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生产面积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重大举措.2012年开始,监利县大力推进水稻集中育秧平台建设,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截至2015年监利县建设发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水稻集中育秧机插面积达到6.7万公顷,双季稻面积达到8.1万公顷,平均产量9552.2 Kg/hm2、较人工栽插稻田每亩增产12 Kg,每亩节本增收15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门市在新会、台山开展水稻塑盘育秧、机械化插秧示范,面积约600亩,均取得了成功。据调查,机械插秧的亩产比人工插抛秧增产约15%。实践证明,机插水稻大田软盘育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确保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曾光春  李德笙  钟贵祥 《农技服务》2014,(5):180-180,179
<正>水稻是德阳市旌阳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亩产达580kg。到生产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依靠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大力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技术,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有利于培育新型水稻生产主体。旌阳区从2003年试验、示范与推广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技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技术体系。到2014年,全区机插秧面积达  相似文献   

4.
正"以前,人工收割水稻时,一人每天只能收三分田,用上收割机,一天能割50亩;人工插秧时,一人每天只能插一亩,机器效率就翻了几十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跃勇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耀勇说,2017年合作社种了1200亩水稻,从育秧、翻耕、栽插、植保,再到收获、烘干,全程都是机械化,从此告别了"三弯腰"。水稻生产只是路桥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以提高农林业全产业链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通过政策创新、平台创新、  相似文献   

5.
摘要:四川省泸县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中稻种植面积59.92万亩,蓄留再生稻46万亩,水稻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选择适合中稻-再生稻两季都高产的杂交品种,2015年实施了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大区对比试验,其中选取的内香8514、内5优828、宜香优2115、泰优99、川香优3203、蓉优908、T优6135、旌优127、川农优445、泸优137共十个杂交品种作为实验品种。实验结果表明中稻-再生稻两季都高产的杂交品种有川农优445、川香优3203、泰优99、泸优137、内香8514等,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续第3期)通过2011年水稻集中育秧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现就2012年的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1.主要目的利用目前水稻生产上成熟的育秧技术,通过集中育秧方式,达到解决种粮劳力短缺,降低生产成本,控制水稻直播,稳定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保障水稻安全生产,提高单产和总产水平,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另外通过集中育秧模式的推广,力争用3年一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育秧大户和育秧专业合作社,建立育秧基地,使水稻集中育秧走向专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是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战胜低温冷害,夺取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水稻大棚育苗是培育机插秧苗、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必备设施,是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尚志市水稻总面积62.6万亩,自1996年开始推广大棚育苗,2008年在国家惠农政策(建水稻育秧大棚享受补贴)激励下,大棚育秧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占水稻总面积的65%,即大棚育秧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面积达40万亩之多,为尚志市水稻生产在提质增效方面奠定了基础。现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湖南省以合作社、育插秧大户、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适当补助"运行机制,深入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服务,实现由供种到供秧到育插秧一体化转变,促进水稻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1.突出稳定粮食生产,集中育秧面积取得新突破2017年的早稻集中育秧在资金投入和  相似文献   

