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门源县青稞是地标性农作物,在该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在青稞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群众施肥不科学,施肥量过大,导致了土壤板结现象十分严重,青稞生育期缩短,严重影响到门源县青稞产量。基于此,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施肥研究工作,确保施肥合理科学,为青稞获得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门源县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胆尝试青稞、小油菜免耕技术推广,探索出了破解种植业弱化、减少劳动作业强度、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1基本情况门源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辖区耕地总面积4万公顷,其中县属3万公顷,农作物以油菜、青稞为主,兼有豌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油菜年产量达6000万千克,是全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和藏区青稞制种基地。2010年门源县  相似文献   

3.
青稞是门源县的主要粮食品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青稞产业的规划,培育更多新品种,加强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提高青稞产业发展水平。该文对当前门源县青稞种植现状、品种资源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信息服务网络和产业化经营等产业发展思路,旨在提高门源县青稞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稞作为青海省门源县农牧的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来源,农民对青稞产量有了更高要求和需求,但由于种植技术不科学,导致青稞条纹病呈现高发趋势,因此,做好青稞病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门源县实际情况,就青稞条纹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能够对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喷薄发展的今天,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和状态良好,这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现状有很大帮助。但深入到农村地区,对农作物生产实际情况予以了解和分析,确定依旧存在农作物生产不佳的现状,这不仅阻碍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还阻碍了农业发展步伐。以青海门源县青稞生产来说,因为青稞田内生长各种杂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稞生长,相应的青稞产量不高,那么当地经济收入难以提高。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提高青稞生产  相似文献   

6.
门源鸡腿葱又名红皮葱、鸡大腿。是门源县传统栽培的葱类品种之一,它以耐寒抗热、葱味浓郁、质地致密、外形美观、久藏不烂等优点,倍受广大群众和消费者的青睐。由于鸡腿葱适应性强,便于种植管理,历来在门源各地广泛种植,但种植规模长期局  相似文献   

7.
通过青稞早播试验发现,在门源县青稞适时早播有利于其防冻增产,并分析增产的原因,以为青稞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是门源县传统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133公顷左右,仅次于青稞、油菜和燕麦,排列第四。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但由于门源县农民的商业意识较差,加之种薯质量、耕作水平等因素,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门源县马铃薯生产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9.
1基本现状门源县现有10个乡镇,109个行政村,15.8万人口。有耕地44.43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山旱地36.43万亩,人均耕地2.8亩。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43万亩,其中小麦1.03万亩,青稞10.92万亩,豌豆0.17  相似文献   

10.
奶牛养殖业对于门源县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产业。一方面随着门源县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门源县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奶牛养殖在门源县也有便利条件.如:门源县是青海省的粮油生产基地,青稞、菜籽饼产量丰富:门源县城人口相对集中.而且乳制品加工厂的成立使牛奶销量大增。因此。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门源县的奶牛养殖业还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地方优势。帮助这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就门源县养殖业的现状及今后的打算作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门源县是海北的农业大县,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区12个乡镇,全县总人口为15万,现有耕地面积3.25万公顷,主要种植青稞、小油菜等农作物,兼有小麦、豌豆、蚕豆等,是北方小油菜的故乡,也是青海省的油料生产基地之一,数十万亩肥沃良田是强县富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省门源县基本情况和近年来青稞生产状况的简要分析,结合青稞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青稞产业在该县维护藏区稳定、医疗保健、开发绿色食品及保健食品、发酵工业等方面的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及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Hordeumvulgaresubsp.Vulgare)属禾本科,大麦属。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属大麦变种。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对裸大麦的称呼,也称元麦、淮麦、米麦。青稞是我国的原产物之一,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  相似文献   

14.
青稞是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浅山及脑山地区多以青稞为主粮。全省青稞播种面积10667hm~2左右,约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3%左右。因地制宜发展青稞产业,种好青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发展地方国民经济,粮食生产安全,维护地区稳定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了门源县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后,分析青稞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对未来青稞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门源县常见的作物病虫害有:青稞条纹病、青稞云纹病、油菜黄条跳甲、地下害虫等。病虫危害的症状及发生情况,本文讲述了各种病虫害的病虫预测预报及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青稞(裸大麦)属于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寒冷地区,具有极强抗干旱和抗严寒特性。青稞作为青海省农民的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青海省农民对于青稞产量有了更高要求。青稞产量的提高主要从青稞育种和栽培技术入手。本文旨在研究当前青海省门源县青稞品质育种现状及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青稞新品种——“康青7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青藏高原主要农作物,藏族人民最重要的主食,属小宗作物中的大作物,其生产状况关系到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康青7号”是2006年通过审定的青稞新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良。本文根据“康青7号”生物学特性,谈谈在青藏高原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海北地区北青系列号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青系列号青稞品种熟性早、适应性强,是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的主栽青稞作物品种,其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特点,使其成为该类地区中无法替代的青稞系列品种。经过多年对北青系列号青稞的栽培实践,现已形成了北青系列号青稞栽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甘南青稞散黑穗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高寒阴湿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甘南州常年播种面积为1.5万hm2左右,居各类农作物之首.2000年以来,在我区推广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中,有的品种易感大麦散黑穗病,感病后通常对产量造成5%~10%的损失.为了更好的发挥青稞的增产潜力,我们对青稞散黑穗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农业气候区划是农业区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地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对于合理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生产潜力,避免不利气候因素,抗御自然灾害,达到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门源县油菜种植适宜区域,根据油菜种植适宜气候条件,利用门源县历史气象资料,以温度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综合考虑日照、降水等因素,对门源县油菜种植区域进行科学的区划,以供农牧业气象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