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相较之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以1994所辖砀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全国专业农协试点县后,一直颇受重视,以此为契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空间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层次也在提高,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可以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必经之路。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近年来,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行业协会的  相似文献   

2.
<正>相较之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以1994所辖砀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全国专业农协试点县后,一直颇受重视,以此为契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空间在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层次也在提高,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目标,可以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必经之路。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近年来,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行业协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之相适应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得到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联结生产和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快,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形式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快,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形式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西走廊农民的增收与农村经济的繁荣。基于此,本文拟在分析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把具有一定能力的社员自愿组织到一起,在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能互相合作,发展他们的潜力和才能,以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组织.国家号召和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把农民带动起来共同富裕起来.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如以种植业为主的种植业合作社、以养殖业为主的养殖业合作社、以新型农机具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等,可以说它们为农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经济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停止不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仔细思考,探索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围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主题,各地开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采用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不断为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赵瑞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55-17158
阐述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在黑龙江省的农村NGO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有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数量最多,发展也最好。所以,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来透视黑龙江省农村NGO的功能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马全生 《现代农业》2006,(12):48-4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为推动我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们对全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的做法和一些探索值得思考。一、现状及类型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经统计,全区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58个,会员总数53.89万人,其中农民经纪人49.63万人,带动农户82.32万户,年经营收入14.59亿元。目前从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合作形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产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的进步,农村也在不断的发展,十八大召开之后,国家也在努力解决农村的脱贫问题,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所以,一定要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增收的问题。该文简单的介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并剖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出台与落实,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广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苏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规借贷行为,结果显示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占总体样本观察值比例的52.7%,获得正规贷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观察值占到总体观察值的25.45%,占有信贷需求组织的实际比例是48.27%,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正规信贷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村的专业组织主体存在严重的信贷约束。从Probit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领导者受教育程度与该组织的正规信贷需求呈正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年均收入与该组织的信贷需求呈反比,同时在所选样本地区,种植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倾向于向银行贷款。从Tobit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规模与该组织获得贷款额呈正比,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所属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距离路程因素也与该组织的信贷规模呈正比。因此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平台。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多数为农民与政府合办,或者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升我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科技基础,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中不断渗透先进科学技术,并以此为辅助,旨在提升我国农民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建伟 《河南农业》2008,(15):10-10
一、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专业协会79个,专业联合社6,专业联合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经济组织 ,是广大农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自愿组织起来的利益联合体 ,是为解决联合体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而实行自我服务的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由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 ,在约定的项目上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 ,包括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供给不足向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大量涌现,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本文分析了前场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克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各类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91个,入社和入会农户达2.4万户,社员总数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经营发展模式,具有"小生产大市场"的优势,能够在有效开发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因而,其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应当占有核心与主导的地位。而我国各级政府与扶贫部门也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加快我国脱贫工作的进程。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视角。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综合分析,为我国农村的脱贫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