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球坚蚧在张家口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雌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卵孵化,9月下旬进入越冬期。药剂防治以3月中旬越冬若虫出蛰期和5月下旬初龄若虫盛期为防治适期;在防治适期可喷施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5%功夫水乳剂2 000倍液和防治效果可达86.63%~97.15%.  相似文献   

2.
慈溪市蔗扁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在浙江省慈溪市1 a发生3代,危害植物有14科25种,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6月上旬,7月上旬到8月中旬,9月上旬到11月,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夜间羽化、活动,需补充营养。幼虫7龄,室内可以用生番薯Ipomaea batatas片为人工饲料进行饲养,幼虫有相互残杀习性。在幼虫期,用10%可湿性吡虫啉粉剂7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蔗扁蛾,效果较好;用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 000倍浸泡受害巴西木0.5 h防治蔗扁蛾,3 d后平均死亡率达97.1%。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危害多种阔叶树,在四平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落叶层下过冬.越冬代成虫5月中至6月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老熟幼虫化蛹过冬.采用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葱须鳞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葱须鳞蛾在潍坊地区年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产卵,4月上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5月中下旬出现一代成虫。发生适宜温度为13~24℃,世代发育始点温度为7.1±1.7℃,有效积温为527.2±49.9日度。防治始期为幼虫初孵盛期,以一代和五、六代为关键防治时期。40.7%乐斯本乳油、50%地亚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亩喷100公斤,防治效果为92.2~99.27%。  相似文献   

5.
桑白蚧在三门峡市西南山区的卢氏县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和受精的雌成虫在寄主2 a生以上的枝条上越冬。各代不同虫态发生期分别为:一代卵盛期为4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为5月上中旬,2龄若虫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为雌成虫发生盛期;二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若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为雌成虫发生高峰期。9月底以2代少量若虫和雌虫越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5%氯氰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3%苯氧威乳油1 000~2 000倍液对核桃树桑白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无公害防治及经济有效诸方面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3%苯氧威乳油2 000倍液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卵于5月中旬孵化,至9月末或10月初越冬。来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继续取食为害,7月下旬进入蛹期,8月中旬见到成虫。防治方法主要是严格覆行检疫规定,及时排出带有害虫粪屑包的苗木,清除苗圃内和林内杂草。在低龄幼虫时,可喷洒25%高渗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在中龄幼虫时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日本龟蜡蚧在红栀子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龟蜡蚧在孝南区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间产卵,若虫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孵化,8月中、下旬雄虫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药剂防治以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20%施扑赛乳油1000倍液杀成虫、卵、若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梨星毛虫在豫西地区1a发生1~2代。1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7月份;2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初到10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1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上旬至8月底,危害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2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初到10月中旬,危害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0%杀铃脲EC 5 000倍的防效最好,7d的防治效果为100%;其次是5%灭幼脲4号EC 2000倍,7d的防治效果为98.63%。  相似文献   

9.
江苏徐州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田间普查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在低龄幼虫盛期就不同药剂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大蒜根蛆在江苏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盛发,5月中旬见蛹,5月下旬为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6月上旬至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 月下旬以蛹越夏,二代成虫于9月底至10月初羽化;第三代幼虫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1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 开始羽化.根蛆的一代幼虫危害大蒜最重,是化学防治的主要目标.辛硫磷和毒死蜱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在药后5 d、10 d、15 d分别达到91.5%、95.7%、96.3%和95.9%、95.2%、96.5%,防治大蒜根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云南木蠹象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南木囊象在云南丽江林区1年完成1个世代,蛀食云南松枝干,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防治主要采用;成虫未羽化前清理枯死木,并集中烧毁,成虫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400倍液及20%大力士1:4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至12月中旬才越冬。幼虫6龄,卷叶为害,在室内对2~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3000或5000倍液,80%敌敌畏3000或5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5000或10000倍液,田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洒,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松墨天牛在安康市多数一年发生1代,占62.34%,该类群以5龄幼虫或蛹在树干木质部蛀道内过冬。少数二年3代,约占总数的37.66%,以3龄以下幼虫在韧皮下越冬。一年一代种群成虫每年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7月上中旬是羽化高峰,8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份越冬。二年3代种群越冬幼虫第二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8月中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9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开始危害,最迟11月上旬后以3龄左右幼虫越冬。陕南秦巴山区越冬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始见期在5月上中旬,年末终见期为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乌桕黄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Hampson,1891),属鳞翅目毒蛾科。浙江宁波地区1年发生2代,以低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前后出蛰,5月下旬~6月中旬化蛹,6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6月下旬卵孵化见幼虫,可延续到9月上旬末,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产卵,9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中旬或下旬幼虫不再取食,陆续进入丝幕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4.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二突异翅长蠹对安徽省储藏期柳编原材料——杞柳枝条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控该虫,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熏蒸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室饲养观测与仓库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柳条内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大量出现,并于5月下旬产卵。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8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并继续为害柳条,一直持续到11月新柳条收获后。用56%磷化铝片剂和80%敌敌畏乳油在密封袋中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磷化铝的熏杀效果更好,12 g.m-3剂量熏蒸72 h后各虫态的死亡率可达到100%,以幼虫对磷化氢最敏感。因此,熏蒸防治要抓住越冬代幼虫活动期,即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用56%磷化铝片剂12 g.m-3熏蒸72 h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二突异翅长蠹对安徽省储藏期柳编原材料——杞柳枝条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控该虫,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熏蒸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室饲养观测与仓库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柳条内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大量出现,并于5月下旬产卵.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8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并继续为害柳条,一直持续到11月新柳条收获后.用56%磷化铝片剂和80%敌敌畏乳油在密封袋中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磷化铝的熏杀效果更好,12 g·m-3剂量熏蒸72 h后各虫态的死亡率可达到100%,以幼虫对磷化氢最敏感.因此,熏蒸防治要抓住越冬代幼虫活动期,即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用56%磷化铝片剂12 g·m-3熏蒸72 h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特性 白蛾在山东省平度市1年3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今年足6月20目进入危害盛期)。6月末至7月初幼虫开始化蛹。8月份是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李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筛选防治李小食心虫的有效药剂,开展了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李小食心虫在河南省林州市1a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在4月上旬,1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发生量大,占诱虫总量的68.4%,1代成虫发生量少,占诱虫总量的31.6%;采用10%的阿维除虫脲乳油500倍液、1 000倍液、1 500倍液,20%的毒死蜱微囊悬浮剂500倍液、1 000倍液,20%的氰戊马拉松乳油5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李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连续喷药2次,间隔期15d,1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喷药1次,防效在83%以上,但从经济方面考虑,以20%的毒死蜱微囊悬浮剂500倍液及10%的阿维除虫脲乳油1 000倍液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松林重要害虫萧氏松茎象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采用林间观察法揭示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通过室内外试验摸索了防治该虫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萧氏松茎象在云南昆明地区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成虫和少量蛹在松脂混合物筑成的蛹室内越冬。成虫8月中旬开始羽化,10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11月下旬开始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第三年3月重新取食,7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8月中旬下一代成虫开始羽化。每年4—5月在受害林分中喷撒绿色威雷水剂或噻虫啉悬浮剂2种药剂1∶200倍液对成虫防治效果较好;8月上中旬老熟幼虫期和化蛹高峰期人工刨除松树基部的松脂混合物并捕捉老熟幼虫、蛹和新成虫是防治该虫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