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突变而引起的一种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1],该病死亡率达95%以上。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es virus, FIPV)能够在巨噬细胞中高效复制,是导致家猫死亡的主要病毒之一[2]。  相似文献   

2.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常感染1~4岁的群居成年猫[1]。该病的致死率超过90%,少数的猫因诊治及时而康复[2]。患猫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重减轻、腹围增大、持续发烧、呼吸困难、腹泻、黄疸等临床症状[3]。FIP常分为渗出型和非渗出型两种,前者通常表现为胸、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腹膜炎、贫血等症状;后者主要表现为眼部肉芽肿、中枢神经障碍等症状[4]。本文对临床一例高度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病例诊治进行回顾,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ionitis,FIP)是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慢性、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1]。该病在幼龄猫经常突发,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据研究表明可通过粪便传播。4岁以下的猫多见FIP群体发病,症状多为精神萎靡、厌食和消瘦,发烧的特点是黄昏时体温较高,入夜后会缓慢恢复正常。FIP后期症状分成干湿两型,第一种是湿型  相似文献   

4.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冠状病毒(FCoVs)引起,以胸、腹部积液和极高的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目前治疗该病无特效药,只能通过对症治疗维持基本生命体征。该文通过对收集的3例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比较该病的几种综合临床诊断方法,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是由不恰当的免疫应答介导的,其中IgG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本病时主要以腹膜炎、大量腹水聚集(渗出型)或各种脏器出现肉芽肿病变(肉芽肿型)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具有毒力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出现全身性血管炎和/或脓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上根据是否产生胸/腹水将其分为渗出型和非渗出型两种。非渗出型由于其病程较缓、涉及组织器官多样且特异性较弱,在诊断上较为困难。非渗出型少见报道,2017年8月本院接诊一例猫非渗出型传染性腹膜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FCo 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上以腹膜炎、大量腹水积聚、腹部膨大为主要特征,FCo V常由病毒携带者粪便传染同居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途径传播,该病毒抵抗力较弱,大部分消毒剂能将之杀灭[1]。该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达95%以上,FIP可以在不同的猫中传播,从而引发猫群大规模发病和死亡[2]。该病多发于4岁以  相似文献   

8.
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L),俗称猫瘟,是一种由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嗜睡、发烧、厌食、呕吐、腹泻及脱水,并死于继发性疾病如败血症、脱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引起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所有年龄阶段的猫都会出现,但小于3岁的猫最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9.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死亡率较高。FIP的研究历史并不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临床报道,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非常基础的水平。近些年来,针对FIP的研究出现了可喜的进展,总结了FIP的免疫致病机制,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是冠状病毒在猫体内发生突变导致的.其主要特征是猫有腹膜炎症状,腹水大量聚积,致死率较高.猫传染性腹膜炎在临床可见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腹膜炎、大量腹水为特征的湿性传染性腹膜炎,一种是全身无明显症状变化,仅眼部出现明显纤维蛋白血块、视网膜出血等葡萄膜炎为特征的干性猫传染性...  相似文献   

