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玉8号是南充市农科所1999年用外引系08-641与自选系南387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中熟,在四川省境内直播生育期116d。2003~2004年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7875kg/hm2,比对照川单13增产6.9%。品质优良,粗蛋白质含量11.5%,粗脂肪含量4.4%,粗淀粉含量73.3%,赖氨酸含量0.33%,容重728g/L。适宜在西南地区海拔1000m以下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南玉 3号是南充市农科所以自选系 7041-5为母本、外引系47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紧凑型早熟玉米杂交种,199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该杂交种具有高产、质优、耐旱抗倒、播期弹性大,适合多熟间套等优良性状,其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均优于对照,是早熟玉米杂交种具有突破性的玉米新品种。1主要特点1.1早熟高产,适应性广 春播全生育期 105d,夏播85-90d,1994-1995年四川省区试两年平均6875.4kg/hm2,比对照仁单2号增产21.17%,居第一位,多生态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3.
优质丰产抗病高优势杂交棉川杂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新育成的抗枯、黄萎核不育新两用系抗A2作不育系 ,墨西哥半野生棉转育后代 (川 73— 2 7×墨西哥棉 ) F10 优系 2 0 69作恢复系。该组合 (原代号 930 5)于 1 993年进行品比试验 ,1 994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 ,1 995~ 1 996年参加并通过四川省棉花 B组区试 ,1 997年通过生产试验 ,并列入四川省科委 1 997~ 1 998年资助的优良新品种配套栽培研究及高产潜力示范品种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审定 ,并推荐为主推品种。1 品种特性1 .1 丰产性。川杂 1 1号皮棉产量优势突出 ,产量…  相似文献   

4.
川鲜豆1号是四川省首批审定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是以奎鲜1号作母本、科源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经2009-2015年系谱选育而成.2018-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试验春播组区域试验,较对照(交大133)分别增产13.2%和7.1%;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5%;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采收约76.4 d,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力强,在四川省不同区域适应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花香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采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具有生育期适中、不育性稳定、米质优、香味浓、配合力强、中抗稻瘟病、颖壳呈橙红色等特点,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不育系配制的组合多数米质优良、产量高,其中花香7号(花香A/川恢907)于2007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梁远发 《中国马铃薯》2004,18(6):381-381
1品种来源 马铃薯新品种川芋5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CIP)LT-1×377970.3杂交实生籽,经多年实生苗培育、后代鉴定选育而成,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作物研究》1992,6(2):43-43,47
南薯双八(南薯81-88)是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用晋专7号作母本,美国红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红薯新品种。该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逐步推广。目前,四川省推广的面积达到500多万亩。我省1989年至1991年连续三年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盐棉2号(原81—14)系四川省盐亭县棉花研究所与县棉协从(陕401×常杂1号)F_1×常杂1号后代中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89年通过省区试及省生产试验。1990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产量。1987~1988年参加省品种区试名列第一位,平均亩产皮棉99.76公斤与64.95公斤,分别比对照川73—27增产4.01%与9.82%,经统计分析达极显著水平。1989  相似文献   

9.
康青11号(原代号160505)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甘孜黑六棱为母本、康青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系谱法选育的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审核,登记编号:GPD大麦(青稞)(2020)510058。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籽粒紫色等优点,适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及类似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1选育经过。蜀棉 3号 (原代号 60 61 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短果枝 ( 式 )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由于果枝短、株型紧凑 ,适宜高密度纯作及棉田间套种植。本品种系从 (洞庭一号×苏42 1 9)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 ,其中苏 42 1 9系江苏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野生异常棉与陆地棉抗病品种多次杂交、回交选育而成。 1 991年配制杂交组合洞庭一号×苏 42 1 9,1 992年种植 F1。从 F2 起苗床人工连续接种枯萎病菌进行抗病性筛选 ,并进行单株选择。1 996年编号为 60 61 7的株行短果枝性状基本稳定 ,通过不断选择培育 ,育成了短果枝棉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