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介绍肉用母牛的预产期的推算方法、分娩的启动和表现,着重阐述了分娩母牛的助产方法、初生犊牛的护理和难产的处理方法。1肉牛预产期的推算肉牛以妊娠期280d计,预产期为交配月份数减3、交配(输精)日数加6。假如一头母牛是2015年8月22日交配,则预产期为2016年5月(8-3=5)28日(22+6=28)。假如一头母牛是2015年1月30日交配,则预  相似文献   

2.
<正>引起雄性家畜交配异常的情况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未成熟或无经验、不能或不愿爬跨、不能插入。1未成熟或无经验小公牛不能交配也许只是由于其刚达到初情期前期,尚无性经验。虽然未成熟可能是小公牛性欲低下的原因,但对这种情况只能耐心,使用体格大小适当的发情母牛对问题公牛进行训练,才能明确性欲较差是否是由于未成熟所致。曾有人使用大剂量h CG(5 000~10 000 IU)或GnRH促进睾酮分泌  相似文献   

3.
在家畜繁殖过程中,正常发情的母畜能否受孕,关键在于配种。家畜的配种方法有两类,即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是指公、母畜直接交配,畜牧学上又称"本交"。天然放牧的情况下,自然交配的受胎率一般不是很高,也不能够保证所产幼畜的品质。所以,在非  相似文献   

4.
发情鉴定一直无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瓶颈,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关于信息素的研究为通过仿生学办法促进母牛发情鉴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公、母牛交配的观察显示,公、母牛交配前发情母牛间都存在明显的性嗅反射,这表明除性器官的感官刺激外,公、母畜间还存在较强的信息素交流,这种方式早已在蜜蜂、蚕蛾等物种中得到了证实.因此,...  相似文献   

5.
我省本地水牛属沼泽型水牛,长期来习惯于自然交配繁殖后代。我们于1988年调查了三水县大塘镇的大(土布)、莲滘、横沥、永丰等四个村、共有母水牛433头,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母牛324头,占总母牛数74.71%,而有繁殖力的公牛40头,足够给母牛配种繁殖用。但是,自然交配受胎率偏低,在有繁殖  相似文献   

6.
母牛发情后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往往受胎率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常常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来有效提高母牛繁殖力。为此,技术人员必须仔细观察母牛发情时间,准确掌握母牛配种时机,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防止母牛“配种晚或配不准”的问题出现,做到适时输精、配种,达到提高母牛繁殖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1选配肉牛的选配是指在牛群内,根据牛场育种目标有计划地为母牛选择最适合的公牛,或为公牛选择最适合的母牛进行交配,使其产生基因型优良的后代,不同的选配,有不同的效果。品质选配就是考虑交配双方品质对比的选配。根据选配双方品质的异同,品质选配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同质选配是选择在外形,生产性能,或其他经济性状上相似的优秀公、母牛交配。其目的在于获得与双亲品质相似的后代,以巩固和加强他  相似文献   

8.
奶牛初乳与家畜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奶牛初乳的主要成分和采集方法,重点讨论了初乳在提高和改善家畜繁殖机能中的作用和应用。现有资料表明,使用奶牛初乳可激发产后母牛繁殖机能,预防产后产科疾病,治疗母牛繁殖疾病,改善母牛繁殖性能,并可用于家畜的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9.
奶牛初乳与家畜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奶牛初乳的主要成份和采集方法,重点讨论了初乳在提高和改善家畜繁殖机能上的作用和应用。现有资料表明,使用奶牛初乳可激发产后母牛繁殖机能、预防产后产科疾病、治疗母牛繁殖疾病、改善母牛繁殖性能,并可用于家畜的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  相似文献   

