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肌炎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旦发病,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相似文献   

2.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期为7~14d,病初表现发热(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轻度腹泻后而死亡。1发病情况2012年6月上旬,河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宠物门诊部收诊一例病犬。经对畜主的了解,该病犬有7  相似文献   

3.
名犬介绍     
疾病是引起犬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犬病有5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相同的发生率.据国内某犬病门诊的统计,在1994-1998年收治的病犬中,传染病病犬占73.2%,普通病犬占18.5%,寄生虫病病犬占5.3%,其它病犬占3%.  相似文献   

4.
疾病是引起犬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发现的犬病有5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相同的发生率.据国内某犬病门诊的统计,在1994-1998年收治的病犬中,传染病病犬占73.2%,普通病犬占18.5%,寄生虫病病犬占5.3%,其它病犬占3%.  相似文献   

5.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犬细小病毒,其感染率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等,因其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旦发病,极难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呈群发,是目前危害犬类的重要疫病之一。 1病原 为细小病毒,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本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感染犬、隐性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的犬也可长期带毒。病毒经病犬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使易感犬发病。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是由细小病毒(P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呕吐、腹泻、白细胞显著减少,心力衰竭和小肠上皮变性坏死为特点,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发病率达50%-100%,死亡率10%-50%,对幼犬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在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1.1品种与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病主要侵害牧羊犬、京巴、小型狮子犬、泰迪等良种犬,本地犬偶有发生,但发病率(4%)很低。1.2季节与发病的关系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5~6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4.0%和12.9%),1~2月份发病率最低(分别为4.8%和3.0%)。1.3年龄与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保存90天感染性仪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年.福尔马林、3%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羟胺,氧化剂和红外线均可将其火活.犬是主要自然宿主,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感染后7~14天通过粪便向外排毒.发病急性期呕叶物和唾液中也含有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病犬和健康犬接触,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消化道感染.有些犬带毒但不发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人、苍蝇和蟑螂等可成为犬细小病毒的机械携带者.……  相似文献   

10.
1 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所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 1 诊断要点本病主要发生于 1岁以内的幼犬 ,成年犬很少发生 ,且多为隐性感染 ,即使发病也多能耐过。病犬和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 ,病犬的分泌物、排泄物均含有病毒 ,康复带毒犬可自尿中长时间排毒。该病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中心兽医院共诊治犬胃肠炎981例,其中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285例,占发病犬的28.9%,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696例,占发病犬的70%;治愈886例,治愈率为93.16%。一、病因该病主要是因饲料霉败,或食具水盆污染所致病。二、症状病犬主要表现症状是,患犬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呕吐腹泻,粪便呈液体样,有恶臭味,后期常混有粘液或血液和泡沫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防疫、诊断、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笔者于2008年12月分别对北京、西安、郑州、天津、汉中5个城市共30家动物医院开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06~2008年细小病毒病犬占治疗病犬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5.64%、19.37%和20.51%,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犬中接种过细小病毒疫苗的犬约占32.00%,且未接种的多为幼犬;在受调查的动物医院中,93.33%的医院使用进口疫苗,33.33%的医院使用国产疫苗;使用犬细小病毒检测试纸检测的医院占96.67%,其中所使用全部是韩国进口试纸;治愈时间平均为5.5d,治疗中多配合使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使用率达90.00%,其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42.70%,单抗产品已成为犬细小病毒病诊治的主要来源。我国还缺乏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数据,对该病的诊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国产诊治药物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犬细小病的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对收治的58例细小病犬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并对犬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单克隆抗体组病犬治愈率为54.5%,明显低于综合治疗组的83.9%;高免血清组病犬治愈率为62.5%,同样低于综合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综合疗法在犬细小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疾病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犬出血性肠炎是宠物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于幼犬和青年犬。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可在1~2天内出现水样血便,病犬脱水衰弱。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可获得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2007年5月,文登市米山镇一犬场从外地购入2月龄藏獒5只,购入后3天相继发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经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对病犬进行综合治疗,重症死亡1只,其余病犬痊愈.  相似文献   

16.
犬蛔虫性肠梗阻是由犬蛔虫卵引起的一种以病犬消瘦、腹部膨大、体温升高、腹痛不止为特征的寄生虫性传染引起的疾病。由本病病程较长且给病犬造成痛苦,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需及时治疗。本人在2009年在灌南县畜牧兽医站实习,遇到一犬蛔虫性肠梗阻的疑似病例,病犬出现精神不振、异食、呕吐、腹部膨大、按压腹部疼痛等症状,来院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粪便检查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犬蛔虫性肠梗阻。对病犬采取了手术、药物等对症治疗后病犬康复,笔者对此总结为该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1发病情况及症状灌南县该养犬户饲养的群犬中一只田园犬发病,10月龄,4.5kg,未进行免疫接种,该犬杂食,单独饲养。犬主在  相似文献   

17.
正犬细小病毒病,又叫犬病毒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经污染的饲料,在消化道感染发病。据临床发病犬的种类来看,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呕吐、急性出血性肠炎、非化脓性心肌炎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但实际病例中,以出血性肠炎病例居多,感染率90%以上,病死率最高可达50%。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发  相似文献   

18.
正细小病毒性肠炎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肌炎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30%左右。原解放军兽医大学于1982年在长春地区首次分离出该病毒,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本病存在。犬、猫和貂的细小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近年来,随着养犬业的大力发展,该病的危害更加明显。笔者结合临床病例的诊治,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俗称狗瘟,是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严重犬类疾病,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8,(4)
犬瘟热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绍兴市畜牧兽医门诊室求诊的1000多病犬中,犬瘟热占25%以上。多数病犬因没有及时求诊治疗,延误治疗时机而死亡。经多年临床摸索,我们认为犬瘟热病犬只要及时诊断,按不同病程阶段实施分段治疗,就可明显减少病犬的死亡率。1.临床症状病初病犬多表现为眼结膜潮红,少量眼尿、流泪、粘液性鼻液,可听到“咳咳”之声似鱼刺梗喉,体温39~39.5℃,食欲尚可,精神表现倦意,似感冒,但感冒多因气候骤变或洗澡不当所引起。中期症状:病犬多为购买后2周左右的幼犬,眼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