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湖泊渔业地理分布概况湖泊是内陆封闭性天然水域,它是水体中一切水生动植物生长、繁育互为作用的综合体。湖泊的作用除了蓄水、灌溉、航运、调节气候和发展旅游事业外,还给人类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我国是个多湖泊国家,据初步统计,全国天然湖泊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约有2,800多个,小于一平方公里的湖泊则未计其数。全国湖泊总面积约为74,256平方公里(计11,138万亩),其中40%以为淡水湖泊,1,000平方公里以上特大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罗布泊、洞庭湖、太湖、呼伦池、洪泽湖、  相似文献   

2.
盐碱性湖泊鱼类增养殖高产技术研究孙兆和,王庆有,刘翠英,赵文,黄权,徐占东(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为了探索寒冷地区千亩以上盐硷性湖泊鱼类增养殖高产技术措施,提高湖泊渔业产量,1990—1992年在大安市的庆平湖进行盐硷性湖泊鱼类增养殖高产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南昌市面积1 km2以上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探究影响湖泊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于2019-2020年在南昌市13个湖泊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采集到的39种鱼类隶属5目、9科、33属;优势种以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lus)为主;不同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被划分为3个类群,与湖泊功能定位密切相关。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平均值为2.15,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2.9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湖泊面积、水深、pH和透明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深、pH、总氮和氨氮是引起鱼类群落结构在南昌市不同湖泊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人为活动干扰可能对调查区域内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县有可以用来养殖的湖泊119个,面积23万余亩。其中有小型湖泊106个,3万余亩;中型湖泊10个,2万余亩;大型湖泊2个,1.2万余亩;特大型湖泊1个,17万余亩。至1988年,小型湖泊已利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中型、大型、特大型湖泊,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仍然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我县中型湖泊的养殖,是近一、二年发展起来的。为了探索中型湖泊的养殖技术,为合理利用我县丰富的湖泊资源,1989年3月-4月,笔者对我县1988年开发利用的中型湖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关于湖泊养鱼的经验,是一项值得引起注意的经验.我国的湖泊很多,水面在一百万亩以上的大型湖泊有十七个,十万亩以上的中型湖泊有近百个,十万亩以下的有数千个.湖泊水面分布很广,各省几乎都有,这些湖泊大部分只是进行捕捞生产,有的还是原始状态,还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如果将这些湖泊水面潜力都发挥起来,既捕捞也搞养殖,既有粗养多收,也有精养高产,那对增加全国水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 湖泊是我国淡水水域的主体,约1.15亿亩,占全国内陆水域面积的42%,但目前约有50%以上的湖泊没有开发利用,已经利用的则单产高低悬殊,许多湖泊经济效益不高。湖泊渔业产量仅占我国内陆水域水产品总产量的6.4%。本文就我国湖泊资源及部分湖泊的利用情况作简要叙述,并提出发展湖泊渔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湖泊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水工建设、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生物群落的演替时常造成灾害和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促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与放流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搞湖泊养鱼,是迅速提高我省鱼产的重要一环.因为我省湖泊多、水面广,共有大小湖泊1,654个,其中20万亩以上的大湖就有12个;湖泊的鱼产量约占我省鱼产量的60%左右.湖泊鱼产量今后能否迅速提高,不仅关系到能否满足广大人民对水产品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而且关系到我省整个鱼产量能否跃进再跃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藏渔业     
西藏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具有良好的前景和潜力。西藏自治区各种水域面积达8291.4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85%。流域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加多条,河流总面积2804万亩。全区大小湖泊2000多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03个,湖泊总面积24183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湖泊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水工建设、环境污染.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生物群落的演替时常造成灾害和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湖泊渔业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促进渔业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湖泊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的选择与放流技术进行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大中型湖泊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湖泊面积有60.33万亩(不包括太湖)占全市内陆水面的43%,其中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水面34.94万商,占湖泊面积的57.9%,已养殖的万亩以上湖泊9个,养殖面积21.44万亩,养殖产量8200吨,平均亩产38.2公斤,每亩养殖水面平均利润21.92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湖泊分布很广,面积很大,其中栖息繁衍的鱼类种类很多,有些大湖(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均在100种以上。可以进行鱼类等经济水生生物增养殖的湖泊数量很多,总面积约2,800余万苗。湖泊是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的重要水域,湖泊渔业生产历史上多是以捕捞自然鱼类为主,由于对水域生态效益的忽视,对水产生产的重视不够,并一度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围湖造田,水利、水工设施闸坝的阻隔,  相似文献   