10.
<正>亳州市古井镇家畜改良站是亳州市农牧渔业局1987年扶持的1个较年轻的民办家畜改良站,主要从事黄牛冻精配种。该站输精员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受到群众的好评。仅在短短的6年间使用冷冻颗粒精液输配母牛达5000多头,且输配母牛数量逐年增加。开始时年输配母牛100多头,年受胎率63%;现在年输配母牛1000多头,受胎率达89.1%;服务范围也由开始的10个自然村发展到现在的67个自然村。1989年以来,连续3年冷配母牛均超千头,1992年1月至10月上旬该站已使用冻精输配母牛1019头,成为阜阳地区家畜改良系统的一个先进单位,该站几年来靠较高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取得了成绩,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营养对肉用母牛繁殖力的影响夏蕾译1前言饲料和饲草的营养质量对家畜繁殖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常量和微量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不平衡对家畜繁殖性能的影响。2能量能量在肉用牛生产中可能是最重要的营养因素,家畜需要能量来生长和维持生存,母牛需要能量维持产奶...  相似文献   

12.
母牛施行夜间配种可提高受胎率彭焕忠刘召国于达恒(黑龙江省克山县家畜繁育指导站161606)(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近年来,克山县西城镇配种站从强化服务工作入手,在坚持常规的上下午配种基础上,对部分母牛采取了驻站待配,施行夜间输精的办法,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商品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靠自然交配技术进行母牛配种的繁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需要。同期发情技术对提高母牛繁殖率和养牛生产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母牛同期发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前列腺素处理发进行处理母牛的同期发情状况,来确定它的有效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牛是单胎动物 ,大部分一胎产一个犊 ,产双犊的母牛很少见。为了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 ,近 2年来 ,巴彦县部分乡镇家畜繁育站 ,应用外源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牛发情或超数排卵 ,取得了明显效果。1998丰乐乡和龙泉镇等家畜繁育站 ,应用外源激素注射母牛 2 38头 ,1999年有 13头母牛产下双犊 ,占注射母牛头数 5 4 % ,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药物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的促排卵素 3号、促排卵素 2号 ;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2 应用范围本地可繁母牛、改良母牛。1 3 方法及输精时间1 3 1 促排卵…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牛交配行为的系列研究,测定了母牛在交配前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水平。从 clopro-stenol 处理组中选择出完全同步发情的4头日本黑牛和4头日本短角牛。用同品种配过种的公牛按母公比为4:1的比例从11:30起与母牛放在一起5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连续记录交配行为。观测结束后每90分钟和24小时从各头母牛颈静脉处抽取血样,进行 LH 和 FSH 的RIA 法测定。公牛 A 射精17次(对每头母牛分别为5次、3次、4次和5次),公牛 B 射精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家畜中以奶牛的难产发生率最高,尤其在奶牛繁育改良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再加上牛的骨盆轴相对其他家畜比较弯曲,母牛经常会发生难产。遇到难产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诊断和救护技术,就会造成母仔双亡,使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难产的母牛必须细心检查、对症施治,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多年,对母牛久配不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叙述如下: 1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不孕 1.1由于母牛劳役过度,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精神沉郁,使母牛发情不正常或发情表现不明显,导致多次交配不孕  相似文献   

18.
在家畜繁殖过程中,正常发情的母畜能否受孕,关键在于配种。家畜的配种方法有两类,即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是指公、母畜直接交配,畜牧学上又称“本交”。天然放牧的情况下,自然交配的受胎率一般不是很高,也不能够保证所产幼畜的品质。所以,在非放牧条件下的自然交配中,人工辅助交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其做法是,公母畜平时严格分开饲养,只有在母畜发情时,才按原定的选种选配计划,对母畜做好必要的保定、?肖毒处理等准备工作之后,让其与公畜接触,并辅助公畜顺利完成交配。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黄牛人工授精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母牛发情或受精后1~5天内从阴道内排出鲜红或紫红色的血液一粘液分泌物,一些畜主误认为是授精操作不慎,或母牛本身患病所引起,因此耽心授精失败。事实上,有些母牛在授精前或自然交配后,也出现类似流血现象,表明母牛阴道流血现象并非是人工授精操作失误所致,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了摸清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20.
1、美国专家研究出一种能够生产更多的优良牛犊的新方法——胚胎切割法。这种方法,就是首先让最佳公牛与优良母牛进行交配,然后将胚胎移出母牛体,在显微镜的观察下用消毒器械将其切成两块,每块则成为一个胚胎,且完全相同。最后将每个胚胎放入普通母牛体内。虽然这些普通母牛不是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