁殖保护…  相似文献   

10.
5月31日,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灵山秀水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放飞了第一只朱鹮……这是动人的时刻,朱鹮拍打翅膀的声音让人振奋!这是我国进行世界首次朱鹮异地野化放归仪式的一个镜头,这一天,是"东方宝石"朱鹮保护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我国人工繁育朱首次野化放归,标志着朱鹮保护由单纯的人工抢救开始转向回归自然的新阶段,朱鹮抢救保护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根据国家林业局的介绍,全国4处朱鹮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512只,野生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到500多只,朱鹮总数已达到1000多只,已基本摆脱了物种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海南省有全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许多植物种群也处于濒危灭绝的险境,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维持海南省雨林地区生物多样性也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海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保护策略。以此可为海南省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濒危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赵侠 《中国林业》2019,(10):18-19
5月14日,在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生活在13号网笼里的两只朱鹮正在为一只外来掉巢的野生朱鹮幼鸟喂食野生朱鹮幼鸟被人工种群成功代养,这在朱鹮保护工作中尚属首例。“5月4日,这只朱鹮幼鸟从洋县华阳镇一个10米多高的大树上的鸟巢中坠落,被路过的游客和村民发现,随即报告给我们当天,我们就派人到现场救起了这只鸟。”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的李昌明说。  相似文献   

14.
威胁野生朱鹮繁殖的自然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鹮繁殖成功率受各种外界环境和种群内部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湿地环境恶比,朱鹮的异步同化,天敌干扰等是导致朱鹮繁殖率的下降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保护野生朱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焦毅 《国土绿化》2023,(7):31-33
<正>朱鹮,古称朱鹭,俗名红鹤,是亚洲东部特有鸟种类,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等美称。20世纪中期,朱鹮一度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鸟类专家经过多年的艰苦调查,于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我国随即启动了保护行动,让全球野生朱鹮重新翱翔于东亚天际,创造了珍稀物种涅槃重生的世界奇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霸王岭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措施,为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11日,《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在南宁通过评审。据最新统计,目前广西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32种,占全国极小种群120种的1/4。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包括三类:野外种群数量极小、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的野生植物,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的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一切似乎是悄悄来临的。通过人工驯养繁殖,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或正在告别“濒危”,一些野生动物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物质保证,其种群在人们的关注和努力下一日日兴旺起来。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正在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全国现有经济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养殖户共24539家,总产值约78亿元,就业人口近6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为保障和促进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了规范并支持人工驯养繁殖活动,制定有关养殖技术标准,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黑龙江省极个别蝶类已经逐渐濒临灭绝,作者通过对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4种生境中濒危蝶类进行多样性调查,调查采集到濒危蝶类6科19属23种共33只。通过调查掌握了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不同生境中濒危蝶类多样性分布,此调查为分析原始林区濒危蝶类生态学分布,科学保护濒危蝶类资源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0.
拯救紫檀     
文章简述了紫檀生物学特性,分析拯救的必要性,提出拯救方法和内容,达到扩大紫檀种群数量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