9.
一、密山市水稻机械化育秧发展现状 水稻是密山市的主产作物之一,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到目前水稻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以穆棱河水系、青年灌区水系和兴凯湖水系发展的水稻,已成为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并获得国家A级绿色认证,蜂蜜山牌大米享誉国内外.由于良好的自然因素促进了我市水稻栽培从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方向发展,特别是水稻育秧由传统的小棚、子盘、人工手撒籽育秧向大中棚、塑料软盘(塑料硬盘)、机械播种方向发展,由各家大缸浸种、暖炕催芽向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方向发展.现已发展到5000亩以上的育秧中心2个,2000亩以上的育秧中心30个.有标准的育秧大中棚1.4万栋,育苗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2套,催芽器2000多台,全自动秧盘播种机10台,水稻苗床播种机3000台,水稻育苗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加快示范推广机插水稻集中育供秧,加大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推广力度,目前扬州市广陵区水稻集中育秧面积不足300亩,规模化种植条件下全部实现集中育供秧面积应达1100亩以上,每个乡镇培育一个商品化育秧服务组织,全区建立1个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充分发挥育苗周期短,生产规模大,工作效率高,抗灾能力强,秧苗质量高的优点,为后期水稻机插秧提供高质量的秧苗。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3-2014年勉县气象观测资料和水稻生长发育资料,统计勉县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勉县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连阴雨、干旱、暴雨和寒潮(每年在4月出现,俗名倒春寒)。连阴雨平均5次·a~(-1),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干旱平均1.8次·a~(-1);暴雨主要出现在每年7月;寒潮每年发生在4月,出现几率较低。寒潮在每年4月育秧期间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是育秧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秧苗移栽大田后,连阴雨、干旱、暴雨主要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是水稻大田移栽后的主要气象灾害。水稻在各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不同,对水稻的影响也各异,要及时结合当时受害状况,采取积极的防御对策,以减轻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农业科技》2014,(5):61-61
<正>2014年成都市制定并下发《关于引发工厂化育秧场补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对二、三圈层区市县,按设施农业技术标准新建水稻、玉米工厂化集中育秧场,按照机械化移栽的技术标准开展水稻、玉米育秧,平面育秧面积在5亩以上的,由市级财政按投资额度的50%给予一次性补贴。  相似文献   

13.
什邡市水稻机械化插秧集中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机械化插秧是提升水稻生产能力,推进水稻生产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转变,提高种稻经济效益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要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就是育好秧苗。根据我站多年的研究和生产示范,提出以下育秧技术,指导什邡市2014年水稻机械化插秧集中育秧工作。一、品种选择选择全生育期不超过150天的中熟或中早熟水稻品种,如B优838、B优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广安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近年来,川香9838已成为我市主推的一个高产优质新品种,但广安地处川东北,自然灾害特别是高温伏旱频繁,是水稻高产的最大制约因素.2010年笔者对川香9838如何避开高温伏旱夺取高产进行了不同育秧方式的探索,即水稻温室育秧、水育秧、旱育秧、半旱式水稻直播等,找出了最适合我地的最佳育秧方法--旱育秧.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通过成立"佳禾"机插秧服务合作社、"溱禾"植保服务合作社、收割机跨区作业合作社等3个专业服务合作社,基本实现了从水稻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对此进行了总结,以供水稻机械化生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勐海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进一步加快勐海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扩大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从水稻育秧机械化来讲机械化育秧技术和苗期管理技术是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的重点。其中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技术成功的前提、基础和保证,且从水田软盘湿润育秧的床土准备与秧田制作、铺秧盘装盘泥、精量播种、拱棚盖膜、苗期管理等展开论证。水稻机械化育秧从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展开,机械整秧田、秧田准备与苗床制作,苗期管理,论证机械育秧对水稻栽培夺取高产、稳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从1985年开始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及井水种稻技术,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97年已达3.3万hm2,水稻产量也大幅度提高,并在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友谊农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主要是以国产机械设备为主,辅以少量进口设备,到1999年用于水稻生产的机械设备有手扶拖拉机3400台,654、504及304型大中型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210台,旋耕机、打浆平地机260台,钢骨架育秧大棚1200栋,工厂化育秧设备150台件,育秧大棚微喷设备750套,插秧机630台,侧深施肥器420台,各类水稻专用割晒机和专用联合收割机650台,兼收水稻的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70台,水稻专用脱谷机3000台.现将友谊农场水稻机械化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目前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针对多年来制约水稻机插秧发展的育秧技术瓶颈,芒市引进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通过改良,使技术本土化,大面积推广应用到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本文总结了芒市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指导芒市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密山市水稻机械化育秧发展现状 水稻是密山市的主产作物之一,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到目前水稻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以穆棱河水系、青年灌区水系和兴凯湖水系发展的水稻,已成为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并获得国家A级绿色认证,蜂蜜山牌大米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