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1983年,在苏联布鲁霍韦次区列宁遗训集体农庄进行了玉米和高粱不同混播分式的研究。利用СПЧ—6播种机,按1:1、2:1、4:2和5:1的方式播种。试材为玉米杂交种克拉斯诺达尔303АТВ(中晚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首先设玉米—玉米复种、玉米—高粱复种2个对照体系,并与玉米、高粱混播体系进行比较研究(试验Ⅰ)。其次进行对玉米、高粱混播体系的最佳条件研究(试验Ⅱ) 。材料和方法试验Ⅰ栽培体系设3种类型:玉米—玉  相似文献   

3.
4.
不久前,在小麦的籽粒中发现了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它的可溶性不同于禾谷类作物籽粒的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提取它们,提高温度(40~60℃)和盐溶液或去污剂是必要的。存含有十二烷基磺酸纳(Na)的碱性溶液中电泳时,该种蛋白质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选取8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材料,分别利用不同类型高粱花粉进行诱导,发现其后代存在超纯合植株,经系统选育、配合力测定,存在杂种优势。高粱花粉诱导玉米可获得纯系,这种选育方法不仅缩短了育种年限,提高了玉米常规育种速度,在玉米产业发展中应用前景广阔,存在着巨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玉米和高粱的形态学基础比较黄瑞冬,马鸿图(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10161)玉米和高粱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它们同属禾本科,二者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它们植株高大繁茂,主茎发达,分蘖性差,单株或单穗产量高;二者同属C4作物...  相似文献   

7.
8.
高粱上的第一种病毒病是Brandes和Klapaak于1923年鉴定的甘蔗花叶病毒,此后描述了15种高粱病原病毒。1962年Tarr评述了高粱病毒病,并且认为这些病毒的危害微不足道。他列出的高粱病毒及类病毒有: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花叶病毒、红色条纹病毒、斐济病病毒、宿根甘蔗矮化、雀麦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燕麦拟丛簇病毒、大麦黄矮病毒、水稻条纹病毒,紫苜蓿矮化和玉米条斑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粱生产回顾,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悦  石玉学 《杂粮作物》1998,18(1):23-28
中国高粱生产回顾、现状及展望陈悦石玉学曹嘉颖王艳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在提高我国粮食总产和旱坡地单产中曾起过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干旱、半干旱、低洼易涝地区,对稳定当地粮食产量、保证当地人民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高粱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动态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玉米品种油试67和高粱品种LA5×36不同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作物的SPAD值在前期大小相近,高粱略高于玉米;中后期玉米叶片SPAD值下降速度较快,叶片衰老与籽粒成熟同步性强,而高粱叶片的持绿性较强.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变化幅度比高粱大,主要表现在低叶位叶片和高叶位叶片数值较低.玉米棒三叶的SPAD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进行了玉米和高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特点的比较研究.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于高粱,并且较早地进入直线增长阶段.玉米在干物质积累的直线增长阶段中,营养器官生长阶段较短,而高粱的营养器官生长阶段则持续时间较长.玉米子粒灌浆期长于高粱.两作物干重在营养器官上的差异均小于生殖器官上的差异,结果高粱的经济系数小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与株高有密切的关系.植株越高营养体所占比例越大.全株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发展,但用Logistic模型模拟不能真正反映干物质积累的双峰或多峰现象,应进一步研究更适宜的干物质积累模拟型.  相似文献   

12.
由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真菌引起的高梁炭疽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病菌可侵染玉米的根、叶、茎、穗、籽粒、雄穗甚至花丝。美国及世界其它地区已报道该病造成的严重产量损失。常见的症状是炭疽叶斑(ALB)和炭疽茎腐(ASR),后者被认为是更主要的产量损失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培育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玉米、高粱新品种或杂交种时,要利用世界各地的试材,育出大量的杂交组合和人工突变种。为了及时分析这些试材,需要一种快速、简便和比较便宜的方法,而且分析的结果要准确可靠。人们广泛地使用染料结合法分析蛋白质含量。该方法方便,不用水解,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昂贵的试剂及高度熟练的操作人员,同时效率高,可靠性强。其基本原理是蛋白质的游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的可见叶片为材料,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玉米、高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对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叶片总DNA提取纯化的方法进行优化,确定提取总DNA的最佳方法.即CTAB法.(2)初步建立了玉米丹2100和高粱辽杂10号RAPD反应体系,并确定了RAPD反应体系中最佳的引物种类及PCR扩增的最佳反应条件,获得了稳定高效的RAPD扩增结果及多态性较好的DNA.(3)应用RAPD技术筛选14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45条谱带.A2、G4、Y13分别扩增出3条差异谱带分别为OPG-04800、OPA-02450、OPY-13500.  相似文献   

15.
加工(发芽或发酵)对高粱和玉米的影响AsieduM.等婴儿断奶食品在发展中国家是以当地的主产作物如:木薯、玉米、高粱和小米等为原料的,以这些作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这些作物为原料加工出的流质食物在适于喂食的浓度下营养较低,原因是水与总固形物...  相似文献   

16.
在作物轮作中利用豆类作物以改善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是一种最古老的农业种植形式。在半世纪初,豆类覆盖作物曾被广泛地利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氮肥变得充足且廉价,轮作中利用固氮作物的必要性变小了。近来,对于豆类覆盖作物以及如何将其补充到保留着耕作的谷类生产系统中又产生了新的兴趣。由于这类作物可以在后续的各类作物生产前应用化学药剂杀除并提供一个地面覆盖  相似文献   

17.
95207高粱RFLP图的建立和与玉米RFLP图的比较──(M.G.Pereira等)Genome,1994.Vol.37,No.2,236~243(英文)从来自高粱亚种bicolor(CK60)与drummo-ndii(PI229828)间杂交的F...  相似文献   

18.
含高粱丝黑穗病孢子的粉砂壤土和砂壤土重新饱和之前,母质势干燥至-0.1、-0.5或-1.5巴,并保存在25、20、15和10℃的培养皿内。在高土温、低母质势土壤上,玉米幼苗的罹病百分率高于低土温、高母质势土壤上的。采用NaCl调节渗透势,使琼脂上冬孢子的发芽率在-22巴溶质势时为22%,接近零时为78%。灌溉小区的黑穗病发病率(22%)明显低于干旱小区的(30%)。在微小区内,粘壤土的母质势高于砂  相似文献   

19.
96206影响高粱和玉米株高的染色体组区段的鉴别──(M.G.Pereira等),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1995,Vo1.90,No,3~4,380~388(英文)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IP...  相似文献   

20.
1981年Mac Lean等报道过对秘鲁儿童氮平衡研究的结果,发现熟高粱(面)粥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地低于熟玉米、小麦或大米粥的(消化率分别为46、81、73、66%)。已知单宁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因此用4个单宁含量低的品种(2个普通的和2个高赖氨酸的)进行了高粱食品的研究。基于胃蛋白酶消化后的蛋白质溶解性,Axtell等(1981)研究出一种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