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马铃薯早熟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甘肃省马铃薯正常种植收获期一般在8月~9月。如能改进栽培技术提早收获,将丰富蔬菜市场供应和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选用早熟品种、催芽育苗、适时移栽、地膜覆盖,促进提前成熟,早进入市场,为马铃薯生产的增值提供参考依据。2 材料和方法21 试验设计及处理试验采用温室育苗,田间移栽种植。处理有:①育苗移栽 地膜覆盖;②催芽种植;③传统小整薯方法种植。小区面积3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施尿素150kg/hm2,普钙450kg/hm2,土粪45t/hm2,保苗555万株/hm2。马铃薯为早熟品种167~45。试验于1997年~1998年在甘…  相似文献   

2.
渭源县高寒阴湿地区马铃薯地膜栽培气候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 言渭源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地区南部,全县总耕地534333hm2,其中高寒二阴区耕地34606hm2。因气候凉爽阴湿,昼夜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适宜马铃薯种植,光合产物高于其它各地。历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是当地名优特产作物之一,也是全国马铃薯良种繁殖培育生产重点基地,年平均生产01万t良种销往全国各地。生产优质商品薯125万t,畅销国内外。分析研究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农田气候效应,产量效益,经济效益,对当地马铃薯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渭源气象局附近地内进行,属高寒阴湿气…  相似文献   

3.
1 前 言 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划中,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属于春播马铃薯不太适宜区,大多数地方的气候不适宜春播马铃薯的种植,少数较凉的高山区,虽有零星种植,但结薯少,薯形小,产量较低。一些专家认为,在有耐热品种和热带地区推广马铃薯栽培技术成熟情况下,可适当发展秋(9月-翌年1月)、冬(12月~翌年4月)季马铃薯栽培。据1992年统计,全区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约1万多hm~2,平均单产约6.7t/hm~2;其中冬马铃薯面积约占43.8%,平均单产不到6.3t/hm~2。近年全省面积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本区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4.
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效应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 ,市场上对鲜薯的需求量增加 ,特别是小春马铃薯上市正值蔬菜淡季 ,需求更大。我县小春马铃薯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 ,常年种植面积1340hm2 左右。为培植我县马铃薯产业 ,县委、县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薯类经济战略” ,扩大了小春马铃薯面积 ,2 0 0 1年种植面积达 2 5 81hm2 。但由于小春马铃薯生长季节常受干旱、霜冻的影响 ,严重制约着小春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县在扩种小春马铃薯的同时 ,积极开展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试验 ,探讨小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效应 ,旨在为扩大推广该技术 ,促进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7,(6):331-334
甘肃白银地区早熟马铃薯,因早春低温普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成熟时间在7月中下旬,上市晚且效益低,而生产中零星种植的大拱棚地膜覆盖种植和小拱棚单、双垄覆膜种植,因配套大芽移栽技术,上市早且效益较好。为了弄清这几种种植模式的增收优劣,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早熟马铃薯种植模式与当地主要栽培地膜直播相比,均有明显的增收效果,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增收大小顺序为:大拱棚直播大拱棚移栽小拱棚双垄移栽小拱棚单垄移栽地膜覆盖移栽地膜覆盖直播。  相似文献   

6.
1现状克山县马铃薯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单产52500kg/hm2,总产70~100kt,为全国马铃薯最大生产县之一,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5%。其中有50kt作种薯和商品薯销售中外。克山县现仅有乡镇企业年产1000t小...  相似文献   

7.
闽东马铃薯品种引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近年来 ,闽东马铃薯生产发展较快 ,种植面积已从 1990年的 1730 0hm2 ,扩大到 1999年的2 330 0hm2 ,单产也从 1990年的 9 6 8t/hm2 提高到 1999年的 12 90t/hm2 ,是闽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周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 ,是闽东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当家品种德友 1号已在闽东种植多年种性退化严重 ,抗性明显衰退 ,产量逐年降低。为了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从北方引进冀张薯 5号等 8个品种进行引种试验 ,筛选适宜闽东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的优良品种 ,并摸索其生育特性 ,为马铃薯生产提…  相似文献   

