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农作物水稻种植方式与配套栽培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双季水稻,其种植方式与搭配模式趋于多样化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双季水稻不同的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措施,对提升我国双季水稻产区水稻产量与质量,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双季稻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江西双季水稻的发展、种植方式的演变与现状,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双季水稻产量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基于江西双季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化的现状,针对手插,抛秧,机插,免耕抛秧,直播和再生稻等不同种植方式,分别提出了适宜不同稻区的双季超级稻品种及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引言目前我省双季晚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以下简称淮南地区),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30%,产量占水稻总产的四分之一上下,所以抓好双晚生产的合理布局是实现均衡增产的重要一环。温度是双季稻栽培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宣州区地处皖东南,是长江以南双季水稻主产区,年均水稻种植面积66670公顷,水稻产量42万吨,水稻生产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冯德育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2):105-106+109
水稻是泰州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及种植技术,能够提升水稻产量及质量,满足粮食供应需求。通过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寻求适合泰州地区的水稻种植方案,优化水稻种植效果,推进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种植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作物,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促使水稻种植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植产量不断增加,种植水平日益提升,有机水稻种植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地区内部的实际种植情况,简要分析了有机水稻品种特性及产量表现,进一步深入探究了有机水稻的优化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不断改进水稻种植技术,扩大机插秧栽种面积等措施,以实现该地区水稻优质、高产种植。文章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仪征市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以期实现该地区增产和农民增收。一直以来,水稻都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无论种植品质,还是数量都非常高。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平均单产量高。但因部分地区水稻栽培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是辽宁省主要水稻种植产区,优选水稻品种、优化机械种植技术对沈阳地区水稻机械化优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从沈阳地区水稻优质选种、育苗技术及机械插秧入手,应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机械收获,以期为提升沈阳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稻谷产值,降低了化肥投入成本,减少了翻耕成本,提高了种植双季水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来说十分重要。最近几年,随着星子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水稻种植不科学,其产量一致维持在中等水平,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本次研究主要结合星子县水稻种植实际,就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升水稻产量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对五丰优T0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超级晚稻五丰优T0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对双季超级晚稻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其中高产管理条件下水稻产量高于常规管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以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产量较高,机插秧次之,免耕抛秧最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的高低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影响较大.高产管理条件下,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处理水稻茎蘖增长和下降较为平稳,成穗率较高,生育前期物质生产量大,单株根系干质量大,10~ 20 cm深层根系所占比例大;机插和免耕抛秧条件下水稻前期分蘖增长慢,物质生产量小,有效穗数较少.研究还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稻米的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内2优111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省福安市引进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等特点,适宜在福安市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其在福安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产量高低不仅关乎到种植户经济效益,也关乎到我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巍山县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但是在农民长期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不科学,导致水稻产量一直难以提升。为了满足地区粮食增长需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对传统水稻栽培进行改良,积极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巍山县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水稻属于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其往往受到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而使得诸多地区水稻产量逐年降低且存在病害问题。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应注重其农机及农艺的有效结合,同时着眼于机械化生产,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超级早稻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对双季超级早稻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其中高产管理条件下水稻产量高于常规管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以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产量较高,机插秧次之,免耕抛秧、机直播、撒直播较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的高低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影响较大.人工移栽和翻耕抛秧条件下,水稻最高茎蘖数出现的时间早,生育前中期物质生产量大,单株根系干质量大,10 ~ 20 cm深层根系所占比例大,有效穗数较多;直播条件下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前期分蘖增长速度快,但分蘖下降的速度也较快,成穗率较低,有效穗少,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特别是生育前中期物质生产量较小,单株根系干质量小;机插和免耕抛秧条件下水稻前期分蘖增长慢,有效穗数不足.研究还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稻米的垩白度、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双季莲藕的种植在我国的莲藕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现阶段,我国掌握的双季莲藕种植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种植产量和效益都不尽理想,还需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在双季莲藕种植过程中应采用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在提升莲藕产量与质量的同时,也能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农业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重点探讨莲藕双季绿色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7):25-26
为推动农业种植生产,结合地域特点,推广发展农作物对象也有所不同,例如广西省乐业县加大水稻种植,并根据地区生长特点,合理开发水稻新产品。针对水稻新品种的种植,应经过详细的科学研究,以确保在该地区种植的实际运用,切实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水稻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进行探讨,以实现对水稻新品种研究的全面认识,进而推广水稻新品种在地区的实际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覆膜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种植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四川省平昌县水稻种植特点深入分析覆膜栽培技术在该地区水稻种植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该地区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湖南地区双季稻种植为例,对该地区早晚季水稻搭配种植模式、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合作模式、优质水稻搭配稻田养鸭模式等优质水稻栽培模式进行分析,探寻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次研究主要应用滑动平均模拟方法,分析了本溪地区1984~2013年水稻趋势产量,并计算出水稻的气象产量。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以减产量大于5%为主要界限,分别从不同气象条件的灾害损失等级出现的情况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本溪地区水稻生产的灾损情况,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计算出水稻产量和各个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水稻种植过程中主要影响的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热量条件是造成本溪地区水稻产量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在5月、6月和9月三个月份中,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冷害,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本溪地区水稻产生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