11.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FCoV)突变而引起的一种渐进性、致死性疾病~([1-2])。FIP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嗜睡,无食欲,时常腹泻,随着病程的演进,会逐渐出现一些特异性的症状,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3])。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仅短时间缓解症状,通常症状逐渐恶化,最终死亡。笔者在临床中诊治1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西安地区猫传染性腹膜炎(FIP)发病率与发病月份、年龄、品种、性别、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本调查对2018年6月1日—2022年3月31日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就诊的115例FIP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IP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且与性别无关。英国短毛猫发病率最高,占病例总数的27.43%。1.5周岁以下年龄的猫的发病率最高,占病例总数的81.98%。黄疸、食欲不振、腹围增大和发热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实验室检查以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降低、总胆红素浓度升高为特征。本调查可为FIP的诊疗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6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变化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应用,调查了北京市芭比堂连锁动物医院2018年收诊的猫科病例。收集了146例自然发生的猫FIP的病例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品种,以及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特征、药物治疗及临床转归,并对其发生率、复发率、转归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岁(84%)、发烧(60%)和胸/腹水(65%)病例显示很高的FIP发生率;11%的FIP猫表现眼部症状,如葡萄膜炎和角膜后沉积物;血液或胸、腹水白球比0.6(51%)、单纯胆红素血升高(13%)、急性期反应蛋白异常升高(13%);血液或胸腹水猫冠状病毒(FCoV)检测阳性(38%)、高抗体滴度(2%)、超声肾脏髓质缘征(32%)等有助于诊断FIP;在146例FIP猫中,缓解率34%,复发率2%,死亡率64%,在40例FIP猫中,用抑制FCoV复制剂(GC376、GS44152)治疗,其缓解率达70%。  相似文献   

14.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传染病,致死率较高。FIP根据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可分为渗出型和非渗出型,渗出型特征为炎性渗出物积聚于体腔内,非渗出型特征为脑水肿或个别脏器肉芽肿或有坏死灶,临床上常有混合型。FIPV是猫冠状病毒(FCoV)的高毒力突变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地区临床疑似传染性腹膜炎患猫的粪便和腹水样品中分离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FIPV),共采集10份样品进行RT-PCR检测,并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10份样品的RT-PCR检测结果均为FIPV阳性,将样品接种MDCK细胞并经连续传代培养,成功分离到一株FIPV,经鉴定属于FCoV-Ⅱ血清型,将其命名为FIPV/BJ01株;该毒株可以在MDCK细胞上增殖并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滴度为105.5TCID50/0.1mL;S和N基因的核苷酸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63.3%~99.4%和45.5%~992%,均与美国毒株同源性较高,而与中国毒株的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el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角膜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流产为特征,但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感染猫科动物,发病率很高,可达100%,但病死率在不同年龄的猫上差异很大,成年猫一般不引起死亡,但幼仔猫的死亡率可达50%。该病首先从美国发现,并从中分离到病毒[1]。随后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均相继报道。我国已多次发现可疑病例,但还没有对其进行诊断和检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不仅使猫易感,现已知可使猫科野生动物的多种动物发病,死亡率较高。由于本病开始发现时为猫发生后,有多量腹水并有腹膜炎症状,因此定名为猫传染性腹膜炎。但由于研究的进展,发现此病不仅是腹膜炎,可侵害全身脏器。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有的学者认为发病后大多转归为死亡。1流行病学从1950年即有本病的报道,本病以大量腹水及慢性纤维素性腹膜炎为典型症状。1966年有人利用动物感染实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一例自然发生的湿性猫传染性腹膜炎(FIP)病例的诊断治疗经过。采用临床基础检查、中兽医检查、影像学检查、腹水穿刺、李凡他试验、传染病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确诊。使用干扰素、抗生素、GS-441524等西药进行对症治疗,抵抗病毒;配合多种中药调理机体,重建体内平衡,提高患猫自身免疫能力。经过一周治疗,患猫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随着疗程推进,食欲及排便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研究表明,湿性FIP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FIP的诊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致死性传染病,深圳联合宠物医院曾接诊1只疑似患传染性腹膜炎的病猫,为了对其进行诊断,试验采用临床症状、B型超声波、腹水穿刺、血液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确诊。结果表明:该猫患有渗出性传染性腹膜炎,使用3C类蛋白酶抑制剂(GC376)治疗8周,在用药期间病猫体温恢复正常,体重增加,血液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腹水减少,异常的免疫反应、炎性反应等症状得到了纠正和控制。说明GC376对该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例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进行较详细的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腹水检查后,对患猫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将腹腔肿块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冠状病毒检测,最后确诊为猫传染性腹膜炎。此外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以加深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诊断、治疗和转归的了解,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