8.
重庆马铃薯生产概况及青枯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端  何清 《杂粮作物》1998,18(6):43-45
重庆市马铃薯种植播种面积约25万hm2,平均单产12~14t/hm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人均鲜薯占有量105.4kg,是全国平均的2.7倍,尤其是万县和黔江地区更高,人均占有量分别高达240.3kg和200.7kg。马铃薯青枯病是重庆马铃薯主...  相似文献   

9.
城口县1998~1999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城口县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区 ,常年种植面积在 16 67万hm2 左右 ,是当地农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牲畜的主要饲料 ,素有“城口半年粮”之称。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严重发生 ,对马铃薯的生产影响极大。 1997年全县发生面积共计 1 2万hm2 ,其中 3334hm2 基本绝收 ,损失产量折合原粮3万t。    2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1 1 发生面积和发生区域明显减少1998年和 1999年全县发生面积分别为 0 2 0万hm2 和 0 33万hm2 ,分别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 12 %和 2 0 %。其发生区域只局限在罗江、庙坝、龙田、河渔等少数乡 (镇 )的部…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马铃薯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针对辽宁省气候特点,总结出了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该项技术种植马铃薯,平均产量42 t/hm2,最高产量达75.87 t/hm2,产值可达7.98万元/hm2,效益明显高于地膜覆盖栽培。同时,实现早春提前供应马铃薯鲜薯,改善市场供求关系,防止低温和晚霜危害,为下茬作物的选择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该种植模式在购种、催芽、育大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马莺 《中国马铃薯》2001,15(2):123-125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 ,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 ,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 ,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 2 0 2、 1 33和1 2 0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 32 0万hm2 ,鲜薯产量约为 4 0 0 0万t左右 ,目前处于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云、贵、川等地 ,一般在寒冷和高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主要商品马铃薯供应基地 ,而且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的供应基地。1 国内外加工业现状1 1 国…  相似文献   

12.
1 前 言陕西省榆林地区近年来马铃薯播种面积1204万hm2,占粮田面积的2168%,居各种作物之首。1996年马铃薯平均单产鲜薯128375kg/hm2(折粮27675kg/hm2),总产折粮3332万t,占全区粮食总产12558万t的2653%。马铃薯是全区的优势作物,鲜薯加工成粉条、粉皮、粉丝,畅销周边各省(区),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拳头产品。2 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效益1984年春,引进马铃薯脱毒技术,对本区主栽品种沙杂15号做了茎尖组织剥离培养,鉴定选出了脱毒试管苗1…  相似文献   