13.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准确把握现阶段江苏湖泊渔业发展新趋势江苏省属多湖泊省份,全省共有内陆水面2600万亩,占全省国土资源的17%,其中大中型湖泊面积1000万亩,全国五大淡水湖泊有其二(太湖、洪泽湖)。据调查,江苏湖泊中共有鱼类109种,还有虾蟹龟鳖水生经济动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一直以其环境优美、鱼香蟹肥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三年来,江苏湖泊渔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一、湖区渔业结构不断优化。2002年全省十大湖泊渔业产量11.45万吨。其中,湖泊网围养殖面积达到94.2万亩、产量达到6.15万吨,在湖泊水产品中的…  相似文献   

14.
湖泊是宝贵的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这类水体,使之健康运转,永续利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我省湖泊总面积为525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大型湖泊12个,数万亩的中型湖泊37个,其余是千亩左右的小型湖泊。湖泊面积占全省总水面的33%。传统的淡水渔业历来以湖泊渔业为主体。解放初期,全省淡水水产品捕捞量(其中主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湖泊、水库水产增养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幼敏 《水产学报》1992,16(2):179-187
中国湖泊可养面积187万公顷,水库可养面积200万公顷,总共占全国内陆可养水面的70%以上。这些水面既是我国渔业在本世纪末年产量达到1800万吨宏伟目标的潜力与后劲之所在,也是“八·五”期间本行业科技攻关的重点。 湖库资源特点与水产增养殖发展概要 (一)湖库资源特点 湖泊可养面积90%相对集中于平原地区,而水库总数的89.4%分布在长江、珠江和黄河三大流域的丘陵地区,具有良好的分布格局。湖泊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占总数的98%以上,水库中中小型的占99.6%,另有塘坝63万座,中小型水面有利于采取各种集约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受湖南省水产学会委托,我们湖泊渔业考察组一行五人,于九月十七日至十月十五日,对江苏省的太湖、金鸡湖、平望、湖北省的南湖、张渡湖、白潭湖,以及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基地,无锡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就大中型湖泊增养殖稳产高产技术与科研进展态势进行了参观访问。一、两省部分湖泊养鱼的现状和主要经验。 (一)现状苏、鄂两省的湖泊属于长江中下游老年性浅水湖泊,均为半封闭的生态系统。江苏的湖泊由于水位稳定,水质肥沃,与农业、水利矛盾较少,养鱼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易于拦、管、捕,产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电局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在汉川县召开全省湖泊综合治理现场会议,本文系大会的典型经验介绍汉川县刁汉湖是湖北省汉北地区最大的一个湖泊,承受汉北地区八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来水,上游有天门河、  相似文献   

18.
太湖的青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地垮江苏、浙江两省。它除了盛产银鱼和其他鱼类之外,虾类亦是其主要的名贵水产品之一,主要品种有青虾、白虾和糠虾,年产量约在100万斤以上,占太湖总渔产量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应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多种经营局的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钱志林院长一行两人于四月底至五月初对西藏自治区水产养殖、加工业进行了考察。 其间,他们在拉萨市的国营八一渔场、园林局渔场、自治区安全厅渔场以及日喀则地区的亚东县和江孜县、对渔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西藏高原湖泊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区,据初步统计,大小湖泊有2000多个,湖泊总面积24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其中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咸水湖有315个,面积1.6万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平  相似文献   

20.
鲢、鳙鱼是我国传统四大家鱼中的两种,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我国鲢、鳙鱼的养殖从唐代鲤鱼养殖的衰败开始兴盛,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但根据鲢、鳙鱼的生理和生态习性一般在养殖生产中都把其作为混养而非主养种类.江苏滆湖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泊,随着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滆湖近二十年来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监测结果表明,滆湖的总氮、总磷含量较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近十倍,富营养化已导致滆湖从草型湖泊转变为现在的藻型湖泊,水生植被大量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