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脓病、软化病是柞蚕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在我省蚕区普遍发生,常年减产二、三成,重者达四、五成,严重威胁柞蚕生产的发展。我们在辽宁省蚕科所药剂卵而消毒研究和山东省蚕科所农吉利碱预防脓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卵面消毒后,至出蚕前或稚蚕期再感染病菌、弱病毒,致使四、五龄蚕暴发脓病、软化病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卵面消毒后,将“保蚕宁一号”给柞蚕卵或各令期添食,防治脓病、软化病的试验。通过六年来小区和生产鉴定,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夏焱 《吉林农业》2011,(8):54-54
柞蚕脓病和空酮病(软化病)是影响柞蚕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脓病和空酮病在生产上发生非常普遍,在每年的开始见茧期均有发生,尤其是前一年发病较为严重的蚕场进行放蚕时,该病的发生率会更高,给柞蚕的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传统的防治方法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且费时费力、且投入成本比较高。为了将脓病和软化病的大发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黑龙江省佳未斯市蚕业技术指导站引进了沈阳农业大学新药保蚕宁,在室内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在山上进行了蚕场试验示范,为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卵面消毒足柞蚕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蚕卵表面附着鳞毛、蛾尿、灰尘和病原体,孵化时随卵壳被蚁蚕食下,往往发生脓病、软化病及微粒子病,给种茧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为尽量减少由于蚕卵消毒环节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应进行严格而彻底的卵面消毒.消毒时间以出蚕的前1天为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易使消毒卵面尽快晾干.  相似文献   

4.
蚕农在柞蚕卵面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柞蚕生产自推广应用卵面消毒法以来,对获得高产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柞蚕卵面消毒是柞蚕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增产技术措施,对脓病、软化病等都有明显的防病作用,因此在柞蚕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区柞蚕历来脓病较重,1972年推行春柞蚕卵面消毒以后,脓病基本解决。前些年春蚕卵面消毒的做法是产卵后(叫籽前)卵面消毒,消毒卵统一放一消毒的保卵室内,出蚕前分户放养。近几年来,养蚕实行联产承包到户,不能每户有消毒保卵室,因此脓病又有所增加,为了解决养蚕专业户防病增产,我们结合农村养蚕保种,对春柞蚕卵面消毒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7.
1脓病及防治方法1.1症状柞蚕脓病俗称黄烂病、老虎病、嫩起子、水眠子、里倒山或油烂茧等。它是一种由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对柞蚕生产危害很大。柞蚕脓病主要发生在蚕期和蛹期,一般1龄期发生脓病的情况很少见,  相似文献   

8.
陈凤林 《新农业》2013,(5):52-53
柞蚕脓病防治柞蚕脓病是大患,俗称老虎和油烂。毒自创伤和食下,重在消毒防感染。种忌伤热蚕重管,场怕窝风蚁怕灌。勿移"眠子"和"起子",树留主干叶留半。茧串蛾毛带病原,二次感染起祸端。蚕室蚕具保洁净,清除场中病死蚕。  相似文献   

9.
柞蚕脓病俗"黄烂病"或"老虎病"。它是由核型多角体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生后,其病毒能够迅速扩散,传播,导致大面积蚕儿发病。严重影响柞蚕的质量和产量,而且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制约柞蚕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讨和研究柞蚕脓病发生机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使柞蚕脓病发生机率降低,提高柞蚕脓病防治效果,是柞蚕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结合柞蚕脓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提出如下防治方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爱华 《新农业》2013,(23):34-34
柞蚕脓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俗你“老虎病”“老虎斑”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其病毒在蚕体内能迅速繁殖,从而加重病情。在凤城市老蚕区,该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低时约30%,严重时50%以上,严重影响柞蚕茧的产量、质量和蚕农收入,挫伤蚕民的养蚕积极性,制约着柞蚕生产发展。根据近年凤城老蚕区柞蚕脓病发生情况,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的研究Ⅱ.防治技术研究吴佩玉,魏成贵,徐公晟,王洪军,宋荣财,郑士印(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庄河市蚕业站)(大石桥市农业局)柞蚕软化病是柞蚕三大病害之一,而软化病又包括柞蚕空酮病、吐白水软化病、细菌病(皮条、稀屎腚)。生产中发生最广...  相似文献   

12.
影响春柞蚕生产的蚕病主要有脓病、软化病和微粒子病。病毒传染蚕病的途径有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和母体传染几种,在生产实践中,下列几种情况易诱发和传染蚕病。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5-1178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较好,镜检各龄迟眠蚕、病蚕、死笼茧、病蛹,化蛾逐蛾镜检,均没检出微粒子孢子,蚕期无毒性反应,对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合格卵圈率、单蛾产卵量等均无明显影响;连续2代喂饲的原蚕,1∶100倍药液对次代原蚕的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都有不良影响,茧的性状和卵量亦有下降倾向,而1∶200倍药液则无不良影响。说明壮蚕期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15.
"蚕得乐"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防治柞蚕各种软化病的专用特效药剂,并兼有促进柞蚕生长发育的作用,曾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多年推广应用,证明"蚕得乐"对预防和治疗柞蚕各种软化病作用明显,对促进柞蚕稳产高产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6.
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研究Ⅲ.蚕得乐对柞蚕生物效应的研究吴佩玉魏成贵(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蚕得乐是预防和治疗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和空胴病的一种新药剂,并且对柞蚕具有促生助长增产的生物效应,在国内外居首列。关于“蚕得乐”预防和治疗柞蚕软化病的效果,笔者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柞蚕生产防病消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严格消毒,杜绝病源,对增强幼虫体质,提高抗病力,可有效的预防脓病、软化病的发生。卵面消毒可采用甲醛液或盐酸甲醛混合液,配制3%甲醛液和配制3%盐酸甲醛混合液,药液温度为25℃,消毒时间30 min,然后采用药液温度相同的清水脱药漂洗2~3次。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柞蚕杂交种的孵化率和产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一代杂交种以生命力强、发育快齐、遗失蚕少、老熟齐、适应性广、茧大、产量高等优良生产性能深受养蚕群众的欢迎。但在大批量制种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孵化率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蚕农的蚕卵蚕产茧量和柞蚕制种场的经济效益。现将制种期技术处理不当对柞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分析、总结如下:一、种茧的选择和保护(一)选好对交品种的种茧选茧是提高蚕卵质量和蚕茧产量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种出好  相似文献   

19.
在柞蚕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农药和试剂,对保证蚕业的增产、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蚕场药杀、病虫害防治及卵面消毒等环节均离不开农药和试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药和试剂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蚕业生产造成危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脓病和软化病是目前蚕业生产中最严重的传染性蚕病,尤其在夏秋季节,病势更为猖獗,影响蚕茧生产增长的速度。在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两年中,蚕病发生特别严重,特别是早秋,暴发的脓病和软化病,造成普遍减产,有的公社平均单产只有5——10斤,估计因病减产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损失蚕茧近百万担,有力的说明了蚕病对蚕业生产的威胁是如何之大,蚕病之所以如此猖獗,是由于我们对这两种病的病原及传染规律,还没有彻底了解,防治方法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