13.
张江华 《中国马铃薯》2000,14(2):120-121
1 前 言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温资源十分丰富。马铃薯在广西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农民早形成了种植马铃薯的习惯。但是,长期以来马铃薯在广西只是零星种植,并主要作为蔬菜食用。在种植季节上大部分地区是冬种春收,桂北部分地区为春种秋收。进入90年代以来,广西的马铃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种植面积由1950年的02万hm2,发展到1994年的613万hm2,增加了近30倍。1998年虽然遇到较严重的秋冬旱,种植面积仍达49万hm2。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北方地区以及贵州、云南等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的引入,特别是一些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地处甘肃东南部 ,山多川少 ,高低相差悬殊 ,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大部分地区一熟有余 ,两熟不足。近年来 ,应用立体种植技术 ,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显著拉长了马铃薯鲜薯上市时间 ,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集约与高效相结合的现实途径。1 主要种植模式1 1 地膜马铃薯套玉米适于川水地区推广种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 ,双行垄作 ,垄距 80cm ,每垄种 2行 ,小行距30cm ,大行距 5 0cm ,株距 30cm ,错窝“品”字型于 3月上旬点播 ,密度 8 33万株 /hm2 。 4月下旬在垄沟内点播 1行玉米 ,株距 …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大西洋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山多川少,马铃薯年播种面积5.3万hm^2,属西北一季作栽培区,主要栽培在海拔1600m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区,均为露地栽培,川道栽培面积0.33万hm^2,均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地膜加小拱棚栽培面积较小,品种类型主要是早熟菜用品种,薯片薯条加工专用品种栽培近几年才开始起步,经试验示范,采用地膜覆盖种植,7月上旬就可收获,与西北其它栽培区相比,可提前一月多为加工企业提供合格原料薯,使加工企业提前开机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春季多膜覆盖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5,(4):213-216
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气候特点,总结出马铃薯多膜覆盖高效栽培模式和各种植区域适宜品种及相应茬口安排,为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适用于河北省二季作区大部分地区;粮区可以复种夏玉米,棉区可套种棉花,或复种夏播棉;山区可以套种夏玉米。马铃薯拱棚覆盖种植模式,适宜菜区倒茬种植,比地膜覆盖可提早10 d播种、收获,下茬可复种粘玉米+秋菠菜。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比地膜覆盖提前20 d播种、收获;下茬可以复种大葱+大白菜,适宜菜区应用。马铃薯三膜覆盖极早熟种植模式,比地膜覆盖提前30 d播种、收获,鲜薯价格高,效益可观,适宜菜区应用;下茬复种黄瓜+大白菜;大葱+大白菜;越夏番茄+大白菜。  相似文献   

17.
1 前 言我县马铃薯露地栽培常年上市期为 6月份。此时上市迟而集中 ,销路不畅 ,价格低 ,效益差。为改变这一状况 ,近年来我县不少地方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草帘等多种覆盖栽培 ,其中大棚栽培马铃薯的收获上市期可到 3月底~ 4月初 ,提前了6 0d左右 ,平均每 6 6 7m2 产量达 12 5 0kg ,高产的可达 2 0 0 0kg以上 ,一般产值可达 375 0元。2 主要栽培技术2 1 选用良种优质品种和优质种子是早熟丰产的基础 ,因此要求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的马铃薯品种 ,如早大白、克新一号等。调种时应选用脱毒种薯。2 2 二段催芽…  相似文献   

18.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马铃薯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陕西省马铃薯生产基本情况 陕西省薯类年播种面积36.6万hm~2,其中马铃薯26.6万hm~2,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延安)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冷凉,比较适宜马铃薯生产,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以秋薯为主。陕南(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地处秦巴山地,温度较高,降水较为充沛,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以上,以早春栽培夏薯为主。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介于陕北、陕南之间,马铃薯仅有零星种植。 建国以来,陕西省薯类生产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建国初到7…  相似文献   

19.
1 前 言 马铃薯是是秦岭巴山山区人民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年种植面积达3.4万hm~2,一般年总产鲜薯50~60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薯类面积和产量的62%和68%。为了实现薯类生产的深度开发应用,实现秦巴山区增产增收,从1990年开始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抓点带面等措施。十年来,脱毒种薯面积、产量、产值逐年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有的实现了脱贫致富。薯类品质得到了改善,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 取得的主要成果2.1 脱毒种薯繁殖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加快脱毒种薯示范推广,我们与留坝、镇巴两县共同协…  相似文献   

20.
“讷河模式”在指导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前 言讷河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 ,气候冷凉 ,日照充足 ,雨热同季 ,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每年种植面积为 3 33万hm2 ,总产 10 0万t ,两者均居全国各县 (市 )之首 ,是我国重要的种薯、原料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 1996年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马铃薯之乡”。我市栽培马铃薯不但面积大、产量高 ,而且历史悠久 ,栽培技术水平高。科技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市马铃薯生产的有效方法 ,称为“讷河模式”。它全面、系统、科学的对马铃薯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指导 ,在讷河市马铃薯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收到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