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研究磁性液体在平行于激光照射方向具有不同梯度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光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了其在平行于光方向磁场作用下的开关效应,并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讨论了微粒链的形成以及链在磁性液体内部的微观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Massart法制备的CuFe2O4离子型磁性液体在磁场作用下,光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光透射率的变化与磁性液体的体积分数、磁场大小、光路及磁场方向有关,为解释光透射率变化的原因,建立了在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纳米微粒形成链,并在磁场梯度作用下微粒链向中心会聚,而并列链问的排斥力又使链发散的链振荡运动的微观模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Massart法制备的CuFe2O4离子型磁性液体在磁场作用下, 光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光透射率的变化与磁性液体的体积分数、磁场大小、光路及磁场方向有关. 为解释光透射率变化的原因, 建立了在磁场作用下, 磁性液体纳米微粒形成链, 并在磁场梯度作用下微粒链向中心会聚, 而并列链间的排斥力又使链发散的链振荡运动的微观模型.  相似文献   

4.
用Massart法制备了Ni2O3/Fe2O3复合微粒磁性液体.测量了磁性液体在不同强度的外磁场作用下,沿磁场方向的光透射率随磁场通断而下降、上升的重复变化曲线.发现通磁场后光透射强度的下降速率与断磁场后光透射强度的回复速率随通断磁场重复次数变化,并趋于一致.从磁性液体的微结构变化探讨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使用化学诱导相变法制备的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经油酸表面包裹可分散于煤油中合成磁性液体.在磁场作用下,圆偏振光透过磁性液体样品后,由于双折射效应和二向色性,透射光为椭圆偏振光.用圆偏振光作为探测光源,使用θ扫描技术可得到透射椭圆偏振光的相对强度角分布的T-θ曲线.从曲线可得到反映透射椭圆偏振光特征的相对透射强度的最小值T_(min)和最大值T_(max)以及椭圆的取向角Δθ.从这些透射光的参数可导出磁双折射效应Δn和磁二向色性Δ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磁场H增强或颗粒体积分数v增大,Δn和Δκ增加.所制备的磁性液体的磁双折射和磁二向色性来源于在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中的磁性纳米颗粒由分散体系形成了场致链结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由强磁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和弱磁Fe5O7(OH)·4H2O纳米微粒构成的二元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这两种微粒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磁性进行了表征.同时测量了单元磁性液体和二元磁性液体在平行于激光照射方向且具有不同梯度外磁场作用下场致光透射强度的弛豫变化,揭示了二元磁性液体有不同于单元磁性液体的特征弛豫时间,并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了产生弛豫时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oFe2O4-p-NiF2O4二元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NiFe2O4微粒前驱体(p.NiFe2O4)和COFe2O4微粒的结构、粒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了CoFe2O4-p-NiFe2O4二元离子型磁性液体在平行于激光照射方向具有不同梯度的外磁场作用下的场致透光的驰豫时间,并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了产生驰豫时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oFe2O4-p-NiFe2O4二元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NiFe2O4微粒前驱体(p-NiFe2O4)和CoFez04微粒的结构、粒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了CoFe2O4-p-NiFe2O4二元离子型磁性液体在平行于激光照射方向具有不同梯度的外磁场作用下的场致透光的驰豫时间,并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了产生驰豫时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含蜡原油空间三维网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磁场对石蜡磁性核的作用,研究了原油磁处理防蜡、降粘技术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磁场作用下石蜡磁性核按能级规则取向排列,并绕磁场进动,改变了原油中石蜡的结晶过程,可以有效防止蜡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使石蜡结晶成核半径减小,结晶释放潜热增多,产生防蜡降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在日照和季节温差作用下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为了研究其裂缝成因,针对屋盖所处的工作环境,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日照和季节温差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其应力分布云图.计算表明:这类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在日照作用下,裂缝主要出现在托板附近,方向平行于托板边缘,托板顶角处的裂缝方向与对应的托板对角线垂直;而在季节温差作用下,裂缝主要出现在后浇带附近,方向平行于托板边缘,且存在贯穿裂缝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