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重楼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列入《中国药典》的重楼仅有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因滇重楼药用价值最高、质量最好,固多以滇重楼入药。重楼是著名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一、市场前景迄今为止,重楼仍主要来自野生,目前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制药企业对重楼原料的用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其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滇重楼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经济作物,市场需求量大,随着野生滇重楼资源的减少,林下种植成为主流。结合多年滇重楼种植经验,以选育良种、育优苗为基础,做好整地移栽方面下功夫,抓实打牢田间管理及采收加工工作,促进滇重楼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毕节地区野生重楼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毕节市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并为其人工种植与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54个乡镇的野生重楼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54个乡镇全部有野生重楼分布,但居群内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于海拔1 000~2 000m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喜生长于杂木林、灌木林、阔叶林下阴湿处。分布的种类有七叶一枝花、滇重楼、狭叶重楼、球药隔重楼、黑籽重楼和毛重楼6种,其中调查区域内以七叶一枝花数量最多,共收集到66份。毕节地区海拔1 000m以上腐殖层丰富、水分充足的林下均较适宜重楼生长,但野生重楼资源正在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开展重楼人工种植,并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野生滇重楼和栽培滇重楼的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探讨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是否具有质量等同性。[方法]利用HPLC法对16批野生品种和17批栽培品种的9种核苷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野生品种与栽培品种的胞苷、胸苷、2'-脱氧腺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Sig.0.05),其余6种核苷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Sig.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不能依据核苷成分含量的差异加以区分。[结论]野生滇重楼和栽培滇重楼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栽培滇重楼可作为野生滇重楼的替代资源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给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赫章县25个乡镇的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25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镇有野生重楼属植物分布,且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2 100m的针阔混交林下,种类有狭叶重楼、七叶一枝花、滇重楼、毛重楼及黑籽重楼等5种,以狭叶重楼和七叶一枝花的数量居多;首次发现黑籽重楼分布。赫章海拔1 600m以上、水资源和腐殖层丰富的针阔混交林下较适宜重楼属植物生长,但野生重楼资源减少严重,人工种植迫在眉睫,需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简单介绍了滇重楼的外观、功能和生活习性,尤其突出了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再着重介绍了野生滇重楼的驯化育苗和栽种方法包括采集优选华重楼野生种子、种植地的选择和布置、种子育苗及根茎种植、病虫害管理、栽种及生长管理的过程。1滇重楼简介1.1滇重楼的生活习性和外观滇重楼别名独角莲,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湿润、隐蔽的环境里,害怕日晒和干燥,尤其在地势平坦、排水灌溉方便、有机腐殖质多、松软肥沃的沙质土壤中长势良好,主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22-23
1、技术背景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重楼的基源植物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滇重楼以野生资源为主,由于货紧价扬,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滇重楼种子具有休眠现  相似文献   

8.
<正>滇重楼又叫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独脚莲,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以根茎入药。性微寒、味苦,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能,用于治疗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滇重楼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抗病毒颗粒等著名中成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对野生药材的掠夺式采挖,野生重楼资源储量已严重下降,这将直接危及到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野生重楼的驯化和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简单介绍了滇重楼的外观、功能和生活习性,尤其突出了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再着重介绍了野生滇重楼的驯化育苗和栽种方法包括采集优选华重楼野生种子、种植地的选择和布置、种子育苗及根茎种植、病虫害管理、栽种及生长管理的过程。1滇重楼简介1.1滇重楼的生活习性和外观滇重楼别名独角莲,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湿润、隐蔽的环境里,害怕日晒和干燥,尤其在地势平坦、排水灌溉方便、有机腐殖质多、松软肥沃的沙质土壤中长势良好,主  相似文献   

10.
正滇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1年倒苗。滇重楼的越冬期较长,营养生长期短,生殖生长期长。滇重楼种子明显后熟,胚需要休眠并完成后熟才能萌发,自然条件下经过两个冬天才能出土成苗,且出苗率低。近年来,由于滇重楼药用价值高,导致滥挖严重,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目前,常用的滇重楼人工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其中种子繁殖技术虽然复杂,生长周期长,繁殖系数高,但优点是可提供大量种苗,利于大规模种植滇重楼。现将其繁殖及快速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重楼的需求也大幅递增,重楼价格稳步上扬,可观的经济效益驱动农民大量、无序、过度采挖野生重楼,导致重楼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已呈稀缺状态。故人工繁育重楼的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近年来,重楼生产企业落户广西兴安县,进行规模育苗并人工种植中草药重楼。本文通过分析重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特性,探讨重楼种子育苗技术,以期为广西桂林及周边有野生重楼自然分布的地区发展重楼产业、林下人工种植重楼提供育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编读互动     
<正>来电来函陕西读者赵文君来信咨询:中药材重楼市场前景如何?种植重楼应注意什么问题?答:种植前景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在治疗炎症方面有独特疗效。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重楼资源面临枯竭,重楼市场价格逐步上扬。产销矛盾突出是重楼中药材的现状,仅依靠野生重楼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待人工培育种植解决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种植重楼具有很好的市场。但现今重楼种植技术还不成熟,生长周期长,投  相似文献   

13.
滇重楼又叫独角莲,为延龄草科重楼属重楼种,我国云南腾冲、龙陵等地是其主要生长地。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较高,中药材市场对其需求量较大。随着采挖力度的不断增大,野生重楼数量已经变得极为稀缺,而大规模人工种植基地较少,再加上其培育时间较长,中药重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现象尤为突出。对此,便需要加大对重楼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力度,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房前屋后庭院种植,标准规模化种植基地,使其成为我县可持续发展种植产业。  相似文献   

14.
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将近10年时间,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药农采挖野生资源的积极性,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导致重楼资源已呈稀缺状态。研究重楼的人工种植技术,大力发展重楼产业,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匮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林下种植中药材已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普洱市掀起了林下养植和种植的高潮,滇重楼林下种植也逐步兴起。本文主要就普洱市近年来滇重楼林下种植示范基地进行深入考察,对其人工林下种植技术作了详细调查研究,系统整理出适合普洱推广使用的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旨在为普洱市滇重楼林下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特色中草药市场需求日益火爆,林下人工种植滇重楼在大理也逐步兴起。在对林下滇重楼栽培及管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滇重楼的种植技术和效益,以期对大理滇重楼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楼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道地药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今后开展重楼种质引种驯化,更好地开发利用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2007-2009年对贵阳市百宜野生重楼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共收集到野生重楼种质资源92株,并对收集到的野生重楼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就百宜野生重楼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楼的需求量和价格在不断提高,由于长期掠夺式的采挖,野生重楼资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甚至面临枯竭,使重楼的工业药用原料出现严重紧缺。面对一边不断上涨的重楼价格,一边日益枯竭的野生重楼资源,采用人工种植重楼已是势在必行。从选地整地、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重楼栽培技术,以期指导重楼规范化、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9.
[品种介绍]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滇重楼,别名独脚莲、云南重楼、草河车、灯台七等.系分布于亚欧大陆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24种,其中19种遍布中国的南北地区,但是基本集中在西南地区.滇重楼是云南省地道稀缺贵重药材.其中,云南滇中、滇东和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北主产滇重楼,现各地均已进行人工引种与野生驯化栽培,且发展得很成功.历代药典均有记载,滇重楼以地下块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等功能,主治痈肿、毒蛇咬伤等.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特开展常规种植密度下滇重楼套种珠子参的最佳套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滇重楼常规种植密度下,套种珠子参密度为12万株/hm2时滇重楼的产量最佳,整体产值最高,滇重楼套种珠子参能增加重楼种植户收入,实现以短养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